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恶之花,还是良药——论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恶之花,还是良药——论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0

恶之花,还是良药——论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

【论文摘要】网络的诞生带来了很多方便,促进了时代的发展。在促进学生培养开放意识、创新精神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传统的中学德育工作面临着挑战。本文针对当今网络问题及其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学校网络问题 网络道德教育 问题探究 对策

一、问题描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互联网一出现,便以它的交互性、及时性而迅速普及,成为这一代中学生的关键词。网络游戏、QQ聊天、论坛灌水、网上下载音乐及电影,大多数中学生对此津津乐道。许多孩子因此迷恋上了网游、聊天。玩游戏过度身亡,交网友不慎酿成悲剧的情况屡见不鲜。根据新华网的抽样调查,城市中学生网络使用率达95%以上.使用网络已经成为中学生学习、接触社会和娱乐的重要渠道。“中学生可能或已经有网络成瘾问题者的阳性率为3.5%”。并且这些呈阳性率的学生使用网络呈现“一高三长”特点。即“上网频率高,近半年每周上网次数平均达到8.9次左右;网龄长、一次上网最长时问长、每次上网时间长”。正因如此。很多人把网络当成罂粟,是外表华美的恶之花。

二、原因探究

正常的上网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是网络成瘾却有着极大的危害。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严重的现象呢?

1.虚拟世界的成就感使未成年人欲罢不能

我曾经和一位男生谈天,该生成绩平平,性格内向,在班级里也沉默寡言。他说之所以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给了他现实中无法得到的成就感。在班上,他成绩不能冒尖,同学、老师也不会特别关注他;而在游戏世界里,他是人人崇拜呼风唤雨的“城主”,大大满足了他在现实中无法赢得的成就感和虚荣心。于是RPC(角色扮演)的级数越来越高,而学习成绩却越来越差。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分不清楚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

与之类似,大多数沉迷于网络聊天的学生也持有类似的心态。在很多学生眼里,一个班的同学之间竞争关系总是多于友爱.导致同学之间的交流减少,难以成为知己。很多学生倾向于在茫茫网海中寻找知己,而网络平台可以带来遍布天下的“好友”.让他们流连忘返。导致与现实更加脱节,甚至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痴呆症”等心理疾病。

2.网络世界的低级趣味诱惑未成年人想入非非

中学生尚处在“心理断乳期”,心智尚不健全。网络上大量的不良信息导致他们难以自控。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的色情信息网站多达几十万家,这些色情、暴力等信息垃圾,污染了德育环境,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严重的侵蚀、亵渎人类的文明。尤其是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前期或青春期,对黄色和灰色诱惑识别能力和抵抗力较弱,一旦坠入,后果不堪设想。曾经一个叫“happysky”的低级趣味网站风行。让很多未成年人麻醉其中,影响身心健康。前段时间,一个能够“预算死亡年龄”的网站在学生中盛行.导致部分学生悲观消极.甚至试图放弃学业,影响相当恶劣。"

3.网络“自由”吸引学生忘情“灌水”

网络吸引学生。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便是“自由”。网络的特点使网民的活动具有相当大的隐蔽性,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扮演不同角色与人交往。很多学生把这种特点当成了无所拘束,可以无所顾忌的“自由”。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成型时期,对于外面世界急于表达自己观点的意愿,甚至对已有的秩序产生强烈的叛逆感觉。于是各种论坛、聊天室成了他们追求“自由”抒发个人意见的芳草地,导致上瘾。更有甚者道德认知出现矛盾,充当黑客,发布病毒,乐此不疲。

4.其他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原因

研究表明,家庭亲情关系恶劣是学生网络成瘾的一大重要原因。与父母关系愈差的中学生,他们的网络成瘾问题越严重。同时。学习压力大、学校活动不丰富的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比率高。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学校生活的枯燥使学生逃避现实而沉迷于网络的虚幻。另外。网络可获得性是导致成瘾的影响因素之一.“家中有电脑的学生阳性率高于家中无电脑的学生,分别为6.7%和2.7%”。

三、解决对策

“疏川导滞,钟水丰物”。面对网络带来的众多问题。要结合网络的自身特点,利用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各种渠道进行疏导。做到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新生的网络问题教育乏力.如何让网络成为我们的生命之水而不是洪荒,是我们新时期需要面对的新课题。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1.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

学习的压力越大,网络成瘾的几率就越高。对此,应当从当前的教育模式人手自上而下进行改革,创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育人环境。教师要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展特长,使学生各种素质得到提高。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尺度评价学生,减轻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压力,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开拓学生视野,陶冶情操,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加深对现实生活的了解,以期摆脱虚拟世界的束缚。

2.改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矫正心理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由于身心发展迅速,心理上的独立倾向使他们感受到许多心理冲突和压力。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高达12%以上。所以要加大心理健康师资的投入.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咨询室和心理咨询热线。开展心理卫生知识讲座等。帮助中学生学会心理调节,正确面对和化解各种压力。

3.加强学生管理.规范网络使用

一方面加强监督网吧对未成年人上网的管理,另一方面建设校园网络。方便学生安全上网。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上网条件。这样通过校园计算机网络资源这个主渠道。在老师的引导和监督下,教授中学生掌握电脑知识。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来学习和娱乐。

4.借助社会力量.优化育人环境

首先,要研发和丰富有益的网络资源。通过丰富网络资源。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更健康地使用网络。同时利用网络信息进行宣传教育,及时提醒学生回到现实世界。其次,做好学校网站,吸引学生和家长一起互动。学校的网站办好了,人气旺了。不仅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可以了解掌握学生的心态走向。同时促进学校、家长和学生的互动。

5.引导家庭教育.亲情教化学生

青少年沉迷于网吧是有原因的。其中之一即为家庭教育乏力。父母饱含爱心的、民主的、以理解和沟通态度的教导有助于减少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如果父母与子女缺乏沟通,一味指责。孩子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要倡导良好的家庭教育。

在发挥网络技术的育人功能时,教师应当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网络在学生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仅要看到网络中的消极因素,更要看到网络给我们带来的积极作用。还要注意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在碰到问题的时候必须认识到其中的辨证关系。网络利用得好,非但不是恶之花。相反还是良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选美比赛
生活中的小实验
多多和豆豆
妈妈夸奖我
玩流星锤
巧妙的组合
林海雪原游
难忘的草原之行
难忘的爬山
我的“小可爱”
毛驴与狼
我是爸爸妈妈的“宠物”
大母鸡
妈妈,我想对您说
都是毛毛虫惹的一场风波
论学习动力理论在高校经济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应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论网络课程的结构特点及网络教学模式
浅析成人教育的发展战略
论广告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
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防止两级分化
论创新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试论农村教育学校呼唤“反思研究”
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教学策略
谈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思辨
浅论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的维持
试论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分配模式的选择
浅谈物理教学和素质教育的结合
论双语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
《索溪峪的“野”》篇章学习
《索溪峪的“野”》课文题解
自然的美 野性的美
《索溪峪的“野”》课文导学
《索溪峪的“野”》中心思想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索溪峪的“野”》难句讲析
《索溪峪的“野”》写作特点
《索溪峪的“野”》难段讲析
《索溪峪的“野”》词语积累
《索溪峪的“野”》教学片段
《索溪峪的“野”》中心思想
《索溪峪的“野”》重难点精析
《索溪峪的“野”》句段赏析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