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发展策略研究

浅谈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发展策略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发展策略研究

"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 质量保证制度 新时期

论文摘 要: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构建一套整体持久的质量保证体系用以指导,控制和调整教育过程。本文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将质量管理的各个阶段、环节、学校各部门控制质量的职能和活动有机地组织起来,而形成的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互相促进的体系,以应对我国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困境。

一、国外的教育质量保证制度

开放式培养是西方世界最为常见的教育模式,有无有效的质量保证制度是开放式培养模式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的第一关。在美国,教育机构质量保证涉及三种(级)评估,一是机构注册评估,二是机构质量保证制度,三是专业质量评估。机构的注册,如同商业机构一样,只是申请办学许可,不反映办学的质量。能够表明高等教育机构办学质量的主要是质量保证资格及资格等级。何为质量保证,简而言之,就是以相互约定的质量标准为准绳,以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为特点,以质量的连续性提高为最终目的(质量保证手段之一)。也有学者认为,保证的目的是使学校取得校外人士的信心和信任,并进而赢得更好的声誉。美国教育的质量保证对象是所有从事教育培养的机构,负责保证的机构为全美教育学院联合会组成的保证理事会。质量保证又可细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专业单纯型,比如由全美教育学院联合会的质量保证;二是政府拨款进行的相关质量保证。后者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组织的质量保证(在美国很少见);二是政府委托质量保证机构进行的质量保证。政府通过对质量保证机构的保证标准、程序及工作规范加以认可从而获得对质量保证的间接干预权。通过保证的结果来最终确定政府对教育的拨款额度。美国联邦教育部对教育的政府补贴多数是通过这一手段而实现的。

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1、质量监控主体单一化。建国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质量控制是政府,他们既是高等学校的兴办者,又是高等学校的管理者,还是高等学校的评价者。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情况下,面对近2000所高校的质量监控全部由政府来完成,其结果必然是周期长,时效性差,质量不能保证。

2、质量控制外部化。在我国现行的质量保证制度中,质量控制主要来自外部,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和保证方面有绝对的权威,其结果是学校本身高度重视外部评价,而忽视自身内部的自我评价,高校普遍缺乏加强质量管理的内部动力。从管理学理论角度看,高校内部全体员工自觉的质量控制才是持久的,仅依靠外部的质量监控是很难保证其教育质量的。

3、质量观念片面化。在评价高等教育质量过程中,往往只根据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规格这一因素来评价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忽视了高等教育是否满足人们的受教育需求,以及高等教育是否促进现代化这个根本的内容。高等教育是否促进当地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是否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要,是否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这些本来应该是评判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因素,却被忽略了。在质量标准方面,用精英阶段高等教育的学术取向和质量标准来规范大众化高等教育,结果又造成了质量标准的同一化。

三、新时期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的取向与对策

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永恒的主题,高校能否保质保量的满足社会对大学的全面要求,不仅影响到社会的进程,而且也决定了大学自身能否从社会换取资源的能力及其生存发展状态。因此,高等教育的质量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制度是质量的保证,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必须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制度。

1、政府部门的质量监控制度。

(1)制定质量保证法律、法规,规范高校行为。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通过教育立法,规范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行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主要以《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为政策依据,由于该《规定》制定较早,其基本框架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为此,国家应以《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为法律依据,并吸收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保证的经验,制定有关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法律、法规,对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目的、组织、程序、周期、结果公布、保证对象及类别、保证结果的使用等做出明确规定。各省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结合本省的实际对所管辖的高校制定必要的教育质量保证政策,使高等学校有法可依,并加大执法力度,使质量保证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3)分类保证。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高校结构性的合并调整、招生并轨、大规模地扩招等改革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学习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中的经验,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已初见端倪的今天,应尽快建立起高等教育的保证制度,制订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多样化、多层次、不同区域的高等教育进行保证评估,保证的目的是要保证最低的质量要求,以确保高等学校提供的教育学生是合格的,可以被社会接受,从而证明学校是有效率的。以确保各类高校的教学质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

2、高校内部施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随着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主体地位将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而变得越来越突出,高校在质量保证中的作用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在获得办学自主权的同时,应当建立严格的自律机制,通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保障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1)强化质量意识,建立校内质量控制体系。全面质量管理是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基本核心就是提高教职员工的素质,增强质量意识,做到“质量第一,人人有责”,人人做好本职工作,人人抓教育质量,通过抓好教学、科研等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建立校、院(系)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体系;完善教学督导制度和教师教学评估制度;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由校、(院)系承担,对专业的规划、设置、监控严格把关,并实行审查。学校设立质量监控中心、学术委员会,(院)系也设立也设立相应的职能结构,目标分解,层层把关,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确保教育质量。

(2)建立定期的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定期的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制度就是在校内形成教学质量管理网,使教学的每一环节都有相对稳定的管理标准和质量要求。学校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分两个维度进行,一是院系对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主要评估专业培养目标是否符合社会需要;教学质量是否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二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估,主要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技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学校实施教学质量自我评估就是把质量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要反映和渗透在各个考评项目中,包括教学管理工作效率、试卷建设、课程建设、教师教学纪律、教师教学质量、教研活动、听课、教材、学生纪律、省级以上统考课程、师资水平、实验设备、学生科研和实习工作等评估项目,以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要求。为保证评估目标的实现,学校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与诊断系统,由分管校长负责,聘请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组成质量监控中心,中心的人员经常参加听课和评课活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和其他方面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进行评价,诊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革意见。

(3)建立毕业生信息反馈制度。毕业生就业状况和对社会的贡献度如何,直接反映高校的教学质量,是高校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学校可以建立毕业生就业状况档案,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完整地了解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反馈情况,另一方面又能够为学校提供专业的需求状况,及时修正人才培养工作的偏差,同时也为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起导向作用,是高校质量保证工作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2]贺芳玲.高校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研究.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3

(3):59-61

[3]熊志翔.中国高教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江苏高教,2003

(1)67-6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书,与我幸福的家
我心中的绿
小鱼儿的梦
英雄
其实背书并不难
修车记
逛庙会
诚信是金
那些花儿
猜猜她是谁
微山湖风采
蔚蓝色的理想
一束花,一份情
与海共处
集体的温暖
简论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化发展
试析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思考
试析对高等师范美术院校在职美术教师的思考
试析当前大学生就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优化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试析大学生择业观转变探索
试析范生教学设计能力现状透视与培养策略构想
试论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援助对策研究
简论美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
浅论大学生创业现状的问题分析与建议
简论中国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浅析定制式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与成绩评价方式研究
试析东西方文化差异和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
试析新形势下改进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试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春酒》课堂教学评点
《春酒》教学反思
《春酒》教学设计
《春酒》课堂实录
乡情如酒醉人心──《春酒》课例分析
《春酒》说课设计
《春酒》教学设计
《春酒》教学实录
《春酒》教学实录
《春酒》说课设计
《春酒》教学杂谈
《春酒》教学评点
《春酒》教学反思
结合《春酒》教学,谈异步课堂结构
在“教学现场”中研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