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同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所包含的民间文化的遗传信息十分丰富。任何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包括这个民族的饮食特点与饮食习惯,这种特点与习惯又肯定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这个民族的血统、生存历史和生存环境。

一. 引言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西方饮食习俗,不论在其观念、性质,还是在其方式、对象等诸多方面,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

饮食文化包括食物的加工、消费和享受三个方面。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二.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 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人的饮食强调感性和艺术性,追求饮食的口味感觉,而不注意食物的营养成分,多从“色、香、味、形”等方面来评价饮食的好坏优劣,追求的是一种难以言传的意境。简单地说,中国人吃的是口味,“味”,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中国人饮食的目的,除了果腹充饥,同时还满足对美味的渴望,带来身心的愉悦。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喜好小而精。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 下的营养差异,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宜,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吸收,有无其他副作用。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2. 饮食内容的差异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饮食结构以谷类即淀粉为主,肉吃的较少,粮食较多,再以蔬菜搭配,蔬菜可以说占主导地位。据西方的植物学者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比西方多六倍。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注重了平时生活中肉的摄取量,但还是以蔬菜和豆制品为主。而西方人比较注重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因此肉食在饮食比例中一直占到很大的比例。西方人还喜爱冷食、凉菜,从冷菜拼盘、色拉到冷饮,餐桌上少不了冷菜。西方人多生吃蔬菜,不仅西红柿、黄瓜、生菜生吃,就是洋白菜、洋葱、绿菜花、西兰花等也都生吃。而中国人喜欢热食,除正菜前的小碟是冷菜外,主莱都是热的。在中国人看来,热菜凉了,就少了许多味,趁热吃才能吃出菜的味来。

3. 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无论是家庭用餐还是正式宴席,都是聚餐围坐,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共享一席,人们相互敬酒、劝菜,要借此体现出人们之间的相互尊敬、礼让的美德以及和睦、团圆的气氛。特别是在各种年节里,更是借饮食而合欢。这种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个重要传统。中国人进食的过程中无须他人事先进行食物的分配,而是各取所需。而西方人在家庭聚会或是正式宴席上,也会围坐在一起,但他们的食物是单盘独碟的,,有专人先行分配食物,是一人一份的定量供应。大多数宴席是不必固定座位,可以自由走动,不仅可以充分满足个人对食物的喜好,还便于社交,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而不必在餐桌上将所有的活动公之于众。这种用餐方式充分体现了西方人对人性、对自我的尊重,强调了个人的独立和自主。 此外,在餐具方面,差异就更甚明显。中国人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也用碗盛;而西方人呢,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

4. 饮食习惯的差异

从烹调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他们认为这些佐料不仅可以提味,而且可以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西方人的佐料没有我们的这么丰富,但也不乏优点,他们烹饪时不爱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 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当天吃什么才会买什么,不会买很多储藏起来;但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经常食用罐头和腌制品。

5. 菜名的差异

中国的很多菜名中往往包含了很多的历史、文化的信息。如“东坡肉”,传说是根据宋代的打文豪苏东坡流传下来的食谱烹制的,“宫保鸡丁”,“宫保”是官员的职位。有的菜名还与典故、传说有很大的关系,如“霸王别姬”。“佛跳墙”则是传说,这道菜的香味引得寺庙里的和尚纷纷跳出院墙。随着饮食文化的不断发展,菜肴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变化。相比之下,西餐的菜名要简单得多,炸鸡腿、香辣鸡翅、炸薯条、汉堡包、海鲜汤,几乎无一不是以原料加上烹饪方法来命名的。还有一些西餐厅里经常出现的菜肴如意大利面条、意大利比萨饼等也是如此。这在中国人看来就没有了诗情画意的“味道”在其中了,但却符合西方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省去了不必要的思考时间,简化了吃喝的过程。

三. 结论

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则来自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今天,东西方各具特色的饮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我们在大街上随处可见法式大餐、麦当劳、肯德基等西方的饮食,而中国菜馆也开遍了全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化的迅速发展,饮食文化的交流正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在全球经济文化融合过程中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趟有趣的体育课
叮叮当当
钱买来的烦恼
嗜酒的祸
残酷的选择
难忘的一堂课
打乒乓球
制作幻灯片
猜粉笔头
后悔
童年趣事
包油角
一锅芥菜粥
“离家出走”记
记第一次溜冰
从文化视角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美国影视文化在中国大学校园中的传播
西方文化渗透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双语教学注重西方文化的渗入
探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求索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之中
分析西方文化圈思想主体及未来东西方交流的发展方向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浅论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研究
论中西方文化对电影长镜头所产生的风格影响
西方文化对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影响及对策研究
中西方文化与文化兴国
浅谈动物名称在中西方文化中的内涵差异
《紫藤萝瀑布》四步探究阅读设想
《紫藤萝瀑布》教学后记
《紫藤萝瀑布》学习与仿写教学案例
设置主问题,引领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美文,就该美教──《紫藤萝瀑布》教学课例及评说
花之美,情之美,意之美──《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心灵的拜访──《紫藤萝瀑布》教后记
《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
《紫藤萝瀑布》教学后记
“同题作文”不能代替文章阅读──周幼萍《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读后感
花语心声──《紫藤萝瀑布》观后有感
探寻《紫藤萝瀑布》的美
《紫藤萝瀑布》教学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