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高校实行科技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浅谈高校实行科技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高校实行科技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

[论文关键词]科技管理 技术创新体系

[论文摘要]阐述了科技管理创新对高校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围绕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良性机制,为技术创新提供组织保障及营造良好环境,推动高校技术创新工作的不断发展,提出了高校实行科技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技术创新体系是与技术创新活动的创新资源配置和各类管理活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活动顺利实现的组织系统和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技术创新体系包括管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离不开管理创新。

高校技术创新工作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建立高校和企业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要,是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客观需要。而科技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技术创新的发展。高校科技事业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技术创新工作要上台阶,不仅要靠高水平的科技管理,更要坚持科技管理的不断创新。

一、科技管理创新对高校科技工作的促进作用

1.科技管理创新能集成科技资源

科技资源,是高校科技工作发展的必备条件,它包括科技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信息资源。科技管理创新,最根本的是体制的创新。体制是资源配置的根本保障。随着科技国际化趋势的加强,我国高校的科技管理体制也进行了不断完善或创新,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以国际科技发展为背景,逐步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科技资源的主要手段,通过科技政策调控,促进科技与经济的一体化,“依靠产、学、研三方面的密切配合,加速科技资源的有效流动,进行科技资源的优化重组”。并通过优胜劣汰,形成科技资源竞争性的互补关系,使科技资源“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实现其最大限度的集成。

2科技管理创新能为科技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科技资源分布呈多极化,科技队伍分布呈国际化,科技投入呈多元化,如何高效地利用科技资源,整合科技力量,解决科技投入等问题,是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管理创新要解决的问题。我国高校的科技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实行高度集中型的管理体制。由于它与当时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对科技的发展也起到了一些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传统的科技管理结构僵化,科研、开发与生产脱节以及不能充分调动老师、科研人员积极性等弊端日益显露,影响着科技的创新发展。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科技管理创新,以促进科技的发展为宗旨,通过解决制约科技发展的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通过科技管理制度抑制科技发展本身的失衡,促进科技步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3.科技管理创新能为科技工作营造良好环境

科技创新,离不开创新的环境。因为“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本身却是社会活动。从事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的人,他们的活动在特定社会环境中进行”。可以说,科技研究的良好环境,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外部条件。科技管理创新以服从和服务科技创新为目的,因此,为科技创新营造良好环境,也应是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实行科技管理创新的主要对策

2.管理观念创新,高校要进一步提高对科研工作特别是科技创新的认识,创新观念为制度创新奠定基础提供动力。学校和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养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根本手段,也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水平的重要途径;要充分认识创新在科研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牢固树立科学研究的本质是创新、创造的观念;要充分认识科研在学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牢固树立以科研为先导抓学科建设的观念。还要牢固树立竞争激励、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的观念;树立产学研合作的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强化学术民主意识,树立学术权力主导学术活动的观念。尤其要强化科技创新需要制度创新来保障和推动的观念,积极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

3.以人为本,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科研工作关键在人才,科技创新的关键在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人才的作用比资金、设备和其他工作条件都重要。因此,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首先就要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必须以人为本,建立起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必须从整体上达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要求,而其核心就是选贤任能的聘任制。这种聘任制应该是彻底做到评聘分开、科学设岗、按岗位聘人、按岗位职责考核、按岗位付酬,真正的聘任选拔优秀人才,鼓励优秀人才各尽其责、尽其所能。其次,要通过真正实施合同制,把选人用人的视野和范围扩大到全社会、直至要面向世界选聘人才,形成一种良性的人才流动机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第三,分配政策和人事管理政策要向人才倾斜,通过利益导向鼓励创新和人才上进。第四,要重视人才环境、软件建设,不仅在政策上而且在学术环境、校园文化和生活、工作条件上都要鼓励人才拔尖,积极扶持优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从总体上形成一种鼓励学术上水平、科研出成果、人才有成就的运行机制。另外,学校还要通过青年科技人才计划、人才引进计划等补充措施和办法来吸引、培养和扶持新生力量,有了人才科技创新就会长足进步。

4.改革管理制度,创新竞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深化科技改革的重点。创新制度,首先要确立市场竞争机制在高校科研中的地位,通过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来促进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提高。科研是讲实力、讲水平的,因此,高校的科技工作首先要有竞争,学校间的竞争、学科间的竞争、课题组之间的竞争、人才之间的竞争,包括对项目、对经费的竞争,也包括对岗位、对成果的竞争。但我们的政策和管理措施一定要保证这种竞争是公平合理的,这样才会形成一种良性的机制。还有十分重要的一条是利益导向机制。在分配制度中要向科研、向科技创新倾斜,要加大对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通过技术人股、技术有偿转让、职务技术奖励、科技奖励等办法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热情,推动科技创新。其次,约束机制的重心则是考核评估,尤其是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科研工作和学术贡献评价体系和办法法;建立客观、全面、公正、科学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并把评价考核与奖惩、晋级岗位聘任结合起来,以约束形成激励,促进科技创新,鼓励多出人才、多出成果

5.政策引导和组织保障,创新形成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的良性机制。目前,高校科研工作中一个很大的困难是队伍整合难、资源共享难,其直接的后果就是队伍分散、课题分散、项目小,难以开展联合攻关,难以形成创新群体,大的研究项目,特别是跨学科、跨专业的项目组织起来困难。因此,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是要形成资源共享、联合攻关的良性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要通过政策、制度、学术组织和学校行政措施共同促进才能形成。如建立跨学科的研究中心、科研基地、联合实验室;以重大科技项目为纽带建立攻关联合体;以稳定的科研方向为基础建立长期稳定的研究梯队;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建立校内校外结合的虚拟研究中心等。可以通过行政力量和学术力量结合,自上而下推动资源共享,还可以通过建立公共科研服务平台促进队伍整合、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经济政策和措施促进资源的共享及队伍的整合。在这种机制中,稳定的学术方向和稳定的学术带头人是十分关键的,需要特别重视。

6.创新校园文化,促进科技创新。首先,是要建立并不断发展有利于创新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应该是鼓励创新创造、鼓励拔尖向上、鼓励竞争合作、鼓励出人才出成果;其次,要形成并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学术环境,形成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术氛围,鼓励广大教师开展学术争鸣和探索,促使大家开展学术交流,进一步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第三,还是要强调以人为本,避免科技管理中“只见物不见人”的政策和作法,从各个方面建立出人才、出成果、有利于创新的土壤和环境。另外,要注重形成硬件建设促进软件发展的机制,如通过经费投入引导科研方向、引导科技人员精力投向;通过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促进资源共享、队伍联合;通过大项目的立项促进攻关联合体的形成,促使科研方向和研究梯队的稳定等,最终形成一种软硬件互相促进发展的新机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可爱的小猫咪
我喜爱的小鸽子
永别了,亲爱的拉拉
姑姑家的小黑和小白
老虎
鹦鹉
我心爱的黄骠马
可爱的小猫
我爱我的小猫咪
我发现了野鹿
永别了,小金鱼们
有趣的鹦鹉
我家的猫宝
虎妞
谈中国古典舞钢琴伴奏中的“求变性”
谈拉洋片和拉洋片表演
关于群众舞蹈创作“神”的把握
谈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的薪酬和福利制度(1)论文
繁荣中的忧思——舞蹈创作现状的思考详细内容
高校专业舞蹈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舞蹈音乐的作用及美感述评
袖舞在古典舞中的历史发展
谈蒙古族舞蹈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
舞蹈文化观念与舞蹈本体意识详细内容
开放时代的舞蹈多样化详细内容
舞蹈的审美特性论述
浅析跨国经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选择(1)论文
论舞蹈动作的抒情性与形象性
探讨国企如何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功能(1)论文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雪孩子》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熊住山洞》教学设计
《雪孩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