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简析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简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20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简析

"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职业价值观 教育

论文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果不正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将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择业与就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师应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职业价值观的职责。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教学管理和学生思想工作尚处在探索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作为高等院校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其价值观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掌握这一特征,是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的关键。

根据有关行业对基层管理和服务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既要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还应有较强服务意识、服务技能、团队合作、服从指挥等意识。这些素质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之中,真正使学生毕业后到行业中能做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f}从高职院校的情况来看,由于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比较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个别学生甚至不能坚持整个实习过程。许多实习生把实习岗位想象得非常理想,在具体的实习过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或困难,如遭遇一些客人的刁难和从事繁杂的体力劳动等烦心事时,就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了信心,向我们提出调换或辞职,自己从岗位上败下阵来。所以,加强对学生职业观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和价值关系的理解和追求,是价值判断的重要尺度和标准,是价值选择和价值行动的持久动力源泉。价值观具有极强的辐射力和穿透力,影响人们的言行。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择业是其走向社会、独立生活的重要一环。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随着时代不断发生变化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出服从集体和国家需要的特征,而当代大学生在个体与集体、自我与社会等问题上,正努力将社会需求与自我需求相结合。从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来看,学校教育并鼓励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多是到挣钱多的单位,到经济文化发达的地方去,具有很强的务实性与功利性。

据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取向中,比较看重以下几个因素: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收入高,工作环境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福利好,符合自己的兴趣f21。高职院校学生的择业竞争意识逐渐增强,但随着就业双向选择机制的普及,他们面临着严峻挑战,职业竞争所需要的文凭、证书、技能等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比相形见细。高职院校学生因此又不自觉地降低了对就业的期望值、专业对口的要求和个人爱好,工作与所学专业匹配程度的要求也随之降低。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方式趋于社会化、多样化的同时,其职业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第一,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模糊,职业目标的定位不明确。专业选择是基于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但是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没有经过慎重考虑,加上目前高职院校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设置往往单一而集中,缺乏前瞻性和新颖性,很多学生盲目地追捧所谓的“热门专业”,缺乏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职业目标不明确。

第二,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与学校的培养目标相矛盾。如重庆市某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现代酒店服务和酒店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具有熟练的酒店服务基础技能和管理基本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职业型、应用型、操作型复合人才。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就业将面向基层,然而很多学生不能明白这一点,受“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影响,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找一份自己满意而轻松的工作,不愿到基层去,不愿干艰苦的工作,这也是很多高职院校学生不能及时就业和专业对口率低的重要原因。

第三,学生的职业能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并在职业活动中表现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是高职学生成功就业的资本,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能力不尽如人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一般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如追求较高的工资、奖金,对社会地位、以及受到尊重的要求较高。这些要求也是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生的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存在的较大差距而使他们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和感到压力。

其次是择业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在择业意向中,强调自我需要和兴趣的满足,认为应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能力主动参与竞争,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注重实现自我价值的倾向,这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显著特点。

三是职业价值取向功利性较强。以前大学生对工作单位的选择往往看重单位的级别、社会地位、知名度、规模大小等,而高职院校学生对这些考虑不多,看重的是是否待遇好、福利高,主要表现在以经济利益和符合自己的特长为职业取向。

四是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认知程度不高。他们中的多数高考成绩不理想,挫折感和自卑感较重,对进人高职院校有较强的失落感。对与本专业所对应的职业不清楚,表明学生对职业认知程度普遍不高,这就导致他们中的许多人择业时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也使学习缺少明确的方向,制约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提高。

五是学生的职业理想与社会需求的矛盾突出。学生们既希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力,进行自主择业,又不愿承担风险,希望国家或学校能保障就业;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又缺乏足够的竞争勇气,担心竞争失败,遭受挫折;既想发挥专业特长,又有放弃专业、准备改行的心理

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实践中,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常常互不交流,在教学内容上互不相涉,人为地造成了价值观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一与社会实际的隔离。专业课教师要把价值观教育看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在专业课教学中自觉地进行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熟悉学生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共同促进学生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职业价值观。

另一方面,要发挥好专业课教学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导作用。职业价值观教育不应该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学中,并非通过开设一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应在学生中传递一种符合当今社会主流的态度和理念。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远远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多,这无疑会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实际上,专业课教学中的内容可能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更生动,更有吸引力。专业课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是在今后工作中最为实用的专业技能,学生对专业课教师有一种朴素的信任感。因此,他们对学生人格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而将两者结合起来关键是教师,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热爱生命,珍惜时间
我的转笔刀
绿豆发芽小实验
我最爱的玩具
钱带来的烦恼
迟来的雪
我的文具盒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谈节约
我最亲密的伙伴
扫除心灵的污垢
消灭人们心头的“魔爪”
文具盒的自述
浅析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西部省属医学院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缺失与应对
浅谈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的制度设计
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需求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试论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观探析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有效性缺失的成因与对策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谈《工科数学教学团队》的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视诵的高校青年教师激励问题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简析
高校青年教师激励问题浅谈
试论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方法的三个层次
试论成人高等函授教育质量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大众化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教育质量研究
沈阳理工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