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从《美狄亚》和《氓》中弃妇形象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美狄亚》和《氓》中弃妇形象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美狄亚》和《氓》中弃妇形象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摘 要:《美狄亚》与《氓》是中西方文学史上较早描写弃妇形象的作品。它们细致地刻画了妇女在婚姻家庭中不自由、不平等的地位的现象,谴责了父权统治对女性的凌辱,塑造了善良忠贞、刚毅反抗的妇女形象。但由于中西方文化根植的土壤不同,造成中西方弃妇形象也有所不同。本文将运用平行研究中的类型学研究发掘二者在相似类型表象下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美狄亚;《氓》;弃妇;爱情婚姻;文化 

一、两弃妇形象所处历史背景

在人类历史上时常有女人唱着不和谐的音符反抗男权社会下的不平等,《氓》和《美狄亚》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就是这样的女人。她们以自己的行动,对男权社会进行了挑战,展示了女性的另一面。她们一位生活在中国周代,一位生活在欧洲的古希腊时期,这两位女性虽然性格中都有弱点,但她们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男权社会进行了冲击。

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都生活在距今两千多年前,人类的生产力出现了一次飞跃。以男性为主要劳动力的种植业、畜牧业成为社会主导的经济形式,凭借生理优势,成为不可或缺的氏族“英雄”。“男尊女卑”成为社会规范,“女性文化”被男性中心的“父性文化”全面取代。

二、两弃妇形象的相似之处

但两位女主人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没有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毅然决然地追求自己的真爱。《氓》中的女主人公冲破父母之命的桎梏,勇敢地追求婚姻的自由,她在一次集市上认识了氓,氓向她吐露了爱情,定下了婚期,此后朝思暮想,“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并且预测婚事的凶吉。美狄亚是科尔咯斯国的公主,她爱上了来盗取金羊毛的希腊英雄伊阿宋。当伊阿宋盗取金羊毛后,科尔喀斯国王美狄亚的父亲派儿子阿普叙托斯追赶。面对眼前汹涌的海涛,后有急急赶来的追兵,美狄亚依然手刃亲兄弟,并将其砍成碎块抛入海中,并趁其父埃厄忒斯忙于收敛尸首之机,与自己的心上人逃离了科尔喀斯。

当她们在得到真爱的一段时间内,她们都忍辱负重,经营自己的婚姻。《氓》的女主人公从年轻貌美操持到体衰色减,“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作品中虽然没有写美狄亚如何操持家务,但写了她背井离乡,追随伊阿宋来到希腊并为他生了两个儿子,这期间,她忍受着由杀弟叛父的罪恶感带来的痛苦。然而她们的丈夫都在婚后不久另得新欢,把她们无情的抛弃了。她们都选择了抗争。《氓》中的女子毅然同那位“士贰其行”的负心男子一刀两断,发出了“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呐喊。美狄亚采取了更为惨烈的反抗和抱负,她先把“复仇之剑”刺向伊阿宋的新娘,接着又刺向背信弃义的丈夫,最后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三、两者形象的差异

(一)表达爱的方式:自觉张扬与被动委婉

 美狄亚的爱是火热的,她付出了令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和痛苦,而她的这些行动并没有受到当时社会人们的谴责。在患难旅途的婚礼上,她赢得了伊阿宋的庄严誓言:“永不变心”。

 《氓》中居主动地位的是男方,是那个带着笑脸的男子借口换丝前来追求女子。女子面对男子的急切,表现得冷静委婉。她认为应该有“良媒”来说和,以符合正常的婚姻成规才好,并郑重许诺安慰他“秋以为期”。

(二)反抗力度:轰轰烈烈与怨而不怒

美狄亚以力量与激情著称,展示出阳刚之美。她的力量来源于丰富的知识她是专管巫术的赫加特女神神庙的祭司,是有魔法的公主,而“魔法”或“巫术”是古代知识的代名词。

《氓》中女子在被抛弃后,尽管很痛心,却极其冷静,对男子没有任何过激行动,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凡是不思,亦已焉哉”,这正与儒家施教相吻合。

(三)抗争结果与形象传承:突破与延续

《氓》里的女主人公抗争的结果就是离开了花心的丈夫,没有下文,我们可以想象她又开始新的生活。美狄亚最后带着儿子的尸体乘上飞轮车,飞过天空和大海,到了雅典。雅典国王给了他一个避难的住所,她在此度过余生。在后来的西方文学中,弃妇形象确实很难再见到,而诗中的民主、平等和反抗精神却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历次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中得到进一步肯定和弘扬,美狄亚的形象也再一次被后世正面提起,成为一些艺术再创作得素材。相反中国弃妇题材的作品并没有在《诗经》后停止,而是在封建社会又得到进一步发展,诸如鲍照、杜甫等一些著名诗人的弃妇诗,著名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及广为流传的戏曲《秦香莲》等。

四、中西异质文化内涵差异

《氓》产生于春秋时代,其时婚姻制度和习俗已经有严格的规定,《礼记•昏义》详细地记载了正当婚姻的步骤、态度和意义:“昏礼者一,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占、请朝,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①其实质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儒家诗教主张诗贵温柔敦厚,就是说诗歌表达思想感情要合乎“正”、“和”之节度,做到“无邪”,不背礼,即体现“礼”的分寸规范。

这种文学是儒家中庸哲学在文学上的反映。儒家哲学提倡中庸之道,即所谓中和而不失其正。孔子就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②中庸应该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儒家经典《中庸》天命章中也写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达到中和状态,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便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了,而要达到“和”的理想,其根本途径在于保持“中”道,“中”指食物的度,即不偏不倚,既不过度,也不要不及。《氓》中的女主人公对“氓”的怨恨之情以及对爱情绝望的感叹是发乎情,但她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不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对“氓”的报复甚至对社会的报复。

而古希腊人在政治上他们是民主自由的,在精神上,他们崇拜英雄、崇拜力量,而在文化上,希腊神话及英雄史实一脉而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结构和精神沉淀。古希腊的女性也深受希腊文化的熏陶,惊险的航海,野蛮的掠夺对她们也有极大的影响。美狄亚的反抗折射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人本精神、强者精神。

当美狄亚身居异乡、孤立无缘地面对丈夫的背叛时,她没有选择放弃认命,相反,她要由自己主宰自己,价值人格一旦形成,人的行为方式选择和行动就呈现出自己做主的状态。她的行动背后有着深刻的动机,有着强韧的自由意志:她的杀子经过深思熟虑,而非一时的盲目无意造成的。在美狄亚身上,没有命运紧紧相逼的步伐,整个复仇计划的完成更多的源于她觉醒的意志,是意志促成了她对自己命运的把握。

结语:

自由竞争的西方社会,历来倡导物竞天择强者精神,而自给自足的中华民族,则自古就接受着一种仁慈、逆来顺受的“弱者哲学”。中西弃妇不同的反抗形式,其实就是理出两辙的中西方精神的体现——强者精神和弱者哲学。当然,无论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弃妇作为一类带着鲜明个性的人物始终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和社会意义。抒泄弃妇的哀愁,细品中西方文化的魅力,正可谓凄中见美。

中国www.LWlm.cOm

参考文献:

[1] 《十三经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 《论语•庸也》,《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心中的好老师
游香山
小花猫
知识
奇石河
《巧奔妙逃》观后感
我的自画像
向日葵
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感
我自豪
让我最感动的一件事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花又盛开了
孤独的外公
小儿高热惊厥66例临床分析
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探析老年转移瘤样脊柱结核影像学误诊原因
110例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胃镜分析及护理
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脏损害18例诊治体会
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观察
6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浅析慢性精神患者的人文管理方式体会
低分子肝素在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痔术后创面应用丁卡因胶桨和橡皮生肌膏的体会
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30例
35例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处理体会
试谈患儿心理 心身疾病及防治
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化分析
小儿斑秃药物治疗的研讨
《组歌(节选)》教学设计
《组歌(节选)》教学设计
《组歌(节选)》同步达纲练习
《组歌(节选)》教学设计
《组歌(节选)》同步练习
《组歌(节选)》教学设计
《组歌(节选)》教学设计
《组歌(节选)》教学设计
《组歌(节选)》教学设计
《组歌(节选)》同步练习
《组歌(节选)》教学设计
组歌──幸福之歌
《组歌(节选)》教学设计
《组歌(节选)》习题精选
《组歌(节选)》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