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7
试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教育 现状分析 相关对策
论文摘 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 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在校生做为未来高级技术分子,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体育做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可能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于当下的教学需求,改革与发展成为高职院校的长久之路。体育做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健康、实现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体育做为基础课程却是容易被忽视的。在普教中,体育给语、数、外让路,在职业教育中体育又给专业课让路。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只重视职业技术专业的学习而忽略体育教育的存在,使高职体育教育摆脱不掉传统竞技体育的教学窠臼,难得改革与发展。现行的高职体育教育满足不了知识经济社会的需要,就必须了解目前高职体育的教育现状,从中找出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出适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需求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观念陈旧,体育意识不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只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教育、身体锻炼及其效果,忽视了当今体育教育最为重要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思想,缩小了体育教学的时间空间。部分体育工作者、管理者本身的思想意识还停留在为教学而教学的误区里,忽略了体育教育功能内涵延伸的知识传递,不重视高职体育教育的后期效应,造成很多高职学生进入社会后,体育活动从此画上了句号。
2.教学内容单一。目前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多以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运动为主设置体育课堂教学,如果把对学生的技能开发仅限于此,没有更新更多的项目引导,就不能照顾到学生个性能力及体育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练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趣味性及新鲜感,制约学生智能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
3.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由于高职院校都是由原来的中专或技术学校升级而来,大部分教学人员是以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学历结构、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并与其他专业教师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和高职院校的大量扩招,合格体育师资数量更加紧缺,教职人员配比和师生比例失调。
4.教学目标未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大部分高职院校沿用普通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缺乏高职院校的个性,不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没能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进行设计开发体育课程,并且总体上也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羁绊,严重压抑了学生体育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不能脱离职业对学生体质的要求,要贴近职业特点,与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来开设体育课。
5.经费投入不足,设施建设滞后。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目前高职院校各种场馆缺乏的程度比较严重,拥有量大大低于国家标准,硬件设施的差额数量相当大,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体育部门推行素质教育,增加学生喜爱的项目,因场地器材等解决不了,往往使计划落空,出现了因缺乏必备的场地器材而导致一些项目的教学拥挤不堪,甚至根本没法开展的现象。"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对策及建议
1.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要使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其要旨首先必须从转变教育者思想和观念做起,大胆改革传统的体育教育理念。不能把体育教学仅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要始终灌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养成终身体育能力习惯。以适应将来就业的需要和终身体育的需要,并将其纳入终身体育教育体系之中,发挥主干作用,使高职体育教育与教育现代化接轨。
2.广泛地了解学生的兴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及方式。突破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和传统的普修课形式,吸收或引进有健身、康复、娱乐、休闲等功能的体育项目和选修课形式,把具有时代性和实用性的体育内容列入到教学中,多选择实用性、趣味性、对抗性较强的教材内容,避免教学内容单
一、陈旧。挖掘教材中的竞争、娱乐因素,运用体育运动特有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和职业转换中具有良好的体质基础和心理状态。以发展个性、强化意识、终身受益为出发点,扩大选项范围,增加娱乐性强的休闲类项目,把学生的体育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3.加强体育教师的再培训工作,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从目前的现实角度出发,可能大部分的学校很难配备足够的进行体育教学的专职体育教师。因此,应提倡根据各校实际广开渠道,以多种途径和方式解决学院体育师资短缺的问题,有计划地调配和充实体育教师队伍,并对师资结构进行整合,做好发展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与再培训,支持青年教师参加短期培训、在职研究生班、学位课程班等,大胆鼓励青年教师公平竞争。要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对于骨干教师和学术梯队的建设,不能停留在自然形成上,而应有目的地积极加以培养,同时还应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4.尽快改善体育教学的软硬件建设。学校领导及体育教学部门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校园建设,因地制宜,采用“修旧利废”、就地取材、自制器材等多种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尽快改变原有场地器材陈旧、匮乏,跟不上规模发展的被动局面。既要逐年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同时体育部门也要克服等、靠、要思想,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活动,以达到教育部关于《场地器材配备目录》的要求。对于已达到要求的学校,应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场地器材的维护、使用和管理,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率,还可以添置一些课件、挂图,运用录像、投影等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完善办学条件。
5.改革考核方法,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学院教务部门应将体育课划分为考试科目而非考查科目,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同时要改革考核评定办法,考核内容要全面反映学生在进行体育课学习之后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重点放在考核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上。还要将体育过程评价与体育结果评价相结合,树立身心综合评价观,承认并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要求,要与终身体育目标、现代健身要求相适应。我们必须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提高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方面都要以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构建、选择、改革体育教学,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入手,审时度势,更新观念,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加强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体育课程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实践,促使终身体育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必须正视问题,勇于改革,不断创新,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培养技能、掌握知识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提高,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2]霍红、王广虎等. 关于体育学院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1999.03.
[3]张宁、陈忠.以素质教育为主导,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体育科学研究.2004.8
(1).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爸爸
- 我的弟弟
- 爷
- 聪明的表妹
- 唉,我的爸爸哟
- “厨师”爸爸
- 爱“养花”的妈妈
- 与众不同的爱
- 哎,我的爸爸哟
- 我的表弟刘政烨
- 我的数学老师
- 我家的“小闹钟”
- 厨房里的妈妈
- 慈祥而严格的妈妈
- 我的孝顺“老”妈
- 明确生涯辅导目标建立全方位生涯辅导体系
- 高师院校实习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 浅谈出版社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 从中国电视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看频道传播策略(1)
- 《焦点访谈》--社会变革后中国新闻传播的适应性转变(1)
- 香港电影产业:亟待拯救(1)
- 浅谈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大有作为
- 中外卡通动漫论文
- “对话”随想──访谈类节目的感与悟(1)
- 谈柔性引进教师: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短缺的途径
- 关于护生职业成熟度测量维度的构建
-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关于地方财政压力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
- 盘活数学教材 预约智慧课堂
- 谈破解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困境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与反思
- 花生找到了──《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及反思
- 《小松鼠找花生》教后随想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修改与反思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修改与反思
- 《小松鼠找花生》词语造句
- 让语文教学植根于生活中──《小松鼠找花生》教后所感
- 《小松鼠找花生》近义词反义词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修改与反思
- 课堂呼唤心灵的对话──《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札记
- 16《小松鼠找花生》教学设计
- 海阔任鱼跃 天高任鸟飞──《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感悟
- 《小松鼠找花生》教学案例及评析
- 对课堂失利进行的反思──《小松鼠找花生》教学后记
- 动态生成、激活思维──《小松鼠找花生》教学片断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