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20

关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经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其次通过课外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充分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文化;跨文化意识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产业的突飞猛进,世界步入了全球化的轨道。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对掌握外语的要求越来越高,只停留在语言的表面已不能满足人们交往的需要,而是要求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既要掌握作为符号的语言,还要掌握这些符号里蕴藏着的民族文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充分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为了应对世界全球化,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的外语人才,我国外语教学加大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力度。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

二、语言、文化和交际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均属于社会现象,语言是社会文化的要素之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的存储与传播而世代相传,二者关系密切。语言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使用的,语言的使用受到文化的制约,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差异。由于各个民族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规范,即所谓的文化差异。文化教会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而某些语言形式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才能产生相关的语言交际意义。如中国人经常采取自贬或否定形式回答称赞以示谦虚,而英语民族则采取肯定形式,回答“Thankyou”。交际能力既包括了四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又包括了社会文化能力,即能够与另一种文化的人进行和谐交际的能力。在跨文化背景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最大的障碍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缺乏文化的了解必然会造成交际障碍。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其基本特征之一。学习语言并掌握其组词造句规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加以运用。而语言是以文化为背景,各民族的文化又是相对独特的。所以很容易看出,学习外语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即在交际中正确、恰当地运用外语的能力的培养。交际能力是一个包含文化内交际和文化间交际的两个方面的广义的交际,对跨文化因素涉及较少。由于跨文化交际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除具备一般的交际能力要求外,还必须具备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跨文化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与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语言是一个信息的载体,也是一种表达文化的工具,英语语言教学必须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因素,所以教授语言如果不触及到文化,教学任务根本无法完成。"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1.首先要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效果。教师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要有足够的了解,不仅是向学生提供外国文化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在不同的场合下正确地表达自己,成为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成功中介者和生动解释者。也就是说英语老师首先要有文化意识,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具有敏感性,熟悉文化差异的主要内容,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仅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的是否恰当,这对老师无疑是一个更高的要求。

许多英语教师对传授语言知识,讲解语法结构驾轻就熟,但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能力时,可能会感到自身文化知识不够丰富,语用能力不强,因而对英语语言文化教学有畏缩情绪。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英语教师应该到国外进修,亲临所学语言的民族文化氛围,亲身感受英美国家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另外,还可以聘请一些国外英语专家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开讲座等。这些不但有助于教师对英语语言与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还可以提高其自身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2.通过课外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除了正常的课堂英语教学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课外学习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英美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了解一个民族的习性、心理状态、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最生动最丰富的材料,其所包含的文化信息不但涉及面广,而且独具特色,是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好教材。

教师应该能够给学生提高最生动、具体、深入、全面的材料,应选择一些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交际能力的文学作品,其中词汇和结构能与学生本族语形成鲜明的对比及学生本族的社会文化因素与他们所学的社会文化因素有一定的差异的。阅读报刊杂志或阅读从报刊杂志选下来的有关文章,也是了解当前社会各阶层、各集团的动态,各种社会问题、社会关系的最直接的途径。这里的信息往往是教科书中所缺少的。

另外,可开设英美国家概况、跨文化交际研究、有关文化习俗等讲座,把英美习俗与中国习俗作对比,都是有效的方法。

3.充分利用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对受传者有较大的影响。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做到最大限度地克服非英语环境下进行外语教学的局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英语语言环境,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走遍美国》、《越狱》等都是不错的教学影片。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注意日常生活口语表达,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完成“文化灌输”。

除此以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人士进行交流,在沟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听说能力,而且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种接触是别的方式所无法取代的。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英文刊物,开展以文化为主题的讨论,都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四、结语

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证;跨文化意识的提高是我们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提高文化理解能力的保证,同时也是我们异国文化的保证,而这恰恰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小闹钟
书包伴我成长
我的“老师”
我的小闹钟
我可爱
我的伙伴——植物储蓄罐
铅笔刨刀
我家的光波炉
我最喜欢的东西
我心爱的玩具
小台灯
一个玩具一份快乐
新型玻璃
可爱的小手机
高校青年教师激励问题浅谈
试论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工科数学教学团队》的建设
西部省属医学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缺失与应对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制度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视诵的高校青年教师激励问题探析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观探析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有效性缺失的成因与对策
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需求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沈阳理工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关于大众化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研究
试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方法的三个层次
浅析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简析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调课的思考──《要下雨了》教学案例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谈
在情境中诵读,在诵读中感悟──《要下雨了》教学设计及点评
阅读张扬个性──《要下雨了》教学案例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老师撒谎了”──《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我们都会说──《要下雨了》教学案例及反思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变革学习方式 激活语文课堂──《要下雨了》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