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3
探究金融学资产定价模型
探究金融学资产定价模型
一、HS模型
该模型由Hong和Stein在1999年提出,又称统一理论模型。他们认为市场由两种有限理性的投资者组成:“信息挖掘者”和“惯性交易者”。这两类投资者都只能处理所有公开信息中的一个子集:信息挖掘者基于观测到的关于未来的价值信息进行预测,局限性是完全不考虑当前和过去的价格信息;惯性交易者则正好相反,他们根据过去的历史价格进行预测,但预测仅仅是历史价格的简单函数。除此之外,模型还假设私人信息在信息挖掘者中逐渐扩散。
二、基于市场反应的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1.BSV模型该模型由Barberis、Shleifer和Vishny在1998年提出。他们认为投资者在进行决策时通常会出现两种偏差:一、选择性偏差,即投资者过分关注近期数据,以某种模式的相似性来对未来进行预期,而忽略了对历史总体数据的考量。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往往会受到某些典型的小样本影响而对整体判断出现了偏差;二、保守性偏差,即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自己的预测。这两类偏差,前者将造成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过度,后者将造成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反应不足。BSV模型认为,中期收益惯性和长期收益反转与上述有限理性和保守主义倾向密切相关。在中期内,投资者获得的信息有限,倾向于保守主义,造成反应不足;而在长期,随着信息量增多,连续好消息或坏消息出现的可能性增多,投资者容易产生过度反应,使收益出现反转。
2.DHS模型该模型由Daniel、Hirshleifer和Suhramanyam在1998年提出。模型认为信息的获取造成了投资者的心理偏差,一般分为过度自信和自我归因偏差。当投资者处于过度自信时,他们通常会高估自身的预测能力,低估预测误差,过分相信私人信息而低估公开的信息,这造成投资者在对待私人和公开两类信息时拥有不同的权重,如果公共信息证实了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则自信心会大大增强,如果二者相反,投资者的自信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自我归因偏差则是当事件发生与投资者的行动一致时,投资者将其归结为自己的高能力,而当两者不一致时,投资者将其归结外外在的噪声,它一方面导致了短期的惯性和长期的反转,另一方面也助长了过度自信。
三、总结
行为金融学区别于标准金融学,与现实市场的运行情况联系得更为紧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释金融市场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然而目前各个模型之间缺乏统一的理论基础,在某些问题上也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无论如何,行为金融学揭开了标准金融学理性人假设下无法解释的理论盲区,从人类的真实心理出发研究金融市场的本质,并从金融学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方面,未来发展前景仍将十分广阔。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感恩的心
- 春天来了
- 童年
- 原来,我是条清澈的小河
- 中国·奥运
- 我就是我
- 青
- 老师,谢谢您
- 感谢您,爸爸
- 哭泣的夜空
- 生活。朋友
- 晨曦
- 梦
- 多么想见到你
- 童年
-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流程设计和政策建议
-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 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相关问题的探讨
- 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与审计意见相关性研究
- 审计教学中如何关注审计职业判断
- 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相关问题探讨
- 银行内部审计
- 浅谈内部审计在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 审计职业判断对教学的启示
- 关于交易安全的物权法保护(1)论文
- 关于公允价值审计的探讨
- 浅谈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相关问题
- 浅议审计职业判断能力
- 风险导向理论下公允价值审计的思考
- 强化审计工作管理促进企业经济发展
-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三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二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九
- 润物细无声——《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二
- 《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四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四
- 《柳树醒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一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之一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