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对策

浅谈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9

浅谈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对策

"

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 网络环境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解决策略 教学法

论文摘要:从大学语文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师资队伍和学生主体等方面分析了大学语文教学在网络环境条件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创立开放式教学模式、创设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教学环境、构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构建良好的教学关系、采取科学的考核方式等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的策略,为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供支持和保障。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社会的来临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战略要求,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效把握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大学的学科教育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汉语是中国人的母语,是操持这种语文的所有成员维系民族认同,弘扬中华文化、构筑心灵世界、深化意义探究、传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和必要条件。汉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在信息化、知识化的当今社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文能力,开阔大学生文化视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这是摆在所有大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为更好地实施新的教学理念,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对大学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变革与创新便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良莠不齐

自1978年全国高等学校设立大学语文教学课程以来,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大学语文教材与中学语文教材编写思路雷同,内容趋于陈旧老化,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教学形式与内容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应包括听、说、读、写四个部分,但从教材所选的内容来看,只重视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内容很少,听力和口语训练的内容基本没有。大学语文的教学大纲应该包括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内容安排、考核方式等,但是,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育部对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没有做具体的要求,一般是各个高校的老师自主编写。基于对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实际教学效果的不同看法,教材的编法就各有千秋了,从近年问世的几种有影响的教材来看,彼此侧重点也有很大的差异。

(二)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大学语文”属于公共课,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采用大班教学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难度较大,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进行满堂灌。教师在台上忙于赶进度、鸿篇大论,学生忙于记笔记,缺乏深入思考和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沉闷,师生缺少互动交流,教学效果差l2l。另外,忽视课后指导和督促环节,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如有的考试题目完全是教科书上的原题目,或是教师的讲义,没有延伸;还有的在考前给学生划考试范围。于是,很多学生平时不听讲,不认真做笔记、消化、反复练习、运用,只是在考试之前花几个晚上强记硬背,考试即可轻松过关,这种考试模式的后果直接导致了学生不重视大学语文的学习。

(三)课程边缘化

近年来,大学语文尽管己被大部分高校设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因为大学语文既缺乏思想政治课的某种权威性,也没有像大学英语课程那样的强势性,加上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其教学效果不可能显性化,因此实际上仍处于边缘地位,大学语文课程不断地受到其他课程的挤压,竞争力也在不断地减弱。在大学非常强调科研出成果的环境下,大学语文没有学科科研方向,教学和科研不能很好地结合,大多数资深的教师不愿把精力投入到大学语文教学中,学校常常把这门课程排给经验少、教学能力相对差的老师,承担该课程的教师队伍总体力量相对薄弱,直接影响了大学语文课的影响力和教学质量。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语文教学对策

(一)创立开放式教学模式

“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淡化教材的样本性,开放教学内容。网络环境要求改革课程内容中的难、烦、偏、旧和过于重视书本知识的现状,要注意对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东西。在现代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要逐步形成大教育的观念,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令单一的大学语文教研活动为综合的课堂教研活动,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模糊教材的示范性,强化其参考功能,重点加强教育观念、学习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技术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处理好基础性知识与最新信息技术的整合,基础性内容与发展性内容的整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为此,大学语文教学需要“量体裁衣”,敢于跳出课本,创设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学会辩证的思维实现差异性的个人学习目标,学生对学习的顺序、时间分配、练习量、内容的延展等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教师主要负责实时监控、辅导或点拨。"

(二)创设网络化的教学环境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大学生拥有个人电脑和手机,亲朋好友之间的短信交流也日益频繁,与此同时,书信、留言等传统的联系方式自然相对减少。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是人们与现实世界沟通的纽带,丰富的信息,可以提供给学生自我建构认知结构,丰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素材,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教育开拓新的天地。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者合作,依靠网络在更广泛的基础上选择教材与教法,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成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在强大的教学交互环境下,在接受的同时也进行表达,使学生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实的体验,使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充分激活和发挥。创造学生个性发展空间,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信息化的背景下,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教师应通过信息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不断改进学习策略,如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项目,设定自己的学习步骤和学习计划,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三)构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

网络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对大学语文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加深理解,从中获取符合自己所需的个性化的知识,而且通过信息检索的方法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查找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从而使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使传递、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在由传统的被动地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向主动地获取、处理和运用知识的转变过程中,学生强化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同时,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构建,还能够促进学生就某一问题、某一知识点和某一知识领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教学信息在学习者之间快捷地流动,在流动中产生碰撞,衍生出新的信息,最终达到共同的理解并共享,有效提升其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学生们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专题研究。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提供问题情境和比较具体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又成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究的重要手段。另外,流畅的文字表达也有利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提高。在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下,除了构建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外,教师还可以建立网络精品课程库、文学博客等,来促进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这样既可以吸取传统优秀的教学方式,同时又可以吸收网络新的教学技术手段,来补充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四)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由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信息资源的广泛性,在信息面前人与人之间是民主、平等关系。在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大学语文教师的职责由原来的单纯注重知识灌输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在知识、行为的导航、情感的沟通等领域起作用。大学语文教师应该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导师、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扮演着学生学习的顾问、合作者、研究者等角色。现代教学信息网络为大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大学语文教师要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对大学语文学科知识的宏观把握,引导学生将局部零星的知识串接成完整的知识体系。现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生要有更高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教师要使学生善于建构自己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活动得以不断改进,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学习项目,科学地设定自己的学习步骤。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可以通过所组织、设置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环境,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的问题要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发生疑一主动质疑—研究解疑—全程参与一延伸学习”的过程,形成师生、生生的互动过程同;同时,创设一种讨论情境,调节气氛、调控教学进程借助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可以展开广泛的交流、沟通,使师生间产生共鸣,从而增进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促进大学语文学与教关系的良性发展。

(五)采取科学的考核方式

在网络环境条件下,利用各种计算机多媒体和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师制作各种教学课件,、排演短剧到大型语文教学专题的活动,形式多样的竞争比赛是激发情境教学、激活课堂行之有效的方法。竞争是教学的兴奋剂,竞争好胜心理驱使学生乐于参与各类语文知识比赛活动,这又是进行某项或几项知识与技能综合训练的手段,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作用。运用竞赛手段,挖掘学生的学习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思维的灵敏性。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做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科学判断。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东西语文教师要根据考试大纲和实际情况创建一套健全的语文学习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的方法要具有操作性、形式多样化。既要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又要考查经典语文名篇的阅读、识记和理解情况;还要适当增加学生平时参加各种语文教学活动时得到的成绩,减少课堂笔试在考试评比中所占的比重,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主动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重阳节习俗的由来
欢送会
给姥爷喂鱼
长大了我要当教师
我的自画像
美丽的珠海
猕猴桃
第一次表演
变废为宝
关爱
相山公园真是一个好地方
心灵的精灵
海马
特殊的马拉松
风和雨
论析宗教思想与日本园林设计
浅谈西方现代艺术中媒介选择的扩延及其意义
浅论传统手工制作艺术与学校艺术教育
探讨如何准确的把握作品的演唱风格
试析肖邦即兴曲的创作特征
浅谈从传统到现代——保罗•塞尚与西方艺术观念的转型
用生活的真实表现艺术的真实
浅谈西方艺木观念的历史变迁
关于新时期桂剧艺术观念论
柯达伊大众音乐理论研究
刍议欧美现代舞
探析陆在易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
试论广西民族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
浅析别解艺术观念——解读艺术界之惯例机制
探析蒲松龄俚曲的创作特征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六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之三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之六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之四
《美丽的小兴安岭》片断赏析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之二
《陶罐和铁罐》第一课时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之五
《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之三
《掌声》教学设计之二
《掌声》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