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民办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与思路的探讨

试论民办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与思路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5

试论民办高校学生工作模式与思路的探讨

"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 学生工作模式 道德教育 校纪校规

论文摘要:高校学生工作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环节。民办高校的建设中,学生工作的有力开展是保证学校的稳定、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探索最合适的学生工作模式开展学生工作,是一个常提常新的课题。通过对民办高校学生存在问题的探讨,文章提倡道德教育与校纪校规并重的学生工作模式,并且初步探讨了如何将这一模式在学生工作中具体落实和运用。

一、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的任务与目标

学生工作是高校常规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高校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尤其如是。学生工作的任务明了,目标定位清晰了,对于一个学院办学思路和办学决策的实现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对民办高校学生存在问题的分析

(二)民办高校学生工作的目标与定位

与普通高校培养专业领域的拔尖人才不同,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着社会的需求和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空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高级实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模式要求学生工作能清楚认识学生的问题,以学风建设为主旋律,营造学生的自学、研究风气,培养理论思维和创新的能力,落实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三)学生工作的任务

民办高校建校不久,缺乏普通高校的浓厚文化氛围,因此学生工作难以走以文化氛围陶冶人的道路,而是必须以纪律规范和思想政治引导相结合的方式建设良好的校风学风,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景。具体要抓好以下几点任务:

1 维护学院的政治稳定是学生工作的大前提

民办高校的学生队伍参差不齐,一些不愿意遵守学院既定的规章制度、想自己搞派别的学生会以同乡会等组织形式破坏校园秩序,影响学院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生活,甚至出现聚众斗殴的倾向。因此,民办高校的前期建设中,维护学院的政治稳定、建设和睦的校园学习环境是学生工作的大前提。

2 学风建设是永恒的主旋律

要形成良好的校风,必须要持续加强学风建设。优良学风的形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是民办高校有市场竞争力的实力保证。以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主旋律,既使学生工作有了方向和中心点,更能融入学院的整体发展框架中,一起共创一流的学风品牌。

3 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为学生最终是要走向校外接受社会的磨炼与考验的,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将成为他们被社会选择或自主创业的思想保证。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中心任务。

4 两支队伍的建设是学生工作的有力保障

一是辅导员队伍。他们是冲锋在前、直接和学生接触的,只有辅导员的培养目标清晰,引导明了,才能保证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是教师与学生间的纽带,培养出一批工作能力强、成绩优异、有良好群众基础的“社会活动家”型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开展学生工作的好帮手。这两支队伍的建设是学生工作常抓不懈的主题。

二、道德教育与校纪校规并重的学生工作模式

不同于普通高校几十年的办学历史,着力营造道德文化氛围来塑造人和影响人,民办高校在它的初始阶段必须走强抓校纪校规与营造道德氛围相结合的学生工作模式,即我们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策略,但决不能忽视遵守校纪校规的重要性。没有校规的约束与保障,德育就只是一句空话,学生工作会无章可循,虽忙碌却无实效;若只强调校纪校规,只有外在行为的约束,没有思想的疏导和理想信念的确立,校规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强烈不满,难以解决实际问题。应该说,道德教育与校纪校规是堵与疏的关系,堵的基础是上疏,疏的前提是下堵。只有道德教育与校纪校规并重的学生工作模式,才是学院稳定的强有力保证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种模式下开展学生工作要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一)努力营造道德氛围——以理服人、以行感人

学生工作中的德育,不仅仅是道德教化上的单向灌输,只告诉学生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更强调的是以理服人,以行感人。在具体的学生工作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开展:

1 政工队伍的能力提升与言传身教

高校辅导员不应只是具体实务性工作的执行者,而是应学会从具体、琐碎的应付中抽身出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与决策能力,为“以理服人”打下基础。另外,辅导员要注重行为上的点滴实践,言传必须对应身教,以行感人,通过这种互动的德育真正塑造大学生的崇高人格。"

2 学生典型树立的正面影响

青年学生仍处在性格的形成期,性格的不稳定与不成熟会造成同学之间的不理解,甚至是矛盾的激化和冲突,各系学生工作开展中,可以树立学风积极向上、人际关系和谐的宿舍与班级,作为典范宣传,让它成为广大同学学习的榜样和积极向上的刺激因素。

3 党团组织的正面引导

高校的党建团建,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奉献、服务精神的阵地,民办高校中党团组织作用的发挥也极为重要,树立一种争先进、树正风的形象,给学生以正面的引导。

4,学生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

培养社会活动家型的学生干部,不仅指学生干部工作能力强,更指学生干部要有和谐人际关系与良好的群众基础。学生干部是以服务同学来锻炼自身,以模范带头来鼓舞同学,不能形成高人一等的倾向。

5 非正式团体的作用发挥

民办高校学生才能多样化的特点也使得民办高校的非正式团体增多,社团活动活跃。通过这些团体活动营造道德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激发向上的理想。

(二)树立校纪校规的权威性——他律到自律的提升

严谨、积极的校风的形成,是与校纪校规和学风建设分不开的。民办高校刚刚建校,吸收参差不齐的学生,更凸显出校纪校规的重要性。

1 校纪校规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层次性的,尤其有部分学生自律意识薄弱、不知学习重要性而只想惹事生非的学生,因此加强校纪校规是非常必要的。遵守与违反校规所带来的奖惩后果也可起到激励和惩戒作用,一味地袒护只会造成学校政治形势的不稳。在实际工作中,对同乡会的打击决不能手软,对考试作弊及代考者一定要严惩,这都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基本的规范。这就是校纪校规对学生起到他律的作用。

2 风气的提倡与形成

要向学生说明的是,学校要求统一熄灯、规定不能旷课等不是一定要约束什么,而是期望同学们能由外在的约束进而能自主形成好风气。对民办高校而言,自学精神的提倡和勤奋学习风气的养成都是极为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在社会上成为有用的人才。因此,从他律的校规到自觉把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学习,是学生工作中必须引导和重视的。只有勤奋学习的风气和自觉精神培养起来了,才能谈进一步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研究风气的形成,这些都是规范约束下的升华。

从道德氛围营造、他律到自律的提升中可以看出,在普通高校中,本应以德育为先行和重点,但民办高校的实际建设中,我们必须重视进一步重申校纪校规的重要性和权威性,两者的紧密结合,才能共同打造民办高校一流的校风学风。

三、学生工作新思路

学生是学生工作的对象,学生工作的所有环节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身上。因此,在道德教育与校纪校规并重的学生工作模式指导形成的学生工作的规划,还必须具体转化为各种实践活动中,去教育学生。

(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平台教育

社会实践是多方面的。一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多渠道、多方位接触和了解社会(如实习基地、社会工作、调查等),可以摆正学生对社会及自身的认识,帮助学生树立贴近于社会现实的理想和目标等。二是在校园开展各种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如教师可以把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扩大到学生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检验学生的各种行为和意识;设立更多的兴趣和科研小组,让学生自己设计和跟踪相关项目,鼓励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校提供政策空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多类型活动,培养其创新能力,锻炼其组织能力;就业指导和咨询在大一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提高他们的关注意识;心理素质的强化和教育也放在校园多类型事件中培养和检验……学生是活生生的,生活是活泼泼的,实践中的感受和体悟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给他们更宽的视野、更广的视角去正视自身,了解现实。学生工作者应创造更多的体会,让学生以放松的心态畅游其中!

(二)塑造个人魅力——“闪光点教育”

“一灯能照千年暗”,进行“闪光点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有了自信,自然会激发起其他长处的发挥,自主去塑造个人的魅力。民办高校的学生有两点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是总觉得自己不是人读正规、名牌大学,不如人的自卑心态难以去除;二是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使他们中的还多人还是有一技之长。这正是我们提倡“闪光点教育”的实际基础。学生的学习能力强,鼓励他成为学习模范,激励他主动学习;他活动能力强,给他提供策划活动的空间;他专业能力强,通过兴趣小组进一步培养他的探索能力;他口才好,鼓励他参加辩论;甚至他一无所长,只要能实在做人,也可以树立他的道德魅力……

参考文献 [2]龚世达,德治与法治相结合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3)

[3]杨立新,论高校管理中法治与德治结合的几个问题[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8,

(8)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做个励志少年——读《鹏程万里》有感
这一天,真是.......
让助人成为一种习惯——记可爱的同桌
日记两则
有意义的班会
当我胜利时——乐
乡村之行
试卷啊试卷
今天我做饭
苦练出天才
猜成语
孙老师,我向你推荐一个人
第一次演讲
日记三则
“旱鸭子”下水
浅析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
试论传授英美文化知识促进英语语言学习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跨文化交际与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关于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
浅析多媒体教学法在体育术科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试论在诊断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体会
试论高等林业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
浅谈多媒体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于提高文化意识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试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思考
浅析高等林业院校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浅论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浅谈关于加强大学生廉政文化意识养成的思考
《小蝌蚪找妈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
抓住“六”个字,教活一篇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