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简析拓展高职学生美育新途径的思考

简析拓展高职学生美育新途径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16

简析拓展高职学生美育新途径的思考

"

[论文摘要]文章在分析总结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美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拓展培育对于美育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美育新途径的建议和对策,即应建立以拓展培育—美育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课程体系。

[论文关键词]拓展培育 高职 美育途径

当前社会,实现个人自由发展和全民素质增强已经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促进人的发展,形成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培养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在这其中,美育是重要的环节,造就职业化的优秀人才才能够满足社会多方面需求,对于高职来说,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传统的高职美育已经不适应社会需要,其时效性不强,并且难以实现教育目标。探索高职美育新路线,充分发挥拓展培育的作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将成为当下高职美育工作的新重点。

一、美育在我国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现状

1.高校教育普遍存在着“理想淡漠”的消极现象。可以这样说,对美育的漠视、轻视、忽视已经是现实中人们对美育认识的真实写照。部分高校的美育课程停留在简单的几门选修课程上,对美育课程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可有可无”的层面,很多人把美育当作艺术特长或技能技术教育来对待,还尚未将其与德育、智育、体育同等地对待,这是认识上的误区。由于部分高校不断追求市场化、产业化办学目的,这一功利性发展造成了重术轻道、利欲熏心等私欲情况的出现,从而导致人文精神滑坡、文化品位降低。高校教育工作者由此也丧失了应有的精神理想,缺失信仰,深陷于功利的漩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必然引起社会道德的危机。

没有美的品格、美的情操、美的人格就不能叫作高素质人才。但长期以来,许多人把美育仅仅当作艺术特长或技能技术教育来对待,这是认识上的误区,既不利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又违背了美育自身的规律和宗旨。

2.美育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与科学。对于高校实施美育来说,课程设置与建设十分关键,课程设置的合理、科学将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当前,部分高校的美育课程开设的比较少,且不成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着做而不深的情况,课程的发展缺少较好的监督与管控。美育无人问津,即便谈及美育,也通常将其广泛而深刻的精神教育意义与品德塑造作用降低到简单的音乐、美术等教育层次上。

3.教学模式陈旧影响了美育质量。目前,全国的高职院校尚未有美育学专业设置,也没法培养专业的美育教师。高职院校的美育课程还停留在传统的“高中”授课模式上,缺乏更为形象、更为有效的教学创新。美育教师均是由艺术专业、文学专业教师兼任。教师之间层次不一,艺术修养水平不高,教学能力各不相同。

二、拓展培育在美育中的作用

通过美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之所以能够感受到美,是因为在审美活动中我们把握了具有节奏、平衡和有机结合的完备形式,这种形式积淀了人类情感、理想等特定的社会性内容,这些内容会同时作用于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使它们处于一种自由和谐的状态。

可以运用拓展培育理念,安排合适的培育项目和流程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生动的美育教学。拓展培育是通过专门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挑战性的课程,利用种种典型的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经历一系列的体验,培育高素质和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从美育过程看,拓展培育是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专业人才的重要阵地,加强拓展培育工作尤为重要。拓展培育在美育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展培育内化了美育认知。对于美育来说,其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其情感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作为美育教育者来说,应该将美学理论充分应用在教育之中,并且以陶养感情为目的。学者王国维也同样赞同美育为情感教育的观点。

美育的过程,一方面是教育者通过美的感知来引导受教育者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受教育者对美的体验感知的过程,在美育的实施中,受教育者时常处在美感的激情体验状态之中,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感情活动。例如,歌曲《五星红旗》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奋力拼搏的伟大爱国精神,在歌曲欣赏中,听众是非常有感情的,这是由于歌曲表达的美使听众自始至终处在强烈的感情状态,激情澎湃的感情孕育在听众心中。可以看出,通过美育能够引起一定程度的感情活动,正因为如此,美育的情感教育作用才得以发挥。

2.拓展培育提升了美育情感。由于情感是一种内在体验,所以美育的情感是通过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传递的,并非是传授或者交流而传递的。所以,在美育过程中,核心在于人的感情—态度的动机系统。对于陶冶情操,一方面需要将丑恶的东西从人们美好的印象中驱除;另一方面,需要用美好的东西教育人们。

柏拉图曾说过,要阻止年轻人将丑恶事物印在心灵的深处;达·芬奇也说过,倘若喜好是卑劣的,那么本身也就是卑劣的。当前,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低劣、下流以及色情的作品,这些作品给人以低俗的感官刺激或颓废堕落的迷乱情感,会对心灵进行腐蚀。对此,要坚决制止这些作品的产生、流传。另外,还要用美好的事物去纯洁、滋养心灵,以实现美育的目的。一方面,美育的实施能够将道德教育融入审美喜悦之中,有助于实现以美导善,有助于品德与教育的完善与优化,同时也能够开发人的智力,激励人们追求实践真理,实现以美启真;另一方面,美育更担负了其他诸种教育难以承担的任务——培养与提高人们的审美鉴赏力与审美创造力。所以,要实现人的个性化不断发展,必然要开展拓展培育工作。 "

三、建立拓展培育—美育目标为导向的教学课程体系

1.结合拓展培育理念,创新美育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应建立包括“体验—互动—领悟—总结—应用”等环节为主的教学模式。体验是指学生接受拓展实地演练,完成预先设计课题的过程;互动是指通过交流沟通、分享经验感受、互帮互助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身的感受真实地表达出来;领悟是指利用询问、诱导讨论与思考,将实施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体验感知进行引导,并用与拓展培育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合理、科学的总结;总结是指将学生的体验感知总结归纳,让学生对于自身的能力有个深入的认识,以便帮助其更好地实践应用;应用是把在拓展实训中的领悟、感知进行实践应用,从而在本质上达到美育的目标;通过应用,学生才能建立相应的自信心,对于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憧憬,并具有一定的责任感。

2.增强美育教学体验,设置合理的科学课程。与传统的以课堂、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不同,高职教学工作应在教学自由与学习自由的原则下进行,实施拓展培育的教学课题,举办缤纷绚丽的校园活动,发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论坛、社团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应一方面组织各种文艺社团,如合唱团、乐团、舞蹈团、剧社、文学社、书画社等,让学生普遍参加到创造美的社会实践中去;另一方面要组织文学欣赏、参观游览,以及一定的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让学生普遍借助客观存在的千姿百态的审美对象,去感受美、体验美、认识美。

3.丰富美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受教感知。美育的实施主要依靠与具体现实生活中多彩多样的事物的接触,对于事物美的感知,并伴随着理论说明。百闻不如一见,就像现实生活中对于某个人的事迹、人品的认识,仅仅听他人的讲述、评价,其认识也只是片面的、不完整的、不深入的,必须真正切切去接触这个人,了解这个人对其认识,才能够准确。

要真正体会故宫的雄伟庄严、丽江的和谐安宁、九寨沟飞泉的缤纷色彩、梵净山的迷蒙、桂林山水的旖旎等等,这些都不是依靠几页宣传图册,或者是视频就能够完全深入实现的,这期间必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将学生融入真实场景,亲身体验一下,才能够使学生享受到真正的美,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与此对应的,利用艺术实施美育,需要把如一首乐曲、一座雕像、一篇诗文、一幅绘画等等具体的艺术作品带给学生,从作品中体会到艺术的精华,享受美的感觉。

因此,应对学生的审美过程进行把握,掌握其“视觉—审美经验—审美思考—审美观念”的规律。课堂上不断诱导,如以欣赏、体验、感受精选的审美对象(如足够好的艺术作品)为前提,辅之以美学原理的学习,加之以适当的审美实践训练,以达培养受教者的审美眼光、审美能力及审美素养之目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童年趣事
我发现了快乐其实很简单
下辈子我要当个男孩儿
记一次登山活动
捉螃蟹
给我十个胆
快乐的节日
我的老虎脾气
烤肉
20年后,我……
为大桥“洗脸”
陷阱
最后一片绿地
航天壮举激发了我
月光,妈妈
浅析高职物联网专业建设及发展的思考
浅谈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及原则探索
论高职院校数学选修课程体系的构建
简析高职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浅析创业背景下高职院校“90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简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探究
试析区域经济发展转型视域下的温州高职教育改革
简论高职机电类专业对学生的体能要求及体育教学的对策
浅析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网络课程学习策略研究
试论NYP模式的我国高职基础课教师专业发展
浅析高职院校数字媒体专业工作室制课程群建设
简析拓展高职学生美育新途径的思考
简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与运行的有效机制
简论校企业合作可持续发展的文学素养培养
试析我国职业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秋天》课标解读
《秋天》结构分析
《秋天》重难点突破
《秋天》语言特点
《秋天》课文导读
《秋天》重点难点
《秋天》学习目标
《秋天》典题例析
《秋天》问题探究
《秋天》课文借鉴
《秋天》语法修辞
《秋天》中心意思
《秋天》学法导引
《秋天》写作特色
《秋天》课文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