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
"
论文摘要:校企合作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促进高职院校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我国校企合作建设时间不长,没有充足的理论基础做引导,在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存在并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建设就成为了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出现的问题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策研究
一、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和学校的联动不足。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使学校、企业共处于一个“系统”的基础。校企合作的主体是高职院校和企业用人部门,一个是人才的输出者,一个是人才的接收者,他们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目前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联动不足,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合作和互动,但现实却是学校“一头热”,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主动和热情不足对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有很大的阻碍。
2.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的管理比较薄弱。校企合作这一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面临着管理改革的压力。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实训基地管理等一系列原本学校习以为常的常规管理制度,都需要为了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做出新的调整。全过程管理的理念又对学校的管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要做到新型管理,有效服务地区经济,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的。
3.缺乏政府的监督和协调。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大部分都只注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双边合作,缺乏政府的督导、协调作用,导致校企合作形式比较松散,合作时间难以长久。高职院校与企业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有着不同的机制、管理方式、价值取向,双方缺乏沟通,还没有认识到双方还有很大的共同利益空间,从而导致校企双方合作不普遍,即使有合作,也难以深入。缺乏政府的监督和协调主要表现在: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滞后以及缺乏系统性的指导。
二、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建设的对策建议
1.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从外部着手,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从内部着手,调动企业自身积极性。
外部力量对校企合作的促进,可以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激发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在学校方面,学校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从而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在政府层面,政府应给予企业政策上的支持,可以通过对校企合作的优秀企业进行奖励,比如采取减免部分税收等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更深层次的应该从企业内部着手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企业对自身的定位,由原来的纯营利性组织,逐渐转化为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营利性组织。提高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加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管理。首先,应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校企合作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校企合作的管理同时涉及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训基地管理以及师资管理等,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管理校企合作各项事宜的管理部门,对全校的校企合作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其次,适应校企合作要求,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校内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完整的校企合作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以可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是否达标,并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教学资料形式,使之符合校企合作的教学形式。
3.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支持。首先,要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要使校企合作的发展得到保障,政府必须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使校企合作制度化。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必须有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调整、规范和推动。其次,应对校企合作给予鼓励和专项资金支持。在推动企业合作过程中,除了有良好的政策保障外,政府还可以建立经济杠杆,使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有条件进入学校,同时对校企合作单位有一定的鼓励和资金支持。可以通过把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纳入政府科研规划,对校企合作优秀企业进行鼓励等途径来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建设。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游记——南京珍珠泉
- “顽皮”而可爱的小金鱼
- 我的诗集
- 农行的小院
- 我想过这样的周末
- 浦东的云
- 人民币中的旅游胜地
- 小蝈蝈
- 金色秋天
- 五彩秋天
- 我喜欢的颜色
- 小马虎找笔帽
- 小泡泡旅行记
- 哦,那位大姐姐
- 献给老师的歌
-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与案例研究
- 西方实证会计理论与我国的实证会计研究
- 试析企业的人力资本与业绩评价标准
- 论知识经济的社会文化观与现代管理会计
- 管理会计技术方法演进之研究
- 融资模式效率比较与我国融资模式的选择
- 浅谈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
- 关于分部信息披露的探讨
-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模式及区位选择
- 试论上市公司理财行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与会计信息系统
- 控制性股东与现金股利
- 对管理会计的两个评价
- 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
- 刍议电子联机实时报告对会计的影响
- 《狼》教学案例
- 血的见证──中国驻南使馆被炸目击记
- 风格迥异 魅力独具──《新闻两则》特色摭谈
- 教师角色定位的再次反思──《狼》一文教后反思
- 《新闻两则》有关资料
- 新闻的“势”
- 不让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狼》教学札记
- 《新闻两则》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狼》教学案例
- 你猜、猜、猜!──古文教学方法之“猜字义”(教学反思课《狼》的总结)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言的气势
- 关于新华社
- 将“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好吗?
- 关于新闻和消息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管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