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缺点与对策

试论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缺点与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缺点与对策

"

论文摘要:艺术设计是一门集艺术、文化、科技于一体的综合类学科。纵观我国许多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着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呆板、教学评价不全面等缺点,无法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需要。从教学目标的层次化、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教学过程的自主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等四方面提出了改善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相关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缺点;对策

艺术设计是一门集艺术、文化、科技于一体的综合类学科,目前,众多高职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以其较低的入学门槛,较好的就业前景,吸引了大量学生。但是纵观我国许多高职艺术设计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无法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的需要。在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的今天,如何提高高职艺术设计教学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缺点

一是教学目标设置不合理。一方面,不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学生绘画基础较好,而一些学生没有任何基础,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全面的顾及学生的能力、认知、心理情感等因素,不能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的学生,设置相同的目标,无法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导致一些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大多来源于传统美术教育的转型,学科定位还不十分明确,教学体系尚不成熟,使的教学目标出现偏差。许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为传统美术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不能实现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完美结合,从而成为普通本科教育的缩影,无法体现教学目标的独特性与前瞻性,缺乏职业特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是教学内容单调。一方面,当前一些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仍偏重于技术性,属于“精英”教育,不能激发所有学生的艺术设计积极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高等教育改革已提出多年,但大多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只是为了适应高职教学改革潮流而进行的“形象”转变,设计课的形式大于内容。我国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定位,但是许多高职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类教学项目较少,无法适应就业市场。另一方面,艺术设计教学必须以学生较强的人文素质为基础,只有在厚重的文化引领下,才能设计出成功的作品。而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普遍缺少相关人文素质培养。一些高职院校普通的教学理论更加趋向功利化,忽视对艺术设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的全面发展视而不见,违反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初衷和本质。

三是教学方法呆板。目前虽然大多院校在不断探索新型艺术设计教学手段,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无法突出这些艺术设计课程的个性,以教师的口传心授与示范指导为主,“重技能”、“轻参与”,“重教导”、“缺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的特点仍然存在。不能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无法体现“双主体”教学,在教学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怎么教、教学怎么学,无法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自主探究,而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研究性学习等新型教学方法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四是教学评价不全面。由于艺术设计学习过程是一种长期积累、反复训练的过程,而在许多院校的教学中,教师仍突出学生学期末的学分考核“定性评价”,而忽略日常学习的“定量评价”,不能把促进学生综合艺术设计素养的提高和终身学习观念的形成做为评价目标,过份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同时,不同设计水平的学生采用相同的评价方式,使得美术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看到自身的进步,对本专业丧失了兴趣。

二、改善高职艺术设计教学的对策

(一)教学目标层次化

首先,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要定位于职业能力的形成,把学生绘画技术水平与艺术素质的提升、培养学生对艺术设计的兴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做为最终目标,教学目标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目标的设置不再是简单的普通高校美术课的延续,而是促进学生在艺术设计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对学生的艺术感知、技术水平、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目标进行量化、细化,以便对学生更好的进行目标的评价。其次,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差异性,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与其自身相符合的目标,让每位学生都能够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用“成功设计”和“快乐设计”、“主动设计”的理念指导教学,激发学生对艺术设计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丰富化

高职艺术设计教学要改变单一的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使艺术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乐于接受,探索更适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模式。一方面,要注重常规课堂教学的拓展。充分考虑学生切身的感受,激发学生参与艺术设计的动机,要在常规设计课的基础上大力拓展多种选修课新模式,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喜好、特点,拓展艺术教学的平台。例如:美国德州大学艺术学院创造性的开展了“艺术设计选课”,给予学生课余自主选择3个艺术设计项目的权力,学校对其进行统筹安排。即: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内容、自主选择教师、自主安排时间。学生在学期初开始报名工作室或俱乐部,只要参与75%以上的俱乐部活动,学期末的成绩就记为合格。俱乐部由学生自主组织活动,教师在工作室和俱乐部的活动中,仅充当专职的“技术顾问”,对学生的设计活动进行必要的指导。又如: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学习大纲规定的科目的基础上,可为学生开设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等不同的选修课,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设计方向的学习。要处理好学生短期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与艺术人文素质养成之间的关系。在艺术理论教学方面,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文化、历史等相结合,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室内设计基础理论知识时,可对学生进行中国、欧洲、伊斯兰、地中海等地区历史人文进行介绍,使其更好的体会不同风格的迥异,理解不同风格背后的文化物质,更好的把握设计特点。另一方面,要注重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生活相结合,把学生的课外活动做为学生艺术设计教学的第二课堂,实施“课内外一体化”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与校外的设计工作室、企业广泛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锻炼学生实践能力。也可引导学生自己成为设计工作室,承接校内外的设计任务,提前进行创业模拟。利用好互联网这一平台,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网络学术论坛,组建QQ群,建立BLOG,也可为学生申请“猪八戒”、“威客中国”等威客账号,让学生独立完成或通过小组合作在威客网站设计作品进行竞标,体会到自身价值,学习优秀作品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理念,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加个性化。 "

<>

(三)教学过程自主化

美国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要以“元认知”学习理论为支撑,充分体会“双主体”教学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任务驱动”进行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一方面,要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第一步。倘若学生对所学习的对象缺乏兴趣,就不会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在上课前进行情境的创设,通过引趣、设疑等方式,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例如:学习广告设计时,可为学生模拟情境――假设你已经毕业,需要做一份形象生动的个人“VI设计”用于自我宣传。或让学生为自己的好朋友设计一份有意义生日礼物等。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设计练习。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索艺术设计知识的动机。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将进行有效的探究、合作式学习,探究。例如: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可为学生设置课题主题“我是环保绿色材料缔造者”,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合作小组。与学院联系,为每个小组提供设计工作室,每个小组学生通过“头脑风暴法”或“德尔菲法”论证可再生材料设计的具体过程与实用性。学生在“环保绿色材料”这一课题的引导下,可以选择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有机废料等一方面做为自己的研究任务。学生自行在城市进行废物收集,在工作室内对材料进行自行研究、讨论,确定设计方向和目的。在组长的带领下,组员间协作分工共同构思、设计。在设计过程结束后,教师可与废物利用与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或社会团体取得联系,把学生的作品向这些组织推荐,让学生自行拟定废旧材料的市场推广方案。通过课题的研究,给予学生研究学习的信心,体现课题的实用性,使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自身设计水平。要一改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努力探索成功式、体验式、角色扮演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促进艺术设计水平的提升,注重对学生的激励和启发,使学生的“要我设计”转变为“我要设计”,使学生的“学会”转变为“会学”。例如:可把设计与其它课程相结合,在抽象的VI设计训练中,可与音乐课相结合,让学生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进行VI设计,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又如: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学院在教授动画设计时,把“表演、电影与动画设计”相融合。学生利用动画进行电影的创作,在电影作品完成后,让学生亲自进行表演。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

一方面,评价内容要多元化。由简单的定量评价转为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要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情感、认知等方面的评价进行量化,在评价中不但要注重设计技术的掌握,更要注重身心的全面发展。由目标性评价转化为形成性评价。艺术设计教学的评价不仅要局限在年终,而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实时对学生进行诊断性、形成性评价,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但要注重学生与学生间的横向评价,更要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评价,突出评价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设计水平、兴趣特点、个性气质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评价标准,使学生通过评价能够看到自身的进步,激发学生从事艺术设计成就感,增强参与设计的信心。

另一方面,评价主体多元化。将传统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变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的互动式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同学互评等方式使学生间能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自评与他评结合,教学评价是设计课必不可少的阶段。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的形成。首先,教师的评价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从马斯洛“需求论”的角度看,被人尊重与认可、自我实现,都是人的高级需求。“好的设计师都是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诞生的”,只有对学生不断的进行激励,才能为其提供设计动力,指明学习方向。同时,教师又不能一味的表扬,也要注重表扬的差异性与针对性。例如:一位学生在平面设计时构图总是失败,教师可以对学生说“你这次的表现已经比上次有所进步了,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一看设计大师们是怎样构图的,你就会做的更好。”其次,评价不但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不能以同一个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不但要注重学生间的差异性,更要注重学生自身的进步,及时予以评价。例如:在学习2D艺术设计基础时,有的学生美术功底较好,完成一系列设计任务很容易,而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付出了辛苦和努力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时,教师就要及时对评价标准进行降低,让学生以较低的标准开始,逐渐在反复练习中看到自己的进步。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不断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化、教学内容的丰富化、教学过程的自主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更好的激发学生的设计动机,践行“成功设计”教学,使学生的艺术设计之路走的更加长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爱我的祖国观后感
好吃的葡萄
自我介绍
阳台上的小鸟
我的房间
春天来了
我的学校生活
我的名字真奇怪
做一件好事
胆小的我
星期天去公园玩
未来的苹果
春天像小姑娘
我的生日快到了
交通局科长先进事迹材料
邮政投递员个人先进事迹
公安局监管支队副支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公安局内勤女民警先进事迹
公司员工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妇代会主任先进事迹
民族职业高级先进事迹材料
监狱警察事迹材料
邮政投递员先进事迹材料
党员开展创先争优个人先进事迹
农村妇代会先进事迹材料
邮政投递员优秀事迹材料
铁路局工区工长个人事迹
党委书记先进个人事迹
优秀护士推荐事迹材料
探讨大学法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审计管理的科学化
缩小审计期望值差的办法
统计信息非技术性失真的原因及其治理
审计的真实性与注册会计师的民事法律责任研究
探析现代语言教学和英语语言教学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解决审计独立性的新思路
浅谈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看语言教学
探讨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取向和归化—异化策略
汉德句法比较:简单句中宾语的位置和组成的比较
试论跨文化交际意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论审计专业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谈审计期望差
审计道德风险:形成机理与化解途径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管理审计的难点与对策
《蜀道难》课文题解
《蜀道难》课文导读
《蜀道难》写作背景
《蜀道难》通假字
《蜀道难》学法指导
《蜀道难》词语解释
《蜀道难》词类活用
《蜀道难》结构分析
《蜀道难》诵读提示
《蜀道难》疑难解析
《蜀道难》课文分析
《蜀道难》特殊句式
《蜀道难》课文评点
《蜀道难》主题思想
《蜀道难》重点难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