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高职职业英语优质课程的开发

试论高职职业英语优质课程的开发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1

试论高职职业英语优质课程的开发

"

论文摘要:从当前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英语”课程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制约该课程发展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发展职业英语教学的诸多方法,旨在促进学习者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职业英语;高职教育;课程设置

《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高职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在将来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为目标,以职业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真正体现高等职业英语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基于课程要求和学生特点,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的一个分支,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即EOP)得到了众多专家们的认同和支持,开设行业英语或是职业英语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更为可喜的是,有部分高职院校已在该领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大的收获,如深圳职业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长沙航空职业学院等,它们多是较为成熟的工科高职院校或地处沿海地区具有起步早,对外贸易较为发达的优势。然而,在一些内陆地区或是文科高职院校中,职业英语课程的发展相对迟缓。

总之,无论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还是教育部的有关要求,甚或是英语教学改革自身发展和学生特点的要求,职业英语或是行业英语课程都要兼顾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突出对其行业技能的培养。它是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一项实践探索,更是高等职业教育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学以致用的典范。职业英语课程是英语语言学习与本行业基本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中指出,该课程定位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职场英语交际为目标,以行业英语技能为主线,培养学生在实际职业岗位中应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及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的职业英语课程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效果大相径庭。如这些问题得不到重视且不能进行妥善解决,必将影响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现状

1.因材施教落实不到位 2.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

职业英语课程被划分为某些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课程开设的时间多集中在第

三、四学期。学时数为32或64课时,教学时数无法保障。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授课语言多以汉语为主。教法陈旧,施行以阅读和翻译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教学内容以英语语言知识为主,严重偏离了英语应用技能的培养。教学模式则依旧沿袭了以教师为主体的“一言堂”,无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何谈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模式。教学手段相对落后,不使用或较少使用网络等多媒体教学手段。师资衔接缺失,要么是缺乏具有语言教学基本功的专业课教师,要么是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而且还缺乏学院领导的重视,课堂管理混乱,教学组织松散,教学质量令人堪忧。

二、合理化建议的提出

开设职业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针对目前职业英语教学存在的尴尬境地,职业英语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因此,英语教育者首先是让学生爱上英语,爱上课堂,乐于学习,更善于学习。将快乐教育的元素引入到高职英语教学环节中,将学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才是当务之急。"

1.明确的课程定位是标尺

职业英语课程只是某些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而不是某项技能的岗前培训。学生只有在了解本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岗位群及其所需的英语技能要求后,才能结合自身条件寻找差距,从而产生紧迫感,进而有可能形成不待扬鞭奋自蹄的可喜氛围。他们会将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主动思考应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有效学习,以便解决未来职场环境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开设职业英语课程的目的是让每一个愿意接受英语教育的学生,在步入岗位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有效形成和提升与自己英语学习能力基础相适应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只有这样,职业英语课程才能最终实现提高“学有所用”、“学有所为”的英语应用能力和未来职业素养的教学目标。

2.鲜明的专业特点是前提

基于不同专业对职业英语教学的不同要求,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从而满足用人单位对于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这是适应专业差异化要求的一种教学形式,更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重要体现。因此,英语教育者要本着务实的态度,根据本校开设专业的实际以及岗位需求的必要,有选择的开设相关职业英语或行业英语课程。英语的使用频率与具体的工作岗位联系密切,某些工作岗位需要频繁使用英语。例如涉外文秘、商务英语、旅游英语、物流专业等涉外或外贸领域的相关专业,应较为深入且细致地涵盖整个工作过程,努力做到与真实的职场情境“零距离”。但是,不同类型的单位和不同岗位对英语的需求及使用频度是不同的。对于护理、汽车制造等专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真实的语料素材是载体

《高职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中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各个出版商、教材发行者为抢占先机,不分学科不分专业的相关教材,漫天飞舞,良莠不齐。这就对英语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既不能把职业英语课程看成是英语学习和专业词汇的简单叠加,更不能把它看成是一次严格的岗前英语培训课程,而是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地将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渗透到各个专业领域的工作内容中。此外,教学内容要与未来岗位紧密衔接,课堂设计和教学活动都应体现真实的职场情境。这就要求英语教育者适时把握课堂进度,随时监测课堂效果,认真做好教学记录,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多元化评价教学质量。

4.教学做的教学模式是关键

职业英语课程改革了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的高职英语课程内容,构建了紧扣职业岗位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体系。该课程遵照具体岗位的工作过程和语言习得规律,对英语知识、能力训练项目进行整合和重构。因此,英语教育者要坚决告别传统的“填鸭式”、应试教育模式,使职业英语课程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职场情景化、项目真实化、方法多样化、考核过程化,才能把显性课堂、隐性课堂和就业岗位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学生只有具备未来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英语技能和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才能更自觉的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最终成为企业、行业炙手可热的应用型人才。

5.“双师”素质是保障

长期以来,一些高职院校教师激励制度不完善,使英语教师产生了严重的职业倦怠,又因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导致教师的自信心不足而不愿接受挑战。因此,院方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不搞“一刀切”,应采取自愿原则,分批次、有侧重地实现“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如将新设课程有侧重的安排给中青年骨干教师,并及时总结教学成果。她们精力旺盛、学习新知识的兴趣较浓厚;方法先进,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也为其他教师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再者,可针对学校的知名专业、重点专业的教学特点,分批次地为英语教师安排挂职锻炼、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其了解相关专业知识,有的放矢的完善自我知识结构,从而为职业英语课程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结论

任何一项改革或变革,在最初阶段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职业英语教育也不例外。职业英语课程新体系的构建集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为一体,以就业市场为风向标,以促进高职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为主导,以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标准,以适应工作岗位实际要求为着眼点,以改革课程定位、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师资内容等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旨在培养符合职业要求、受用人单位认可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是一次多方面、全方位的职业英语教学改革,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又一次创新。作为奋战在高职英语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不要因缺乏跨学科的知识储备,而对职业英语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产生懈怠,无需困惑更勿用惧怕,向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的转型发出挑战。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自我介绍
未来的苹果
我的学校生活
胆小的我
星期天去公园玩
我的生日快到了
阳台上的小鸟
好吃的葡萄
春天来了
做一件好事
我的房间
春天像小姑娘
我的名字真奇怪
我爱我的祖国观后感
邮政投递员先进事迹材料
铁路局工区工长个人事迹
公安局监管支队副支队长先进事迹材料
党员开展创先争优个人先进事迹
公安局内勤女民警先进事迹
邮政投递员个人先进事迹
党委书记先进个人事迹
邮政投递员优秀事迹材料
妇代会主任先进事迹
农村妇代会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护士推荐事迹材料
监狱警察事迹材料
交通局科长先进事迹材料
民族职业高级先进事迹材料
公司员工创先争优先进事迹
谈审计期望差
审计道德风险:形成机理与化解途径
统计信息非技术性失真的原因及其治理
探讨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取向和归化—异化策略
审计的真实性与注册会计师的民事法律责任研究
论审计专业判断及其影响因素
汉德句法比较:简单句中宾语的位置和组成的比较
探析现代语言教学和英语语言教学
探讨大学法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试论跨文化交际意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保险制度──解决审计独立性的新思路
浅谈从后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看语言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探索审计管理的科学化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管理审计的难点与对策
缩小审计期望值差的办法
杜甫一生的八大打击
《蜀道难》教学设计
《咏怀古迹》“昭君篇”品析
杜甫简介
《蜀道难》课文导入
杜甫“悲诗”的文化底蕴──《登高》的再探索
杜甫《秋兴八首》诗歌鉴赏
《杜甫诗三首》备课资料
《蜀道难》教学设计
登高习俗与杜甫的《登高》诗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课堂实录
《蜀道难》教学设计
《蜀道难》教学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