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隐形课程下大学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

试析隐形课程下大学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隐形课程下大学音乐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

"

论文摘要:素质教育一直是大学教育的重心,音乐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文章从隐性课程开发的角度,分析了隐性课程对于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提出实践中开展音乐素质教育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隐性课程 大学阶段 音乐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即课表中有课程规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类同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等,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一、隐形课程的发生及实施中应把握的要点 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四点:1.能够广泛地深入学生中间。2.控制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活动。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保持目标一致。4.具有优化育人环境及氛围的作用。

音乐素质教育是大素质教育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类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学习的特性彰显隐性课程的需要

(一)德育功能。德育自古以来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审美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还说“移风易俗,莫过于善”,音乐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数百年来,德育一直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使人向往美好的事物,丰富美好的思想。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如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音乐是时空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想象恰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快感,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快感,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手、脑、眼、耳并用,能开发儿童的大脑,使头脑聪慧,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有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学生,能在桎梏的思路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集中。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三)建立多元文化观。人类社会是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我们应培养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良好沟通。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还要了解外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促进学生们思想和谐向上成长。

三、音乐素质教育中隐形课程开发的条件

音乐教育的任务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能够达成的,是需要慢慢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其融合,进而形成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因此,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尤其需要关注音乐素质教育。如何从大学教育中开展起来,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点。

(一)校方应当提供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条件,硬件主要是修建美术室、舞蹈室、钢琴室、音乐室等公共设施,为学生提供开展活动的场所;软件主要是建立良好的音乐氛围,鼓励学生们创新和开展活动。

(二)鼓励学生发展音乐社团活动。如创办吉他协会、合唱团、大学生管弦乐队、音乐小报等。这些活动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活泼的性格,带着舒畅的心情投入学习,学习效果更为明显。

(三)定期举办艺术节及大型节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艺术节,尤其是自发排演节目。充分利用大型节日或纪念日,通过义演、大型舞蹈助兴等方式把人文的理念和爱国热忱融入进去,加强道德实践,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举办音乐文化讲座。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音乐素质文化讲座,尤其是名家的讲座。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与众多人文社科专家面对面的机会,聆听名家的声音,引发对社会的思考,感受学校浓厚而独特的“大学”气息。 隐性课程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定义,学术界对此也有很多的歧义,根源主要是隐性课程的不确定性和不可计划性。沃伦斯将隐性课程的研究归纳为三个层次:1.师生互动、教师结构、教育制度的组织模式等学校教育的结构;2.价值的学习、社会化、阶级结构的维持等作用于学校的进程;3.从课程实施的偶然的、无意识的副产品到包含在教育里的历史的社会的功能中的各种结果的种种“意图性”或“隐蔽性”。这意味着隐性课程的研究从潜移默化变为强调有意图的安排。因此,在实际教学实施中,要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大方向衔接起来,进而组成协调的课程体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做一个守信用的孩子
我的同桌
游青岛
快乐的暑假
走进魔法世界——《哈里波特与魔法石》观后感
春熙路
鲸的自叙
去泰山的路上
活起来
妈妈我想对你说
新学期的打算
绿色的梦想
奇遇
飞翔吧,白羽毛
我喜欢下雪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总结
2009年教师考核总结
2009年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幼儿园青年教师工作小结
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总结
中心小学2009年教研工作总结
2009年中学教师工作总结
幼儿园消防安全工作总结
2009体育教师工作总结
预备党员教师思想工作总结
体育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体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高职院校教师2009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关于职业教育更应因材施教
关于家庭教育与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试析国外职业教育看中国
论“温暖工程”与职业教育
试论从国外职业教育立法看我国职业教育法制化建设
试论高职单片机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偏失与重构:析高职教育教学观念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研究
试析能力导向的高职高专三维动画制作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职业教育究竟如何乘势而上
试析以人为本的丹麦职业教育
关于高职院校民主管理体制构建刍议
试论职业教育的思考
论法国继续职业教育述评
关于成人教育价值取向的人本追问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参考资料
《掌声》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