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论我国高校教育社会学课程及教材状况分析

简论我国高校教育社会学课程及教材状况分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04

简论我国高校教育社会学课程及教材状况分析

"

论文摘要:我国教育社会学自恢复建设以来,其学科性质主要属于新兴教育社会学,课程开设范围发生变化,从全国师范类和综合性高校教育学专业扩展到全国高校社会学专业,且课程开设高校也日渐增多。课程所用之教材主要可分三类:专门为教学所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在课堂上讲授的著作、主讲教师自己所编的讲义。从内容及结构上看,众多教育社会学教材内容亦可大致分为三类:由“原理篇”和“应用篇”构成的教材、侧重“原理”或“应用”即“问题”研究的教材、介绍国外相关理论或名家名篇的汇编教材。在教材使用上,鲁洁主编的《教育社会学》和谢维和撰写的《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使用得最为广泛。教育社会学课程和教材随着其学科的发展还会增多和提升。

论文关键词:教育社会学;课程;教材

我国著名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建制应包括五个部分:“一是学会,这是群众性组织,不仅包括专业人员,还要包括支持这门学科的人员;一是专业研究机构,它应在这门学科中起带头、协调、交流的作用;三是各大学的学系,这是培养这门学科人才的场所,为了实现教学与研究的相结合,不仅在大学要建立专业和学系,而且要设立与之相联系的研究机构;四是图书资料中心,为教学研究工作服务,收集、储藏、流通学科的研究成果、有关的书籍、报刊及其他资料;五是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包括专业刊物丛书、教材和通俗读物。”可见,课程与教材的研究是学科建设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课程与教材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一门学科的发展进程与发展水平,因而研究一门学科的课程与教材发展状况就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该门学科的发展状况。

历史上第一本正式用“教育社会学”为名的教科书是1917年史密斯(W.R.Smith)的《教育社会学概论》,此时正是处于教育社会学学科的萌芽与建立期。此后,随着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教育社会学的课程与教材也不断发展。本文拟分析我国教育社会学课程及教材的历史及现状,透视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进程,预示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发展前景。

一、我国高校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及课程开设变化

1.学科性质 在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有过一段艰苦的发展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社会学专业的重建,1982年南京师范大学率先在教育系本科生中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自此,我国逐渐恢复了教育社会学课程的教学和学科的建设。此时,在国际范围内,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国学者也深受其影响,对教育社会学学科性质的认识也发生了转变,将教育社会学归属为社会学分支学科的人也多了起来。

但是从研究教育社会学的学者身份来看,无论是教育社会学萌芽时期的社会学之父孔德还是后来的涂尔干、杜威、伯恩斯坦、麦克杨以及国内后起的青年才俊,如鲁洁、吴康宁、谢维和等,都是著名的社会学家或教育学家,因此也可以看出,学科并没有阻止学者们对感兴趣问题的研究。

2.课程开设范围变化

伴随着国内对教育社会学学科观念的转变,教育社会学课程开设范围也发生了转变,即从全国师范类和综合性高校教育学专业转变成了除原有的高校外,全国高校社会学专业也开设了教育社会学的必修或选修课,这种转变为我国培养了众多具备教育社会学知识的教育学和社会学专业人才。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教育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有了巨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教育社会学课程。这些高校既有“985工程”高校,又有“211工程”高校,还有一般高校,而且教育社会学课程已经成为很多高校的校级、国家级精品课程,进一步促进了教育社会学学科在教学实践中的发展。①

二、教材建设状况

1.教材之分类 2.教材之质量和水平

在30多本教育社会学教材中,质量和水平得到学界公认的主要有:属于第一类教材的厉以贤、毕诚编著的《教育社会学引论》、董泽芳编著的《教育社会学》、鲁洁主编的《教育社会学》、金一鸣主编的《教育社会学》、鲁洁、吴康宁主编的《教育社会学丛书》、吴铎、张人杰编《教育与社会》、张人杰主编的《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等;属于第二类的教材主要包括吴康宁著的《教育社会学》;傅松涛著的《教育社会学新论》;马和民与高旭平著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吴康宁等著的《课堂教学社会学》;吴永军著的《课程社会学》;谢维和著的《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刘云杉著的《学校生活社会学》等。

3.教材之内容及结构

从内容及结构上看,众多教育社会学教材亦可大致分为三类:由“原理篇”和“应用篇”构成的教材、侧重“原理”或“应用”即“问题”研究的教材、介绍国外相关理论或名家名篇的汇编教材。其中上世纪上半时期的教育社会学教材大多由“原理篇”和“应用篇”构成,或者介绍国外名家名篇,而80年代后的教育社会学教材却大多已不作这样的划分,而是或侧重于原理或侧重于应用。"

三、教材使用状况

在教材的使用方面,在诸多教材中最突出的教材有两本,这两本教材在目前教育社会学课程的教学中影响非常普遍和明显。一本为南京师范大学鲁洁教主编的《教育社会学》,另外一本则是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的著作《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

1.《教育社会学》 2.《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

四、我国教育社会学课程及教材发展展望

经过长期建设,目前在许多高校,如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度)、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度)等,教育社会学课程已经作为其校级精品课程来建设。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社会学课程也已经于2006年度被列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于2009年被列入国家级精品课程。但是与国内高校的教育学(2004年南通大学、滁州学院等校,省级)、教育学原理(2005年辽宁师范大学,省级)、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2006年华中师范大学,国家级)等课程相比,教育社会学的课程建设相对较缓,因为上述这些高校的教育学、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已经在几年前就被列为省级、国际级精品课程了。但是既然教育社会学课程能跻身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行列,也说明了教育社会学课程建设的迅猛势头,这种发展势头是值得肯定的。 总之,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我国高校社会学和教育学教学的不断深入,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的院校越来越多,教学水平也越来越完善,由此对其教材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社会学的精品教材也会随之增多,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也有着辉煌的前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龙族历险记
故乡之秋
十里莲塘
我爱大榕树
雪中美景
美丽的春天
绿色校园
初春
畅游云台山
夏天
我的家乡
美丽的春天
春游
小草,我感谢你
沱江河
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改革
论电网物流现存缺陷及对策
谈企业并购中文化整合问题入对策
分析生产调度干扰监管算法
构筑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
审计署核查五矿信托 直指行业潜规则
如何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独立审计诚信缺失成因探究
税制改革后税务审计的重点
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基地教学研究
工学结合环境下物流管理专业创新
商业物流管理现况与其模式选择
现代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
装饰行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风险导向下的审计式税务稽查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一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三
人教版《影子》教学设计五第二课时
人教版《影子》教学设计五第一课时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二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四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二
《静夜思》教学设计一
《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五
人教版《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一课时
《小小的船》第三组教学设计三
《静夜思》教学设计二
《静夜思》教学设计三
人教版《小小的船》第一组教学设计一第二课时
人教版《阳光》教学设计四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