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简论高职机电类专业对学生的体能要求及体育教学的对策
"
[论文摘要]高职机电类专业对学生的站、蹲、弯腰等体能要求较高,体能较差导致教学中实训课组织难度增大、作业中容易出现不安全事故、就业后吃苦能力差、企业招聘体能测试通过率低等。针对专业特点应通过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修改培养方案中体育教学的有关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调整测试内容等,提高体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体能达标。
[论文关键词]机电类专业 体能要求 体育教学
高职机电类专业中数控、焊接、钳工等技能的学习对学生的站、蹲、弯腰等体能要求较高,基本的体能是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但目前的现状是学生的体能与专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很多学生的实际体能达不到专业学习的基本要求。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体育教学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浅谈看法。
一、学生体能差导致的问题
1.教学中实训课组织难度增大。实训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方法,要培养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必须在实训指导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勤学苦练,完成多科目、长时间、大工作量的专业训练,高质量完成实训课任务,对机电类专业更是如此。但很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由于体能的原因,无法坚持长时间的站、蹲等,中途离开场地、注意力分散、姿势不到位等很普遍,增加了实训课堂的组织难度,直接影响实训课的教学效果。
2.作业中容易出现不安全事故。在机电类学生专业实训以及实际生产中,需要应用专用设备,如各类机床、各类焊接机等,要求使用者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且要精确掌握操作技巧。如果学生体能较差,就会在无意当中违反操作规程,轻者出现设备受损,重者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3.就业后吃苦能力差。通过对试用期被企业解聘和中途跳槽的毕业生走访发现,80%以上的学生都是由于在工作中不适应岗位需要被迫或自动离岗,主要的问题是怕苦、怕累,体力不支。进一步了解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是由于长时间工作“站不下来,弯不下来,蹲不下来”,说到底是学生体能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工作的需要。
4.企业招聘体能测试通过率低。职业院校培养的是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毕业生依据所学专业面向企业双向选择就业,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是能吃苦、责任心事业心强的实干家,企业在招录人才时非常关注学生的体能,因为良好的体能是干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为了招录优秀人才,企业通过一系列测试来选拔,以“浙江苏泊尔”对学生体能测试为例,招聘数控操作工时对学生的俯卧撑、平衡站立、下蹲起等项目进行体能测试,合格率仅为50%、56%、71%,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由于体能原因被企业拒之门外 ,失去了良好的就业机会。
二、高职机电类专业特点及对学生体能的要求
高职机电类专业共同的特点是作业持续时间长、重复次数多、工作量大等,对学生体能的要求较高,这在工科类专业中是比较典型的,数控车、铣机床操作,程序输入、对刀、加工等各个环节都是长时间站立完成的,要求腿部站立耐久力较好;机加普车和普铣机床操作,长时间站立、弯腰作业,而且注意力要高度集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机床的运转情况和工件加工的操作情况,特别要求腿部、腰部耐久力较好;焊接,长时间下蹲作业,要求学生腿部下蹲、腰部弯曲耐久力较好;钳工实习比较枯燥,要求学生成千上万次重复简单的几个动作;钳工,长时间站立用上肢持械作业,要求学生腿部、腰部、上肢耐久力较好。
三、体育教学采取的对策
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拥有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更要拥有健康的体魄、强健的体能,能经得起企业的选择和社会的考验。在体育教学中,必须根据专业特点,大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体能,确保每一位毕业生学有所成、干有所成。针对机电专业,笔者认为必须根据职业特点加强体能锻炼,为此应主要采取以下对策:
1.改变传统体育教育理念,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传统观念认为,体育课是副课、考查课,上好上坏无关紧要,家长不关心、学生不重视,上体育课就是打打球、跑跑步,很少有人将技能、就业和体育三者联系起来。要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改变原有的一些做法。一是充分体现体能达标的重要性,实行教考分离,严格考试纪律,规范考试过程,将考试成绩与评优、树模、奖学金评定、就业推荐结合起来,实行体能测试不达标一票否决制;二是增强就业指导课教学,将就业与体能的关系渗透到课堂,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能在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加大体育经费投入,确保学校体育与办学规模稳步协调发展;四是大力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营造体育锻炼良好的氛围,如不定期举办各种球赛、各级各类体育趣味比赛、各专业体能比赛等,还可成立学生体育社团,如各球类俱乐部、自行车俱乐部、武术队、跆拳道队、健美操队等,为学生热爱体育、养成终身体育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新审定体育教育教学文件,按新的教育目标修订增补教学大纲的有关内容。依据专业特点对学生体能的要求,修订体育教学计划,调整体能训练项目,增加体能训练时间。数控专业,增设定时站立、高抬腿、后蹬跑、定时长跑;机加专业,增设仰卧起坐、后蹬跑、定时长跑、负重深蹲起;焊接专业,增设蛙跳、下蹲前行、蹲跳、太极拳;钳工专业,增设立卧撑、推小车、俯卧撑、背抛实心球等项目。新增训练项目是根据各专业特点提出来的,日常教学中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项目,增减训练时间,以确保学生体能稳步提升,每次课都必须保证时间进行专业体能训练。
3.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式方法是教师教给学生能力的手段,如果教法新颖、措施得当,学生学起来就会轻松自如。体能专项训练备课时,一定要全面考虑、精心设计、细心安排,做到备学生、备场地、备专业。组织教学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每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比赛中,体能得到训练和提高。如站功训练可采取“时代列车”游戏训练,蹲功可采取“双人蹲跳”比赛训练等。
4.调整测试内容。体育测试是对学生技能和体能的一种检测,是把训练项目与专业体能要求有机结合起来的一个风向标,测试的内容对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有很大的导向作用,调整测试项目对提高学生体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电类专业体能测试应将“站、蹲、弯、举”四项列为测试项目,测试标准按专业、按年级、按性别分别制定,测试成绩严格按标准量化考核。体能测试要经常化、系统化、科学化,促使学生高度重视体育,加强体育锻炼,为良好体能的获得打下坚实的基础。
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是党在“十八大”上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职业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育人惠民,培养身体健康、全面发展的建成小康社会的一线建设者,高职体育教学在育人过程中彰显重要性,通过一年级必修课,二年级选修课,课外活动及比赛的形式,使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内外一体化,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曾经
- 彼时花开
- 2008,冬至已至
- 高中
- 叮咚
- 寂寞的季节
- 最后20分钟
- “留守孩”的“问题”
- 回到过去,来你身边
- 花伴季旅
- 感动青春的泪水
- 忧伤
- 老师,我想对你说
- 残缺的美
- 忧伤
- 清明食青团,谷雨饮绿茶
- 如何陪粘人的孩子
- 葬礼埋葬的,时间记得
- 道可道,肥肠道
- 让孩子在厨房里写作业
- 走路看手机的恶习
- 不要用钱诱导孩子干家务
- 春季刮东风,人容易肝火过旺
- 春补肝气吃香椿
- 长得丑也要坚持出来吓人
- 有一种喜悦是恐惧
- 欧巴带你玩游戏!
- 学音乐一定要多“听”
- 照顾过度的孩子易生病
- 民国馋人们的命运
- 用人文的灵光照亮精神的对话
- 豆棚瓜架话课改——《史记》《欧美小说》模块编排与使用点评
- 新课改下教师的四个转位
- 让阅读的枝头缀满个性的花朵
- 2005年语文教育研究动态综述
- 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三)
- 《江城子·记梦》教学设计
- 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的困境与出路
- 让学生成为学习拼音的主体
- 试论研究式学习课堂的构建(上)
- 西方教育史上课程论演变述评
- 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
- 正确认识“语文新课标”的影响
- 让学生从“被追问”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 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