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机制构建

试论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机制构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机制构建

"

论文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 引导 机制

论文内容摘要:高校如何应对网络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新问题,如何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分析、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积极化解,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要全面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各项机制,以求有效化解高校各种舆情危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高校网络舆情是特指通过网络新媒体呈现的、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以网络评论或观点为载体的舆论情景和境况。作为社会思潮的晴雨表,高校网络舆情不仅关乎高校的稳定与发展,而且对政府来说,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和应有内涵。高校网络舆情关系到高校的稳定与发展,一旦处理不好,甚至会形成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舆情危机,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高校如何应对网络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问题,如何加强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分析、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积极化解,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要全面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的各项机制,以求有效化解高校各种舆情危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

一 网络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网络作为快速、广泛获取信息的平台,信息传递最快、来源最多、种类最全已经成为学生的共识。网络舆情反映了一定的社情民意,是师生意见表达的一个渠道和途径。为此,高校应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与处理机制,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并切实关注广大师生反映的问题,对于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虽然合理但一时无法解决的,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同时,高校应敢于通过网络平台接受监督,在广大师生面前树立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办事高效的良好形象。以校园网为平台,加强网上论坛建设,探索和实施校务公开,主动与师生网上互动交流,实时回答师生关心的校园热点问题,及时帮助师生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 网络信息分析与甄别机制。网络上的信息涉及学校工作和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对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表现为:时空和内容无限制,娱乐和生活丰富便捷,语言和话题流行前卫。网络中任何一个角落出现的不良信息,都会对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校声誉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和损失。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博客、骂客、播客、晒客等新的信息传播形式与空间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和聚合性。因此,针对收集跟踪学生网络活动信息的结果,应进行客观、全面、科学的分析与甄别工作,掌握一段时间内学生的思想状况及发展变化过程与趋势。网络信息分析与甄别工作机制的建立,将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在网络信息收集的基础上,建立信息评级标准,加强分类管理。对有害信息,坚决删除;对倾向性信息,加强引导;对建议意见,及时反馈有关责任部门答复处理等等。二是加强分析研判。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趋势及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准确把握舆情动态,敏锐捕捉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三是通过分析与甄别工作,加强对学生网络活动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方向、重点领域的关注。

三 网络信息管控与引导机制。由于网络上的大多数技术资源基本被西方国家垄断,使得信息渗透成为网络发展所带来的必然产物。借助网站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新闻跟贴、博客等多种方式,网络可以成为各种敌对势力进行迷惑、煽动和破坏活动的重要工具。大学生群体具有积极关注社会民生但思辨能力不强、追求理想又具有浓厚的功利意识、智力趋向成熟但易走极端与偏激、自尊性强但易形成逆反心理、情感丰富但波动大等心理特点。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社会与校园矛盾、学习与就业压力、个人意见或虚假信息的扩展、偶然性事件的发生、国际国内热点问题的触发等都可能诱发网络群体性事件与舆情危机,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并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工作机制。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教师教育在网络中的引导作用,加强大学生网络文明和网络道德教育,开展文明上网和文明网站创建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遵纪守法,讲求公德,积极传播健康信息,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网络滥用行为和低俗之风。二是努力扩大校园网络覆盖,积极建设学校网络主流文化,在保持网络建设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同时,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第三是加强管控措施,发现有害的网络信息及时报告,立即删除。围绕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吸引学生点击和跟贴,有效引导网上舆论,更有效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主流话题,更加关心学校、支持学校,自主成才、健康成才,形成正面舆论强势。第四,建设网络宣传和评论工作队伍,及时在网络中发布国家、地区和学校的发展建设成绩,主动占领网络信息空间。针对各种紧急情况,第一时间进行正确的引导、疏通,引领学生和社会的注意焦点,最大程度地减少负面影响。

四 网络信息应急和处置机制。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联动机制,是指校园网络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的职能机构,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最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工作机制。一要成立突发事件指挥中心,以加强高校各部门间的协调,提高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能力。当突发事件到来时,平时负责网络舆情监测机构迅速转成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指挥中心,将舆情突发事件的处理纳入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逐步形成快速响应、部门联动、集中资源、正面引导、有效化解的制度保障和机制体系。二要制定应急处理预案。有网络重大突发事件和敏感时期时,要制定并实施详尽可行的应急处理预案,加强网络管理引导。明确指出总体要求、职责分工、处理方法、实施步骤等内容。三要及时通报有关信息情况,确保师生知情权。确保师生的知情权,并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建立学校与师生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础。对自身利益相关问题及热点事件,要加强学校与师生的互动,确保师生的知情权。实践证明,采取简单、粗暴封堵的办法,会使猜疑、谣言满天飞,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进而使事情恶化。因此,学校要快速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利用校内各网站及时主动地发布信息,主导舆论,创造有利于化解突发事件,有利于尽快恢复正常的高校教学和生活秩序的舆论氛围。

五 网络信息学校和地方联动机制。为适应网络时代打击新型网络犯罪的需要,地方政府公安部门都成立了网络警察或网络犯罪管理专门机构,配以专人并以高科技手段打击网络违法行为。作为高校,应积极与地方政府、媒体单位、公安部门、网络管理部门建立实时联动合作机制,密切双方关系,相互加强信息沟通,关注网络舆情动向,强化舆情引导职能,共同促进高校的安全与稳定。当网络上出现影响到高校和社会稳定的舆论时,可以通过公安部门协调网络管理单位采用技术手段包括对IP地址进行监测,对主题贴进行实时跟踪与引导,必要时进行删贴封杀;同时,需要网管全天候值班监测,运用智能型软件自动过滤敏感词组,对负面消息进行及时清除,对论坛发帖延时审查及发布等。同时,高校应积极寻求政府部门的帮助,加强舆情法治建设,共同打击、惩罚谣言、诽谤等负面舆情,充分发挥传统新闻媒体在网络舆情引导与控制中的作用,正确反映舆情,积极影响舆情。

最后,还要建立健全网络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首先,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党团组织、教师教育在网络中的引导作用,有效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在网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其次,努力扩大校园网络覆盖,积极建设学校网络主流文化,在保持网络建设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同时,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需求,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第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网络管理人员要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把握话语权。第四,更加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工作,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跟踪调查和专项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工作规律,将教学服务、科学研究、行政管理、信息管理各个系统连接起来,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2]周建胜;范志轩,高校网络舆情成因及引导处置机制探析,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8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开心的六一儿童节
吃饺子
妈妈的生日
称猫
拔萝卜
卖报
说大话的狮子
六一儿童节
小兔过河
后悔的一件事
可爱条金鱼
日记一则
暑假趣事
我的爸爸
可怜的小鸡
试论教育中职学生如何做人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信息导入
关于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因素的应对策略
试论职校生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与培养
关于新形势下警察院校学员素质教育的特色性分析
关于提升高职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
试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现状
关于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特色
高职特色英语教学探析
试论艺术类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关于数学课堂提问技巧例谈
关于农业类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试析教师风度的培养
试论信息管理在高职高专教学管理中的运用与创新
试析职教语文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
《赤壁赋》上下文照应
重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
饮酒诵诗传真情──深入解读《赤壁赋》
《赤壁赋》历代名家汇评
苏东坡突围
古今品评《赤壁赋》
笑解千愁,江月知我心──《赤壁赋》
悦目、会心、畅神和超越──苏轼《赤壁赋》自然美审美心理过程管窥
轮回思想──解读《赤壁赋》的一把钥匙
“乌台诗案”和《赤壁赋》
从赤壁时文看苏轼儒、释、道思想
《前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中的“明月”意象略析
清风凌波,流光千古──苏轼《赤壁赋》赏析
巧用经典 化工无痕──对《赤壁赋》中一段歌词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