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以问题驱动生物探究式教学

试论以问题驱动生物探究式教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以问题驱动生物探究式教学

"

【论文摘要】问题教学,任务探究,探究式教学这三者的有机整合能够有效促进新型交互式师生关系的形成,提高教学效率、效益,更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创造性使用教材,同时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论文关键词】问题教学;任务探究;探究式教学;创设问题情景

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自主学习的方式,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任务探究,即为学生设计任务,以任务驱动探究,进而让学生通过探究事物、现象和观点而自主地获得科学知识并形成探究技能和探究态度的过程。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驱动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一般程序是: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多个结论。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生物学知识的“再发现”。这三者的有机整合能够有效促进新型交互式师生关系的形成,提高教学效率、效益,更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创造性使用教材,同时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问题是学生进入探究状态的“导火索”,问题哪里来?又如何以“问题”来驱动生物学的探究式教学?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

1.把基本问题作为学生思考的出发点

正是在基本问题引导下,基础知识才得以形成和发展。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材,恰当地提出适宜于学生的基本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更为下一步的学习探索指明了方向。

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包括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激趣促思,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南宋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课堂教学中,常有一些学生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疑问。在学生具备了敢于提问的心理后,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提问。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们越少感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要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教师应该利用语言、实验、教具等各种教学手段,创造一种符合学生需要的情境。”现行教材中“光合作用”的发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教材通过几个经典实验来编排该部分教学内容,其中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是一个诱导学生提问的绝好素材。该实验从遮光、光照、脱色到检验淀粉存在的整个过程,体现了一种科学探索过程,展示了一种科学探究思想。因此,在组织本实验教学时,不妨作以下两方面的探索:第

一、改验证型实验为探索性实验;第

二、实验的准备过程积极吸收学生参加,如遮光和光照,让学生充分感知探索经历。待到课上实验结束,“为什么要把天竺葵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为什么叶子的一部分要用黑纸夹好,然后在实验前放到阳光下照射4小时?”“为什么叶片放入酒精后要隔水加热?”等问题,一定会从学生脑中呼之欲出,肯定会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第二阶段:探寻研讨,交流总结,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时,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主体,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思维时间和思维空间,同时让他们在群体因素的影响下,通过积极讨论,在探究过程中对于生物学知识进行建构。如,学习植物的激素调节一节时,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过程学习生长素的发现与功能后,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还可以将教材内容进一步拓展转化,给学生如下信息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植物向光性生长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学者在对向光性生长的某些植物器官向光面和背光面生长素含量进行精确测定后,发现两者并没有差别,如萝卜的下胚轴、黄花燕麦胚芽鞘等。同学们想一想,植物向光性现象的出现还会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能否提出一个合理的假设?通过上述教学过程,学生会利用求异思维思考、讨论,他们的思维会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既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又得到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第三阶段:理解深化,引伸探究,培养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学习是创造的基础,而创造是学习发展高级阶段。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最高表现,而创造的起点是质疑,所以必须精心扶植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有根据地“标新立异”,让他们的思维发散于不同方向,从而对同一研究对象产生分解能力,于是形成所谓的“求异思维”。

如,在学习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能不能利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原理测定一种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液的浓度?我们便因势利导,趁机提出: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测量一种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液的浓度,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和仪器?实验应如何设计?如果让你去做记录,请设计一个记录表格。这只是一个作业,布置给各个小组去完成,等学生设计完成后让每个小组代表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方案,全体学生评价和完善,然后筛选出最佳方案后让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开放实验室进行。

2.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作为立足点

生物学问题探究式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能以积极的态度去探索、揭开知识的奥秘。在问题情境设计、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过程中,都是要立足培养学生探索精神,这样才能使得教法充满活力。如在“植物的运动”教学中,学生对于含羞草的感震运动、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和猪笼草的捕食性运动等很感兴趣,提出很多问题,我便可以给学生介绍了常见的丝瓜卷须的向触性弯曲现象,提出问题:“丝瓜卷须的向触性弯曲现象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对此兴趣较浓,很容易引发他们的思考与猜测,于是我们又趁机提出探究性实验课题:验证丝瓜卷须向触性弯曲与刺激强度的关系。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经历了如下过程: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整个过程都是在老师启发下,学生独立完成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开发,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

3.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终结点

以问题驱动生物课探究式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让学生在老师的不断提“问题”的引导下自己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学习新课尝试解决问题,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思维受到很好训练,教师抓住重点讲解,学生通过样例学习和尝试学习,高效率地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解题能力肯定得到提高。由此,也提高了整堂课的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问题常常标志着一项新的发明,新的创造。”在提倡探究性学习的今天,教师只有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做到民主教学,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驱动使学生敞开问题意识之门。

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师生之间的不断努力。需知“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造的起点,以问题驱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在不断地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探索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达到创造力的培养和提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次灵感比赛
抵制烟草
逛庙会
教师节
日记
棉花糖悄俏语
假文盲
恼人的日记
三元钱的一天
读《我的战友邱少云》有感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压力
学会珍惜
学农日记
纸飞机比赛
社区民政年终工作总结
2011年度厨房工作总结
餐饮部餐厅厨房班组工作总结
先进工作者申报材料
副处级干部考察材料
县计划生育局文明单位申报材料
2011年优秀团干申请材料
2011年图书馆工作总结
2011年学校图书馆工作总结
户口迁移申请书范本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年终工作总结
公司企业工程部年终工作总结
计生站年终工作总结
申报工程师业务自传
优秀项目部技术员申报材料
论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模式和方法
企业内部审计资源整合的可行性及方案设计
CPA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原因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地税系统经济效益审计内容与指标探讨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含义解析
审计职业信息化培训与现代审计技术发展的适应性
新审计准则下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国新旧审计准则体系的审计模式基础分析
民营企业治理和内部审计的研究
我国内审与国际内审的差距
利用Excel执行审计分析程序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探讨
再论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的关系
如何认识评价荆轲其人?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杂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行刺的意图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导入
“荆轲刺秦”的现代解读及其他
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
评《荆轲刺秦王》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荆轲刺秦王》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