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风建设论析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风建设论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以就业为导向的学风建设论析

"

论文关键词:高等院校;就业导向;学风建设

论文摘要:高校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学风建设,要将学风建设与学生的中长期利益即就业利益结合起来,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学风建设的对策。

大学学风是高等院校办学理念、办学管理水平和校风的重要体现。广义的学风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狭义的学风特指学生的学习风气。本文所言的学风是指狭义的学风。近年来,复杂的就业问题对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风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将学风建设与学生的中长期利益即就业利益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于进一步增强高等院校学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就业问题对学风建设影响的现状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据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有495万毕业生,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有559万毕业生,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25万。在巨大的就业压力面前,高等院校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成为学风的主流。同时,高校的学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形:第一,学习目标多元化,追求个人的完善和发展较为突出。据调查,学生选择的主要学习目标,如学习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都与学生个人完善和发展密切相关。第二,在学习动力方面,较多地追求个人实际利益。在学习目的选择上,谋求理想职业成为学生的首选。第三,学风状态差别明显。名牌高校和就业走俏的高校及专业的学生学习风气优良,专业饱和及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高校学风较差,学生旷课现象较为普遍,浪费学习时间的情形较严重,考试作弊之风屡禁不止。第四,学生在学习中的投人分配明显呈现实用倾向。重视应用学科、轻视基础学科;重视专业知识,轻视基础知识;重视各种专业执业证书的考取,轻视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五,在实习、实训等实践锻炼方面,重视专业技能的提高,轻视团队精神、职业操守的培养。透过这些情形,可以看到就业问题对学生学习风气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从时间看,学生关注就业问题的时间在提前,就业问题对学生学风状态的影响较持久。从空间看,就业问题的影响波及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各个环节。从原因看,既有就业市场总体供过于求的状态,也有课程体系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既有就业形势的严峻,也有教育培养的缺失。从状态看,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既有对学生在校期间学风的影响,也有对学生职业后续发展的较长远的影响。

但也要看到,在就业压力面前,有的高校采取了有悖教育规律、冲击正常教育秩序的措施和途径。由于政府将完成毕业生就业率作为高校的任务,有的学校被迫修订教学计划,明确地使本科四年变成三年半或三年教学,专科三年变成两年半或两年教学,更多的学校虽然不修改教学计划,但从学生的就业出发,对为就业忙于各场招聘会应聘、到处找就业门路的学生经常请假的行为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因此在许多课堂上出现了上课教师与学生不成比例的现象,甚至因为学生人数少而不得不停课,学制的最后一年几乎成了就业年。这些做法虽然迫不得已,但毕竟是有悖教育规律,是典型的大学教学缩水,不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强化以就业为导向的学风建设的对策

加强学风建设,仓al建优良学风,是高等院校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学风建设是涉及学校各方面的系统工程,面对就业问题对学风建设的影响,加强学风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将学风建设与学生的中长期利益即就业利益结合起来,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把就业教育的基本主线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

针对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关注,根据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实施循序渐进的就业教育,一年级应着重加深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自觉性。二年级应着重让学生了解从事职业应具备的各种素质,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锻炼能力。三年级应着重指导学生加强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创业能力。毕业班主要指导学生检验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就业准备是否充分,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培训行业求职的技巧、模拟职业面试。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同阶段的就业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就业教育,及时化解学生有关就业问题的疑惑,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培养、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业意识,增强学习动力与针对性,从而促进学风建设的有效推进。

(二)在学风建设的两个关键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风建设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理论教学环节。理论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渠道,也是传授学风观念的重要途径,高校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不能动摇。从新建本科院校的情况看,就是要正视就业形势,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第一,要开展就业市场需求调研,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根据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设置结构和教育内容,要强调培养复合型人才,按需办学,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对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训练。第二,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善于因势利导,发挥学习的潜力。要推广学分制,让学生在选专业、择课程等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性。提倡采用研究式教学方式和多形式互动交流教学模式补充传统的注人式讲解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式、讨论式、活动式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对所学专业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式的讨论,引导学生以积极思维代替被动接受,激发学生专业兴趣,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实际应用能力。

学风建设的第二个关键环节是社会实践环节。第一,采用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专业社会调查、专业实习、模拟情景和毕业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综合运用和动手能力,锻炼学生专业实践业务能力,增强信心和动力。第二,结合专业特色,组织和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技能比赛,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类实践训练,充分展示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组织科研信息小组和创业大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带动学风建设的整体推进。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三项基本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是形成优良学风的基础。学风是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求知目的、治学态度、学习习惯等方面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学风建设实质是思想风尚建设。因此,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活动,解决好学生的学习目的、治学态度、进取精神等内在动力问题。加强信仰教育、专业教育和心理教育,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紧密结合学生学习实际和当前就业形势,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建设祖国、服务人民、贡献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二,善于开展专业理想教育,帮助和促进大学生对所学专业发展前景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思想动态,切实关心他们的疾苦,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尊自信的优良品质。在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中,一方面要注意以教师的学风、教风来带动学生的学风建设,另一方面要发挥学生骨干队伍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靠学生骨干的榜样力量带动全员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并以党员建党培养对象动员会、光荣榜、黑板报、广播等宣传手段,表扬学风建设中的好人好事,营造“人人讲学习,班班创优良”的学风氛围,推动学风建设的深人发展,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2.强化制度建设是形成优良学风的保证。构建规范有序,运作有力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有助于严格管理,加强监督,引导和督促学生形成优良的学习行为习’!贯,推行学风建设的养成教育。第一,从学风建设的全局性特点出发,构建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机制和全员参与机制,从学风建设的务实性和建设性特点出发,构建学风建设的监督约束和保障机制。第二,建立和完善学籍管理制度、课堂和晚自习检查管理机制、活动参一与机制、教学实习管理机制、奖惩制度、考试纪律等具体管理工作机制,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制度、遵守制度、维护制度,自觉用制度约束行为。第三,充分发挥学习激励机制,学风建设的激励机制应包括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奖励激励和竞争激励几个方面。激励,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收益和成效,形成压力和危机感,在目标的追求中持续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努力学习,奋发进取和敢于竞争的学习风气。

3.努力开拓就业市场,为学生顺利就业搭建良好平台,增强学生就业自信心,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第一,积极努力,收集区域乃至全国供求信息,形成畅通的就业网络,避免学生择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并积极采取参加大型招聘会和吸引用人单位来校专场招聘并行的方式,向用人单位宣传、推荐毕业生。第二,将教育实习和毕业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拉近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距离。学生通过实习基地的毕业实习,可以亲身了解将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及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品质,克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心态浮躁的毛病,树立团队和敬业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状态,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和成才观。事实证明,通过“零适应”毕业实习,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大幅度提高,增强了学生就业的信心,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很多学生为实习单位聘用,实习期变成了就业考察期。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必会激发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致大哥的一封信
给学校的一封建议书
建议书
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妈妈,我想对您说……
给父母的一封信
给《中华活页文选》谷老师的一封信
爷爷,我想对您说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爸爸的一封信
给加油·好男儿宋晓波的一封信
给妈妈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一次性筷子带来的思索
一次开心的旅行
浅谈中职学校AutoCAD课程教学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试析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教法浅议
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关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就业的路径
探析中职学校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试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关于提高中职学校学生课堂教学效果探析
关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特点
关于Photoshop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得体会
简析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试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教学方法
关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关于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实习研析
浅议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职业性体现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之二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之一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之三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入情入境多元体验──《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荷叶圆圆》几个教学点的设计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