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论CBE模式的高职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

简论CBE模式的高职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30

简论CBE模式的高职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

"

[论文摘要]文章基于高职院校数据库传统教学过程中缺乏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引入CBE模式对ORACLE数据库课程进行改革。从ORACLE课程的职业岗位(群)定位、基于CBE的课程内容的选取、项目设计、学习情景设计、细化施教过程等方面展开论述。

[论文关键词]CBE模式 ORACLE数据库 教学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兼备的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专业课程教学只有强化实践环节和工学结合,才能实现与职业岗位的“无缝”接轨。数据库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在计算机辅助、人工智能、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已经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人们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高效、快速地管理、维护数据,实现数据管理的现代化。“ORACLE数据库应用”是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院计算机软件专业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ORACLE数据库应用”课程教学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数据库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完全遵循书本内容和知识结构,“教师讲授—教师操作演示—学生上机练习”的情况下,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和缺乏针对性,培养的学生普遍缺乏对口就业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实践“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的理念,引入CBE模式,根据ORACLE数据库技术员职业岗位和任职要求,参照计算机软件开发、测试等职业标准,对ORACLE数据库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贯彻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教学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能够真正具备企业ORACLE数据库应用开发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一、CBE模式简述

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产生于二战后,该教学模式是美国休斯顿大学以著名心理学家本杰明布·S·卢姆(Benjamin. S. Bloom)的“掌握性学习”和“反馈性学习”以及“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现在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的职业教育中,是一种当今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20世纪90年代初,由原国家教委通过“中国—加拿大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交流合作项目”(CCCLP)引入中国,并在许多高职院校得到广泛应用。其主要特点是:由学校聘请行业中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次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次施教。其科学性体现在它打破了以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用一句话来概括CBE的特征,那就是“整个教学目标的基点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一特定的职业所必需的全部能力”。这是一种综合的职业能力,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知识,即与本职业、本岗位密切相关的、必不可少的知识领域;二是技能、技巧,这里指操作、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态度,指动机、动力、经验、历练,是一个情感领域、活动领域;四是反馈,即如何对学员是否学会进行评价、评估的量化指标领域。这四个方面的综合,构成一个“专项能力”,一般以一个学习模块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基于CBE模式的ORACLE课程岗位及教学内容的设计

本着“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之路”的高职办学理念,我院“ORACLE数据库应用”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成立开发团队。与天津易泰达科技有限公司、中软国际等企业合作,成立了由企业技术人员与我院骨干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团队来共同完成“ORACLE数据库应用”的开发与实施。并根据软件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走访、调研以及与企业专家研讨,行业应用分析、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反馈,再结合高职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分析软件职业岗位(群)中软件工程师、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的工作任务和任职能力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从业能力为核心构建“ORACLE数据库应用”课程内容。

我们将高职“ORACLE数据库应用”课程定位在ORACLE开发工程师、ORACLE DBA初级管理员和ORACLE质量控制工程师三个职位。对于ORACLE开发工程师工作岗位,要求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这对于高职学院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努力还是会有20%的同学可以定位在这个岗位进行培养的。而大部分学生属于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的智力类型,适合于ORACLE DBA初级管理员的工作岗位,这个岗位以数据库的配置、数据库的维护和安全管理以及数据库文档的编写为主要技能要求。还有一个新兴的工作岗位,叫做ORACLE质量控制师,主要负责数据库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概要设计说明书以及ISO9000认证的相关资料的编写。

三、基于CBE模式的学习情境设计

基于CBE模式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主张把工作实践过程设计成学习过程,并在工作实践情境中展开学习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中教,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中学。“学习情境”有机地把课程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结合起来。本课程在学习情境编排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重新安排、序化学习性工作任务,实现能力的递进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上述知识要求,我们选取并设计了两个学生比较熟悉的项目进行教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和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教学情景按照“用户需求分析—创建数据库及数据表—数据增加、修改、删除等处理—数据查询分析统计—数据库系统维护与安全管理—编写设计文档”的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从而实现工作岗位上所要求的能力。在第一个教学情境中,用户需求是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能读懂并理解用户需求。编写设计文档要以ISO9000认证的规范为模板来锻炼学生。而第二个教学情景中的用户需求要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数据库开发的结构是相对固定的,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第一个学习情景,应该可以利用所学到的知识,独立完成一个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的工作过程。这样就基本达到完成该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职业能力。

下面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项目为例,详细说明基于CBE模式的“ORACLE数据库应用”课程的教学设计。本项目共分六个基本的工作任务:用户需求分析、创建数据库及对象、数据处理、数据查询统计分析、数据库系统的管理与维护以及编写用户使用手册。本课程的学习情境是按照实际工作的流程来组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逐步实现系统功能。通过完成本项目的六个任务,学生能够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安装与配置、掌握数据库设计、数据表的操作、数据的查询统计分析、数据库访问技术、数据库的安全管理、数据库使用说明书的编写等技能。

四、结论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方式合理设计课程内容;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参与、加强实习实训,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观念;最终达到学生能独立开发综合性完整项目的程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技术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借鉴CBE模式对ORACLE数据库课程的项目教学改革,学生在边学边做、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将对此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不仅具备一定的实际ORACLE数据库操作和管理能力,而且独立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能力也将有所提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会爱
妈妈,我想对你说
最爱书法
采访
游香港海洋公园
误解
心中的爱在流淌
妈妈出差了
人美是什么?
爱的传递
那时候,我泪流满面
竟不如它
新年历险记
布娃娃
上网的乐趣
徐复观对儒、道艺术精神关系的疏通(1)
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
隐名合伙制度的必要性分析(1)论文
心里深藏着一个世界——宗白华的人生理想与实践(1)
浅谈金融不良资产之法社会学透视(1)论文
如何分析认定票据诈骗罪中的主观目的(1)论文
鲁迅对孔子及其美学思想的评说(1)
徐复观对庄子美学的发明及其误读(1)
马克思的世界文化观与审美现代性详细内容(1)
论朱光潜的美学体系及其当代意义(1)
试论《性自命出》的美学思想(1)
公司社会责任规制的模式选择(1)论文
CPA对客户职员舞弊损害赔偿之责(1)论文
有限责任公司章程限制或排除股权继承的内容及效力(1)论文
试析高校色彩设计课程教改探索
四幅连环画的效力──《爷爷和小树》课堂实录及反思
小学语文学科心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爷爷和小树》教学案例
小花样 大变样──《爷爷和小树》教学片断与反思
孩子们都是小作家──《爷爷和小树》课堂精彩问题摘录
《爷爷和小树》教学片断与点评
寻找快乐的源泉──解读人教版语文第1册课文《爷爷和小树》
《爷爷和小树》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爷爷和小树》教学案例及评析
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爷爷和小树》说课教学案例
5《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你为小树做了什么?──《爷爷和小树》教学案例与反思
让我们成为好朋友──《爷爷和小树》教学有感
《爷爷和小树》教学案例
评罗婵老师《爷爷和小树》的教学
四幅连环画的效力(续)──《爷爷和小树》课堂实录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