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创新的再思考

浅谈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创新的再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7

浅谈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创新的再思考

"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育教师

【论文摘要】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学生学习心理、认识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正处在一个推陈出新的新时期。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关键地位的体育教师,更需要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为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体育创新是指创新主体在特定的体育领域体系内,对创新客体在现有的理论、原理、方法及技术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发明或改进,且实现一定社会价值的创造性活动。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以及学生学习心理、认识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育正处在一个推陈出新的新时期。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关键地位的体育教师,更需要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为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一、商校体育教师教学创新需具备的基本要素

1.应具有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

高校体育教师应具有自身执教学科系统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和丰富的体育专业的实践经验。这是体育教学创新的最基本条件;同时,在体育教学中,创新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批判精神,不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和权威教条的束缚,这是体育教学创新的重要条件。

2.应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作为始终处于教学第一线的体育教师,他们拥有众多鲜活的素材,能够了解教学对象的身心感受,为教学创新提供重要的素材来源。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随时发生的事情保持警觉,一旦机遇来临,就能受其触发,引发教学创新的设想。

3.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思维能力

教学创新,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善于在众多复杂的教学现象中及时地发现问题,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能力。因为它能帮助体育教师透过偶然发生的一些教学现象,去认识体育教学的内在本质,并帮助评价这一机遇的潜在意义和价值,进一步为教学创新奠定基础。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1."90后”大学生自我价值观强烈,缺乏责任感与协作意识

"90后”大学生自我主体意识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表现在自我崇尚和对自我价值、自身利益的追求上。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和务实的价值取向使得“90后’,大学生更加注重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民主、平等、自由,而忽视自己应尽的义务以及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不能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紧密地联系起来。不少“90后”都是独生子女,由于从小成长环境优越,使得他们往往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相对缺乏一种对团队组织的忠诚感,不利于团队的合作和自身的健康成长。

2."90后”大学生个性独立,自信张扬

20世纪90年代成长起来的“90后”,自我选择性极强,趋同意识很淡,更习惯于通过亲身实践认识过程来接受前人的结论。他们喜欢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摸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

3."90后”大学生知识面广,对教师要求高

由于网络的普及和教育民主程度的提高,"90后”大学生知识丰富、信息量大,并且思想活跃。同时,他们对国家的教育政策,以及学校的教学评价、规章制度有所了解,对体育教师要求较高,有时甚至过于苛刻。"

三、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方式

1.创新型师生关系

在高校体育传统教学理念下,一部分教师常以权威自居,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促使学生偏执行为的发展,影响教学效果。在新的健康理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的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也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一种互相尊重、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平等、民主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教师应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适宜的机会、条件和更多的选择,并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发展指明方向。改变师生关系,通过交往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2.调整教学思想,挖掘教材内容,创新教学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以不同的教学思想作指导,教学方法所表现出来的效能和作用便会截然不同,贯彻不同的教学思想,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阁高校体育教学中,一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中相对固定的“经验”和“结论”过多,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欠缺,更为严重的是,这种知识结构具有一种静态的特质,过于固定化、模式化:新的教学环境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由重教师的教转向重学生的学、重知识的传授转向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教材的挖掘特别是教材的处理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本身的加工,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已有的文化观念,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教学时间、教学资源的分配等。所以,挖掘和处理教材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创造性劳动。在组织教学方面,传统体育课在组织教学时,无论是集体练习,还是分组练习,都是在教师严格控制下统一要求的练习,这种注人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主体参与及内在需求,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熊力受到遏制。所以,不断创新、开发课程内容与课堂组织方法,意义显著。

3.完善学生学习评价,创新测试方式

(1)评价式多样化。高校体育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致使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评价体系常是流于一种形式。在传统体育教学学生学习评价中,一般采取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即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以学生的运动技能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评价方法极大地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有的学生甚至不愿上体育课。健康的体育理念强调评价角度和方法的多样性,讲究多种评价相结合。例如,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绪合、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这些评价方法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健康体育理念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主的要求。

(2)测试项目需全面有效地反映课程的教学目标—以乒乓球课测试为例。结构有效性,是指由各种技术组成的成套测试,瘫总体特征的程度,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种综合性和整体性的指标。口例如,在普通高校乒乓球课教学中,选择反手搓球、正手近台攻球、教学比赛作为测试内容能全面有效地反映普通高校乒乓球实践课教学目标。因为,第一,从乒乓球技术代表性考虑,搓球与攻球代表了两种基本旋转、两个基本方位。第二,从体育意识、思想品德、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方面考虑,教学比赛(包括单打、双打、团体赛)能锻炼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第三,技术学习与学生兴趣的培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4.创新师生信息交流方式

一般情况下,课堂信息交流存在四种方式,即以讲授法为主的单向信息交流—教师讲,学生受;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一一教师间,学生答;以讨论法为主的三向交流—师生之问互问答;以研究、探讨为主的综合交流—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阳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施,使得网络这一大学生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媒体,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有利渠道。网络的发展已经影响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结构乃至整个教育体制。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教师可以省去繁琐、重复的讲解,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时间、内容完全自主,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随着课程改革的深人,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渗透以及教学活动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是必不可少的。

5.科研是创新的重要源泉

高校体育始终处于教学、训练、课外锻炼指导的第一线,对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的反馈,以及相关政策实施的效果有着直接发言权,并掌握着第一手客观资料。无论是从何种角度来理解教育的实际观察者,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理解教育研究,都不得不承认教师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尸唯统体育教育中的教师、教学和科研是相脱离的,这样的教学造成了大量的科研信息的流失。创新教育对体育教师能力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教育科研能力。这种教育科研能力要求体育教师把教育教学活动当成科研活动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科研活动。这就要求创新型教师应有更高的素质。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进人全新的教学环境中,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跟上形势,转变旧的教育观,改变多年习以为常的、陈旧的教学思想、方法和习惯,接受新的思想,勇于开拓新的教育教学思路。同时,需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为教学创新奠定知识基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
假如我是一棵大榕树
春到人间
怀念外公
妈妈,谢谢你!
美丽的凤凰山
难忘元宵节
致妈妈的一封信
雷锋叔叔,你在那里?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鸳鸯湖
生活中的小实验
给海军叔叔的信
春夏秋冬
抓住“两个着力点” 深化房地产信贷审计
国家审计机关质量控制制度的完善思路
日本中小学计算机教学项目的效益审计
关于计算机审计人才资源管理问题几点思考
基建结算审计方法谈
地税财务收支审计中舞弊的防范与检查
ACCESS数据库软件在税收审计中的运用
从企业信息化的进程看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
浅析黄金企业管理审计的要点
开展高等级公路效益审计的几点体会
OA系统的应用促进政府价值流优化
浅议信息技术时代的网络审计
切实搞好审前调查 提高审计质量、效率和水平
开展政府投资效益审计的几点思考
政务公开与审计公告
《邓稼先》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赏读
《邓稼先》教学后记
臧克家生平简介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生字注音
《邓稼先》教学设计
《邓稼先》教学设计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写作借鉴
闻一多生平简介
《邓稼先》教学设计
《邓稼先》教学反思
《邓稼先》教学杂谈
《邓稼先》教学反思
《邓稼先》教学设计
让人物引燃激情 用激情燃烧学生──《邓稼先》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