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试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7

试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

"

论文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障碍 心理健康

论文摘要:目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高校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这一群体的心理疏导和调试,对和谐社会、稳定校园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突显出来,若不及时妥善给予解决,不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前途发展,还会给学校、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和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是全社会和各高校值得关注的问题。

l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成因及表现

(1)经济负担压力。经济贫困是贫困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他们大多来自于农村或城市的低收入家庭,生活拮据,读大学需四处举债。入学后面对和城市学生的消费水平的对比,使他们感到自卑,忧郁、焦虑、烦躁,有的甚至走向极端,心理不平衡,愤恨周围的一切,抱怨自己的出身,严重者可导致心理疾病。

(2)社会不公平性。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分配不合理等现象。部分贫困学生对上大学的实效和意义产生了怀疑,觉得即便自己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变命运,认为找工作必须要依靠家庭背景和经济实力,对前途感到迷茫。由此一些贫困学生会对社会产生仇恨,开始厌学,厌世,用网络来麻醉自己或在不良群体中寻找刺激和慰藉。

(3)思想观念落后。城乡差异导致了理念上和教育上的差异。贫困学生大多思维比较禁锢,缺乏自信,把自己的贫困当作“身份证”,认为别人总是以有色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自卑和自尊交错在一起,导致他们心理过于敏感,从而造成人际交往困难。过度的自尊也会让他们觉得接受别人的资助是羞耻的。

(4)家庭环境影响。不是所有贫困学生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不同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一些贫困家庭父母以不良的心态和行为方式教育孩子,干预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那就造成了他们早期人格发展的扭曲,使他们一生都处在痛苦之中。

(5)校园环境影响。校园文化具有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情感。在当今大学校园里,讲求吃喝、穿戴、娱乐等攀比风日益盛行。贫困学生因为经济上的窘迫,很难在这一消费群体中找到心理归属,进而容易产生心理失衡。

2克服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障碍的相关对策

(1)提供完善的资助体系。贫困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来源于经济压力,所以建立完善的社会、政府、学校资助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应加大资助力度;社会各界落实好助学贷款政策:学校作为资助体系的具体实施者,应进一步健全“奖、贷、助、补、勤”和“绿色通道”等体系,并且配合监督和跟踪体系,确保每一笔钱达到真正贫困学生的手中。让完成学业的基本费用得到了保障,从而使贫困大学生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原因引起的悲观、绝望、焦虑心理。

(2)建立平等的社会环境。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贫困学生,净化社会风气,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让贫困学生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还应淡化“贫困生”这一特殊称谓,保护特困学生的经济隐私。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和整个社会联系沟通的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大家都来关心贫困学生的成长成才,为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校园内应大力倡导平互爱,勤俭节约,自立自强的文明风尚:充分尊重贫困学生的人格,鼓励他们要正视贫穷,通过自己双手搭建自己美好的未来。还有鼓励其他学生关爱贫困的同学,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在学习和生活上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同时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还应积极开展符合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和实际困难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全面提升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健全人格。

(4)强化思想道德教育。思想认识偏差是贫困学生产生消极心理的重要原因,我们应加强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让贫困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针对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利用思政教学、党团教育、情感教育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教会他们辩证的思考问题,合理定位自己:教育他们转变观念,正视贫困,自强不息: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事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学会自我调适,提升自身幸福感。

(5)提供心理教育和咨询。高校应积极对贫困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惑,预防和控制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加重。第一,应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普及心理学知识,开设心理学课程或讲座,通过教学和自学让贫困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增强自信;第二,在入学初建立贫困学生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两种档案交叉并用,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干预和跟踪治疗。第三,完善心理咨询体系,正规、科学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预防心理疾病产生。第四,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配备心理医生,以便对严重的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及时治疗。

(6)提供实践平台释放空间。绝大多是贫困学生在相对封闭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中成长,对社会缺乏了解,综合能力整体水平偏低。尤其在就业时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突显出来,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实践活动不仅是增强他们心理素质的有效手段,更是他们培养能力,解压心灵的最佳途径。社会和学校应多给他们提供实习、志愿服务、挂职锻炼、勤工助学等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力,培养竞争力,增强承受力,从而有效防止心理障碍的发生。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家乡的橘树
战斗
校园四季
洗手绢
聪明的哥哥
程老师,你到家了吗?
买东西
我爱我美丽的校园
美丽的旌湖
美丽的银杏树林
六一儿童节
森林里的联欢会
春宝宝的盛宴
给外公外婆的信
我做值日生
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内部审计成本控制与绩效提高
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职工薪酬审计浅析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政府审计问题研究
如何加强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
中西方宪法思想对审计文化的影响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作
浅议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谈会计集中核算与审计监督
现有审计技术条件下的ERP系统审计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跟踪审计探讨
控制和降低企业审计风险探析
怎样开展大额采购审计
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应对
在内兴安岭原始森林里
师生对话,构筑活力课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片断与反思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五步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日军侵华·白色恐怖
端木蕻良小传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案例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评公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用血泪和仇恨谱写的歌──《松花江上》
《土地的誓言》有关资料
《土地的誓言》读后感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