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素质教育中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探讨

浅析素质教育中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8

浅析素质教育中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方法探讨

"

[论文关键词〕素质教育 大学生 网络道德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网络道德教育舆论引导、加强学校教育、重视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健全预防制度建设、树立德育典范五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方法。

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文明进步的同时,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一、加强网络德育,坚守思想道德教育阵地

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就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五项要求: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二是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推动网络文化发挥滋润心灵、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三是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四是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五是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思想教育、行业自律等手段,加决形成依法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规范有序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切实维护国家文化信息安全。我们要按照这五项要求,加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种媒体互动,形成整体合力,构筑并依托网上宣传体系,积极开展网上宣传活动,掌握宣传主动权。加快网络文化队伍建设,形成与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

从理论上讲,网络传媒的大容量和传播技术的特点使任何人在网络上传播信息都成为可能,从而出现了大量的信息垃圾,因而,专业新闻媒介的站点仍是大部分人的首选和眼球聚集点。另外,网上的信息太多太滥,更唤起人们对高质量的可靠信息的需求。实际上,人们对主流媒体的信赖感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而国家与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传统媒体网站无疑具有这种让人们信赖的权威性与品牌优势。因此,高校必须坚守思想道德教育阵地,在网络道德教育中注意借鉴国内主流网络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努力建立具有主流导向作用和吸引力的权威网站。

高校德育的根本价值诉求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价值诉求实现的基本前提是高校德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顺应大学生发展的要求并得到他们的认同,在网络道德教育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牢固树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网络化是思想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满足大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必要方法和手段,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应牢固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意识,增强使命感、紧迫感,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工程来抓,变封闭性、静态性思维为开放性、动态性思维,不断吐故纳新,锐意改革,大胆创新。要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开展基于网络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明确方向,理清思路,突出重点,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运行机制、工作方法、经费投人等进行深人的研究和全面的规划,做好推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部署。

2、依托校园主题网站,占领校园网络阵地。在校园网上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建立主题突出、目的明确、方向正确、特色鲜明的网站。要建立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忱,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红色网站”。要按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创办特色鲜明、贴近生活的栏目;要针对大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辟网上专题论坛,增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加强队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人才和资金保障。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长效性,必须在人力、物力上加大投人。一是由学校主管领导牵头,组成由宣传部、教务处、团委、网络中心、思想理论课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美术教师等组成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主题网站的建设队伍,成立策划、技术、美编等小组,联合攻关,精心策划、设计和制作,保证网站内容的系统性和形式的多样性。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骨干队伍在网络空间的作用。三是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要培养既懂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又懂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综合水平。四是聘请有一定网络技能的思想理论课教师和有一定思想政治工作经验的计算机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的网络辅导员。五是加大投人力度,制定相关政策,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和学习提供必要的保障。

二、加强高校教育,提高德育影响

高校道德教育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加强。

1.加强校风、班风建设。作为独立个体的大学生被笼罩在班风、校风所构筑的软环境中,他会本能地适应环境,尽管“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但模仿和从众心理会起作用,高校这个大环境的确给学生的人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班风、校风一定要纯正,不够纯正的要改进,已经纯正的要保持。"

2.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资源。所以,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即信息能力,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将信息能力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即拥有了信息素养。尤其是在当今信息爆炸和信息匾乏并存的现实条件下,个体的信息素养在人的生存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实施网络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3.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能力。由于职业传播者的惰性和媒介企业的市场性运作及信息的商品性特征等原因,当前网络上的真实信息比较僵乏:炒作的新闻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是否经过了真实性核查;铺天盖地的广告信息,根本不知道有多少是名符其实的。现代人尽管享有海陆空交织、声字像并举的立体化、全方位的信息供给,但并不能把信息拿来就用,而是应该多方求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这些信息,用审视的思维去思考这些信息,然后决定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能力是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

三、注重家庭教育,打好德育基础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为孩子构建了最初的“世界图景”,孩子会迷信父母的权威,抑或是本能地适应环境,总而言之,他们会与父母的言行保持高度的一致,而且这种一致性很难更改。所以,即便是一个人成熟后变化了很多,但总能在他(或她)的言行中看到其父母的影子。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家庭教育关一定要把好。

要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且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的对个体、群体、社会及全人类都有益的立人之本、立国之根。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很多,表现形式各异,但本质是相通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在十五六岁之前,父母是孩子世界中的主角;在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父母是行为者,孩子是观察者,抑或是参与者;孩子在观察、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养成最初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树立最初的道德标准,为后续的品性发展奠定基础。道德教育并非单纯说教能够完成的任务,它需要情境,需要调动人的情感;道德教育也不是可以一毗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深人人的内心深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其特有的形式让人参与其中,并使人在其中感受文化的内涵。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

四、重视大学生网络心理研究,健全预防制度建设

影响现代人的网络行为的因素很多,除了个性品质外,网络心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影响网络行为的直接因素。因此,有必要重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研究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信息时代,信息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能力,操作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是技术基础。时势造就英雄,我们这个时代造就了“黑客”。因此,必须引导大学生认识到黑客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的伤害,教育他们不要把自己的炫耀和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要通过自律来摆脱“黑客误区”,这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也有思维方式教育的内容。

五、依托社会教育,树立德育典范

网络道德并不是脱离现实社会的一种新的道德形式,它实际上是现实社会生活的延伸,网络道德可以从现实生活的道德抓起。

1.增强职业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其有意识地传播有益信信息,减少有害信息的“产量”。传播者是传播过程的“源头”,他拥有信息,并且能够把信息转换成适当的形式传输出去。如果传播者不产出有害信息,有害信息就不会产生,也不会流传开来。职业传播者产出和传播有害信息的原因很多,总体上讲有两个,即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和无意识的传播行为。对于后者,需要通过增强职业传播者的“信息价值意识”来改进;对于前者,需要通过增强职业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感”来改进。

2.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加强舆论监督。网络的匿名性很大,所以会有一些人在网上胡作非为。这些人的本质不一定很坏,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相关后果。因此,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刻不容缓,这不仅方便了“公民自己管理自己”,而且可以发挥他人对个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网络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产物,但网络也给尚未十分“文明化”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东西,进而诱发大学生的诸多违法行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的这些违法行为,有赖于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取网络之精华,去网络之糟粕,发挥网络的最大效用,使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良师益友。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是国家明天的建设者和社会的主人翁。他们的思想道德修养,直接影响到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浪尖,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Studying Abroad
Spring Festival(春节)
A Letter to Tom
Haste Makes Waste
Spring Festival(春节)
写给母亲的感谢信
My school(我的学校)
Study in Class and out of Class
My parents
My Experience in Examination
Lucky Numbers(幸运数字)
写给母亲的感谢信
Blowing Balloons(吹气球)
写给母亲的感谢信
Play Football
当前电信发展的趋势与挑战
SSL
基于EDA技术的FPGA设计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利用VB实现对IE的调用与控制
基于Excel财务数据变化时计算个人所得税
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建设探微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改革
无线接入技术及其发展特点
缓冲区溢出攻击的分析及防范策略
ASP.Net中程序构架与程序代码的分离
保障网络及网站系统安全的技术方法
浅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与对策
Linux—网络时代的操作系统
《儿童诗两首》重点字词的意思
《儿童诗两首》整体阅读感知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素材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范文欣赏
《儿童诗两首》重点字词梳理
《童年的发现》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儿童诗两首》作者简介及代表作
《儿童诗两首》同步作文写作指导
《童年的发现》重点字词梳理
《童年的发现》同步作文训练素材
《儿童诗两首》老师语录
《儿童诗两首》考点练兵 基础篇
《儿童诗两首》重难点分析
《童年的发现》美文欣赏二
《童年的发现》美文欣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