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按照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试论按照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1

试论按照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

论文关键词:社会需求 教学改革 培养模式 就业

论文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高校培养出的学生是否适合社会需求,是否具有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的关键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需求什么样的大学生,然后从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等几方面分析如何培养社会需求的大学生,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

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多方面的努力,笔者认为高校在其中的作用是责无旁贷的。高校是培养学生的地方,培养出的学生是否适合社会需求,是否具有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的关键之一。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必须把满足社会需求作为发展的动力,满足社会需求包括科研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但最基本的还是通过人才培养促进就业和提高就业水平。必须看到,今后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力量,不是政府,也不是主观愿望,而是社会需求。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有竞争力,学校的社会声誉就好,生源就更好,各方面的投资就更多,学校的发展就更快。”因此,高校必须面向市场,找准办学定位,调整专业结构,改革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实现“产销对路”,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毕业生就业。

一、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

用人单位选用人才时看重什么?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武汉大学进行了“社会究竟需要什么人才”的市场讽查,调查结果如下:

首先,敬业精神是用人单位最为重要的素质,占了90%敬业精神意味着对自己工作的热爱、投入和执著。其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些体现一名大学生实干能力的素质,也是今天企业选择人才时特别看重的。第三,即使在今天这个强调能力和创新的年代里,学习能力仍然是一项无法替代的主要指标,用人单位对此非常看重。最后,对社会需要“专才”还是“通才”的提问,74%的被调查单位选择了通才。但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适用性强”、“知识自我更新能力强普遍比较侧重。可见,过硬的专业知识功底,善于根据时代变化的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始终是用人单位所看重的。

武汉大学的调研以点带面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需求。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良好的专业理论、技能和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善于学习、不断创新;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能与人和睦相处,富有团队协作精神。

二、按照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1)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专业。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专业,切实突出专业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在增加专业设置时,要特别注意专业的就业前景调研,在专业设置工作中要认真细致地做好社会人才需求调查与预测工作,力求把握未来人才的实际需求,确定好专业教学改革及专业设置的方向和目标。德国二战以后经济迅速腾飞,社会急需大批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为满足这一需要,德国应用工程技术学院应运而生。这些工程学院针对职业岗位开设专业,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优秀工程师,毕业生成为社会的抢手货。事实证明,盲目设置专业和扩招会造成资源浪费,更是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因此严禁没有调研的拍脑门式的专业设置和规划。"

(2)推进核心课程。目前,大部分高校采用一刀切的课程设计,没有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显然不适合社会发展需要,也不符合个性培养的理念,培养的学生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和创造性。美国哈佛大学第一任校长埃利奥特就提出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了著名的创新核心课程改革。哈佛大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自由选课制,不同专业只有几门核心课程。基本做法是:基础课程+核心课程+柔性课程组合。我们认为要大力推行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时间,学生可以根据未来不同的职业选择和自身需求,自我搭配构成课程组合,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方向性,这样的毕业生自然受到社会欢迎,有利于就业。

(3)注重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性”人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要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着力培养复合性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南开大学对本科生的培养向复合型、宽口径、厚基础方向发展,培养可塑性强的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学校不但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实行学分制、双学位、辅修制等,也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创造了条件。东北师范大学确立了宽VI径、厚基础、精专业、多出路”的人才培养规格,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毕业生。

2.注重专业技能的实践与培训。各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走上岗位就能立即投入工作,为企业创造效益,不愿意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支付成本。因此各高校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市场竞争力,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必须强化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各校都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还要切实加强实验、实习、职业技能训练等实践课程,严格考核制度,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的要求。第二,各校还可通过产学结合、校企联合多种合作形式广泛吸收企业、事业用人单位参与专业规划、课程调整,实习基地的建设,千方百计为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创造有利条件。

3.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调查显示六成以上的大学本科在校生对于以后的就业有模糊的打算,有明确规划的人占20%以上,11%的人没有作任何打算。大学期间没有职业规划就意味着人生没有方向,当然更不知道大学期间应该储备什么。面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使其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并且鼓励大学生以各种方式参与各种活动和锻炼,积蓄力量

4.注重培养综合素质。

(1)注重学习。学习是才能之源,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能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提高素质。有所成就的知名人士无一不热爱学习,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学校要营造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使热爱学习、乐于学习,不断进取。

(2)加强社会实践,培养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大量的调查显示参加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有正面影响。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和才能,充当学生与社会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大学生应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外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3)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企业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敬业是一种职业态度,也是职业道德的崇高表现。有了高度的敬业精神,人就有无穷的创造力,就能够有所建树。学校要对大学生进行敬业教育,通过课堂教学、会议活动、职业规划讲座等,鼓励大学毕业生从基层做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不怨天尤人,通过不断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我的悠悠球
我心爱的铅笔盒
可爱的小闹钟
我是快乐的手偶玩具
我是一只小白猴
石雕鸡
房子随心转
小狗储钱罐
小闹钟
文具自述会
啊,朋友
我是快乐的小维尼熊
我的芭比娃娃
“萧萧”牌台灯
我是“大鲨鱼”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试论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差异研究
浅谈对大学校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教师激励方式的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理工科)要面向需求进行改革
试论按照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面向研究型幼儿教师培养的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改革
浅谈新时期高校信息管理现状及应对策略
试论社会需求导向的法学人才培养
浅谈共和国6O年文学创作的理想追求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因素改进高校德育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策略探析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反思与创新构想
浅谈高校教师激励失当分析及激励体制构建
《夏夜多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夏夜多美》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