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版画的探析
翻新时间:2023-04-24
对中国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版画的探析
对中国明代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版画的探析
以公元年表推算,西方文艺复兴的全程,约略相当于中国的明初、明中期,明晚期。在欧洲出现文艺复兴之时,华夏文艺历经了秦汉魏晋、隋唐宋元的各阶段的兴盛,早已逝去。而欧洲在经历了4世纪至12世纪的中世纪的“黑暗时期”后,西方的文艺复兴则如长夜初醒,光芒万丈,照彻欧洲文艺及西方文明达数百年。
一、版画的发展进程 中国的版画出现比西方早,明代之前版画已经有了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进入明代后版画在传统版画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进入版画的鼎盛时期,明代的版画已经相当成熟了。而在同时期的西方版画则是刚刚始步。 在明代之前中国的版画经历了:商、周的岩画;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像石与画像砖,肖形印及木刻印符等版画的雏形时期;隋唐、五代的版画成长时期;宋元时代的兴盛时期的四个时期。 我们现在最早有年代记载的木版画作品,一件是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图书馆所藏的1418年的刊记《四人圣女和圣母子》,一件是藏于英国曼彻斯特图书馆的有名的《圣·克利斯多夫》。 二、社会经济方式 明初,手工业工匠从工奴的地位中解放出来,而且在较稳定的社会中,大大提高了生产的热情,生产力增加,商业繁荣。 版画之所以有辉煌的成就,雕版印刷的盛行,无疑是给版画的发展提供了最有利的条件。其次,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对于各种书籍需要量的扩大和同行业的竞争,使得雕版手工业者不得不提高质量,雕版手工业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风格,得以丰富多彩更加的专业化。 14世纪的欧洲,在冲破了中世纪教会、神学和封建制度的禁锢,随着工厂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部逐渐形成。德国和尼德兰作为西北欧重要的工业发达地区,在印刷术出现之后并迅速形成了欧洲最大的印刷行业。与印刷同时诞生的版画广泛进入民间,医师辈出。 三、文化的传播 版画作为文化传播的一种方式,古版画的表现内容有三种,一种是宗教活动宣传;一种是日用、科技、农书、军事、实用性的图谱解析;一种是作为小说、戏曲为主流的插图艺术。 (一)宗教信仰 中西方的版画在取材上都以宗教人物和故事为主要内容来宣传宗教活动。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它在表现题材和内容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当时的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明代的版画悉承宋元传统,在刻制形式等方面,民间坊刻本稍有发展。刻有佛教图画和书籍雕版印刷流传。明初洪武二十八年南京刊有《观音菩萨普门品》。永乐元年刊有《佛说摩力支菩萨经》。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宣德年间的道教版画,如《太上灵宝天尊说让灾厄真经》、正统间的"正统道藏"内容丰富,是明代道教规模最大的刻本。西方信奉的是基督教和天主教,文艺复兴时版画如《启示录》、《骑士、死神与恶魔》、《受胎告知》和《圣母的故事》等都与圣经故事有关。 (二)表现手法 有位学者说过"东方艺术在于写意,注重归纳、提炼,取其精华而表现,注重表意。西方艺术注重写实,运用光学、空间等表现所在人物的存在意义。" 明代的版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种,在构图上有着共通的特点。特点之一,即在画面不受任何视点所束缚,也不受时间的限制。明代版画的另一特点是:对于画面上的组织,如对舞台场面那样的处理。金陵的世德堂、富春堂等所刊印的戏曲插图就是这样。 西方绘画采用的是透视、解剖、明暗关系来构成画面的具有文艺复兴特征的新型图式。讲究近大远小、空间表现的写实手法。不会出现东方这样同一画面中不同视角的构图方法。 版画从来到人世间伊始,便于出版印刷为伍,成为传播人类文化的纽带。不论是中国明代的版画还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版画,都在漫长的版画发展历程中有着卓越的贡献。版画史上的每一个辉煌的峰点,都是后人超越前人的起点。先进文化是在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不断演进的结晶。 参考文献: [2]黑崎彰等.世界版画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6. [3]王伯敏.中国版画通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6.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称猫
- 卖报
- 我的爸爸
- 六一儿童节
- 拔萝卜
- 后悔的一件事
- 日记一则
- 小兔过河
- 吃饺子
- 可怜的小鸡
- 可爱条金鱼
- 暑假趣事
- 说大话的狮子
- 开心的六一儿童节
- 妈妈的生日
- 高职特色英语教学探析
- 关于数学课堂提问技巧例谈
- 关于提升高职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
- 试论教育中职学生如何做人
- 试析职教语文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
- 试论职校生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与培养
- 试论信息管理在高职高专教学管理中的运用与创新
- 关于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因素的应对策略
- 试论艺术类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 试析教师风度的培养
- 关于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特色
- 关于农业类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 关于新形势下警察院校学员素质教育的特色性分析
- 试析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现状
-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信息导入
- 悦目、会心、畅神和超越──苏轼《赤壁赋》自然美审美心理过程管窥
- 饮酒诵诗传真情──深入解读《赤壁赋》
- 《赤壁赋》上下文照应
- 《赤壁赋》中的“明月”意象略析
- 轮回思想──解读《赤壁赋》的一把钥匙
- 清风凌波,流光千古──苏轼《赤壁赋》赏析
- 从赤壁时文看苏轼儒、释、道思想
- 巧用经典 化工无痕──对《赤壁赋》中一段歌词的解析
- 古今品评《赤壁赋》
- 《赤壁赋》历代名家汇评
- 苏东坡突围
- 笑解千愁,江月知我心──《赤壁赋》
- 《前赤壁赋》赏析
- “乌台诗案”和《赤壁赋》
- 重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