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试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8

试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论文摘要: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我们学科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发展意义的大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与学科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学科体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划分标准与其子学科划分标准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关系等,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时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主要关系。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关系

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是我们学科建设史上具有重要发展意义的大事。它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学科体系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专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与学科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是一个学科?对此曾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思想、学说,但不是一门学科。因为它只是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学等学科中的一个学派,而不是与哲学等并列的学科。另外也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而不是学科。因为指导思想是一元的,而学科化则可能导致多元化而危及其指导地位。我们认为这两种认识都是片面的。

其一,哲学、历史学等学科是传统的基础学科,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则是近代以来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以学科的相关性而否定其学科发展的必要性,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自19世纪4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而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一个半多世纪的历史。我们知道,学科的形成历史多则几百年甚至更长,少则几十年。但其过程是一致的。学科一般有两种释义:一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二是“教学科目”的简称,学科是科学的分支,这是从其历史发展上说的。学科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学科是科学的一部分。从科学和学科的关系讲,学科是科学的从属。正像西欧文艺复兴以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就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一样,l9世纪中叶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对世界研究的独立研究领域,从传统学科中发展出来,也是历史的必然。

其二,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而否认其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绝对对立起来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的这两种特性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也是应该统

一、能够统一的。把两者对立起来、割裂开来,用一个否定另一个,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性,也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去由于阶级斗争的扩大化和阶级性的标签化,使阶级性和意识形态性都有了“不好的名声”,所以不少研究者极力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认为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会降低学术性、科学性。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也正是其革命性。而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不仅如此,他们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是革命家。他们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们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而这恰恰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的。所以,理论越科学,就越符合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理论越彻底,就越容易被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的,也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不为剥削阶级的阶级偏见和私有制所束缚,要求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内在有机统一的,更是不可分割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因此,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或把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对立起来都是错误的。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所以才能具有弥久常新的生命力。正像邓小平说的,“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学科性也是统一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学科性,强调的是其科学性,而不是其学派性。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性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区别,是要强化其指导地位,是要为其进一步发展服务的,决不是要将其科学性、学术性与意识形态性对立起来。考虑到中方的不同,加强学科的理论建设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的关键。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没有科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是门学科,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前者是从性质、内涵和基础上说的,后者是从作用、外延和学理上说的。但这两方面都从根本上强化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学科体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而其学科体系与思想体系的形成是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的。每一种理论学说,都要表现为一定的体系并以体系的方式而存在。一般来讲,一种理论的思想体系是各个思想间所固有的内在逻辑联系。这种无形的逻辑往往隐含在思想观点之中。而一种理论的学科体系则是有形的逻辑,是通过一定的范畴、原理的有机统一联系起来的系统。我们要把思想的内在逻辑揭示出来,必须通过相应的概念系统建立起自觉的逻辑联系。而这只有经过专门的研究才能做到,这就属于学科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我们可以这样说,学科体系是一种理论、科学必然有的模式。学科体系也成为理论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理论的精华和实质都凝结在这个系统中。正像黑格尔说的:“哲学若没有体系,就不能成为科学。没有体系的哲学理论,只能表示个人主观的特殊心情,它的内容必定是偶然性的。哲学的内容,只有作为全体中的有机环节,才能得到正确的证明,否则便只能是无根据的假设或个人主观的确信而已,。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建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标志。因此,我们要把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视为理论创新的过程,以巨大的勇气做好这一工作。一切切合内容的性质和需要的体系,绝不是内容成熟后自然地“水到渠成”地产生出来,而是需要我们通过专门的研究进行创造的。同时学科内容的真正成熟还依赖于这样的体系的创造和建立,严密科学的体系所以会成为学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基于这一点,体系构建的工作所以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工作也是基于这一点。学科体系关联着学科内容的全局,体现着学科理论的原则、精神和实质。为学科构建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意味着要使直观认识上升到理念,要把经验知识凝练为范式,要使理论思想升华到更高境界。正因如此,它也才是具有更为重大意义的一项工作。所以,我们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这项工作,就不能不以最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不但要有理论创新的勇气,还要胸怀理论全局,进入学科发展前沿,从全局和最高处掌握学科内容才能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划分标准与其子学科划分标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划分标准与其子学科划分标准有联系,也有区别。首先,任何学科划分的标准必须是统一的。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标准,便不能确定各学科学理上的内在规定性,无法说明各分支研究在总体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划分标准不一必然带来各学科在理论层次上缺乏内在统一和必然联系。这是我们在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时应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其次,我们在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时,必须注意到子学科划分标准与学科划分标准的本质区别。学科的划分是以研究对象的不同为标准,而子学科的划分则是同一研究对象的前提下以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的不同为依据的。同一学科内部的子学科之间只存在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的差别,而不存在研究对象的不同。子学科的划分首先是以研究角度划分,然后才是从具体研究内容划分,而且两种划分标准不能同时适用。如果先以具体研究内容划分,后以研究角度再划分,虽然可形成对每一内容的全方位研究,但却割裂了特定角度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造成研究和论述上的重复。而且由于这种被切割成块的特定角度研究只能被划入具体内容研究的范畴,不能成为统一完整的子学科,故而无法从特定角度总结出整体规律,从而降低了特定角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如果研究角度划分与研究内容划分同时适用,则必然导致形成的子学科理论层次不一,缺乏内在关联。所以子学科不能无限划分,子学科的划分应以理论研究内容的完整和成体系为最低限度。而且,子学科的划分必须涵盖学科研究的所有理论内容。总之,各子学科学术地位和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放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体系中来认识和定位。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关系

从学科建设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理论学科“理论”的特征更明显,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育”的目的更明确,两者是有区别的。明确这种区别,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是属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注重的是如何让群众、学生接受,是属进头脑的应用学科。前者理论的特点突出,后者教育,尤其是信念教育的功能更为明显。因此,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研究的主要任务。在明确此区别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间的联系,对于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的特点不无裨益。应当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前后相继的阶段关系,前者的理论把握是后者信念教育的基础。换句话说,正确、科学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建设科学性的保证。与之相联系,从学科建设的整体性来考虑,需要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与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科的关系。简单地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规律性也必然要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教育区别开来。在这一点上,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更应在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有机整体性的教育上发挥更大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教育应跨越现有学科分类的界限。只有这样,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整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科的建设,以其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科教育为依托,对于从整体上跨学科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理论教育,回应现实问题(实际上现实问题都是综合性的)具有重要作用。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关系

一般来讲,学科是教学科目的总称。课程与学科之间是直接相关的。这主要表现为某些子学科的方向就是以课程来表现的。这样,课程名称与其子学科方向有一致,也有不一致。但学科与课程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学科包含着研究方向和课程。离开了课程,学科就没有了依托;而没有学科,课程就很难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将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构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学科建设不仅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基础,有利于学科研究成果的转化,增强教学的深度和力度,而且对于凝聚队伍、培养人才都将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建设,也将有力地促进学科的整合和发展,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石娃》有感
读《王羲之练字》有感
读《如果麦子没有考验》有感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父爱是一座山
观《暖情》有感
读《我们的错误》后
读《合欢树》有感
平安是福值千金
读《勇敢是母亲的本能》有感
读《忏悔》有感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读《信念》有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象山教育思想研究
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体现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环艺设计
绿色批评的“魅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浅谈网络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计
艺术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对“文学终结”问题的再认识———兼论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中国油画的个性化意识之我见
浅析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批判意识
试析偶遇还是必然?——当代设计思潮与中国传统美学当议
日本中小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前卫现代艺术和广告设计文化的传达
论校园网在中小学的应用与建设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二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三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四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四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