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导向问题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导向问题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8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导向问题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西方文化导向问题

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文化,否则语言必然是孤立的。美国语言学家Edward Sapir(2002)曾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现如今,英语及其所承载的西方文化已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汉语语言的使用及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教师,为了尽可能地创设原汁原味的英语情境,逐渐淡忘了本民族的文化,在课堂上一味强调西方文明的优越性,而从事语言习得的中国大学生为数众多,可塑性强,对新思想新文化容易接受。学生在以 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熏陶下,开始盲目追求西化的生活方式,汉文化逐渐在英语课堂上悄然隐退,再也没了以往的璀璨。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强大的外来文化的入侵,逐渐处于劣势。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亲西方”文化现象。

一、表现在教材设置方面

大学英语教学目前仍然是我国大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习得的一个重要平台。现阶段,我国各大专院校针对各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所开设的英语课程主要包括:精读、泛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英美文学、英美概况等。虽然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以语言习得为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参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但课程中充斥大量反映西方风土人情、传统习惯、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的各类语言材料,中国元素严重缺失。不仅如此,为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加对西方社会与文化的宣传介绍。杨杰瑛(2003)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导入》中,就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加强西方文化的宣传教育。林汝昌先生(1996)就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提出文化导入分三层推进,并强调西方文化导入的文化教学思想。这在无形中为英语语言传播西方文化开启了一道方便之门,使得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进而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推向了弱势边缘。

二、表现在课堂教学方面

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为专注于传授目的语的语言技能,缺乏培养学生双向对等交际能力的文化意识,在课堂教学中一味强调西方文化,一心围绕西方转,给学生的文化意识带来不良影响。有些英语教师本身缺失文化意识,不能客观地看待不同文化的优劣势,在课堂英语教学中极其主观地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性,无形地贬低了汉文化的优势,使汉文化不知不觉地走向了劣势边缘。教师文化输出的偏西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堂知识的补充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相关知识补充是各类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顾名思义,相关知识补充指的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额外知识。目前,由于大学英语教师偏重语言技能的传授和英语教材中的“亲西方”文化倾向,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补充或限于语言知识的增加,或限于文章作者生平简介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介绍。尤其是后两类的相关知识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英语教学的西方文化内容含量,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比例失衡情况更严重。

实际上,相关知识补充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如果利用得当,则是调整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比例失调的一剂良药。

2.中西两种角色的交流和互动

中西角色交流主要适用于由外籍英语教师执教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英语热”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外籍教师来到中国执教,他们的到来一方面丰富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为中国学生带来了地道、原版的英语语言,极大地方便了中国学生的英语习得。另一方面,来自英美的外籍教师作为西方文化的承载者,在教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向中国学生传播西方文化。

3.学生对文化的主观意识

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大攻势,一方面,从事语言习得的中国大学生为数众多,可塑性强,对新思想新文化容易接受,另一方面,广大在校大学生身为国家栋梁之才,将来既是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主力军,又是引领中国主流文化的先行者,还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当这些未来的治国先锋站在国门与西方进行对话,交流中一味追捧西方文化,而对中国文化却知之甚少,无从谈及时,将是每个中国人都不愿看到的一幕。可见,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亲西方”文化导向已给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民族观念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转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大学英语教学在传授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也在传播西方文化。如果不在英语教学各个环节植入中国元素加以抵制,那么中国学生在习得语言技能的同时,其内在的中国特质也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而向后者迁移,这对肩负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中国大学生来说,后果不堪设想。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西文化导向失衡的现状及中国元素缺失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相当数量的专家学者还在为进一步提高语言技能的习得效率而大力提倡对目标语言的文化导入,这在无形中提高了中国文化处境的危险程度。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纠正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亲西方”现象,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应提高中国元素的含量,调整中西文化的分配比例,最终实现中西文化双向交流的平衡与对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游植物园
科学小实验
喷泉
姥姥家的小猫
煮面条
家乡的山
我想变成……
校园的春天
第二次龟兔赛跑
我的小发明
野菊花
今天真快乐
可爱的小猫
可爱的小鸭子
第一次演出
医院基本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践与探讨
税收代位权的必要性与危险性
依托企业内网实施远程预审
网络环境下审计风险的分析和防范
管理会计与经济全球化
总结历史经验 实践科学审计
部队财务管理的系统分析与创新
对构建国家审计质量外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的六大特性
“乡财县管”制度改革的探讨
与自行研发无形资产资本化支出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商榷
我国环境审计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如何开展金融绩效审计
树立科学的审计理念切实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
谈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现状及对策
《寓言四则》的表现手法
《智子疑邻》译文
写在人生边上──读伊索寓言
《寓言四则》课文鉴赏──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想象,让课堂如此美丽──“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以后……”教学叙事
激发想象,引导探究──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教学
宙斯、赫拉和赫耳墨斯
浅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的寓意
《寓言四则》课标解读
《寓言四则》重难点突破
《寓言四则》课文导读
《伊索寓言》简介
《寓言四则》学法导引
《寓言四则》学法指导
《寓言四则》课文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