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30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

"

论文关键词:中职 课程改革 计算机教学 探索 应用

论文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的结构项目优化,实施任务驱动方式的新教学方法,孕育着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的目标,这些都给计算机授课老师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对于大多数的中等职业学校而言,计算机课程的开设是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科技、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力争培养建设、生产、服务和管理于一身的人才。培养学生最重要手段是能力教学,我们只有不断的探索和改革现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计算机人才。

一、前言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科学技术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使其适应我国的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已经成为了我们首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改革观念下的计算机学科教学,应想办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专业基础知识,锻炼较强的动手能力,增强自身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就计算机这样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言,教学基础内容与教学知识结构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以及计算机知识的更新等方面的问题都无法满足新技术的发展要求和变化,如果缺少对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只能使得学生修得中专学历,不能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会导致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缺乏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进一步发展与改革职业学校里的计算机教学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1、开设课程不够合理

到目前为止,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基本上还处在初级阶段,并没有在教学上给出一个清楚的定位。虽然开始了许多种类的计算机课程,例如:3D MAX、Auto CAD、VB、Photoshop、Flash等软件,但存在流行什么学什么语言,并不具有很强的教学计划性,造成学生没有一门非常精通,无法灵活运用等情况。此外,部分中职学校还开设了编译原理等一些难度很高的课程,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目标定制的不合理

当前,大多数的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仅仅是围绕着一些计算机考试和计算机方面的职业技能资格考试作为其专业教学目标和宗旨,并不是将教育学生全面的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作为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和衡量标准。目前,教学模式主要是应付计算机考试或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学生满足于获得证书,导致了学生的知识面窄,缺乏计算机系统全面的了解,硬件和软件知识不足,限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

3、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不够

现在很多职业要求的技能、知识已经不是以前的传统职业所规定的内容和范围了,它们属于的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已经呈现了一个强有力的态势,它的普及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把计算机作为一个工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求职场上逊色于熟悉计算机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

三、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

1、教学课程模式的改革

首先,由于先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是参考现有大纲或由学校的几位老师共同商量制定。由于标准、大纲沿用时间过长,有的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及时的调查学校的实际的教育情况,结合现代化企业的需求,把市场的需要作为学科导向来设置新的课程要求和任务。学校可以聘请走在学科前沿的专家做学科的带头人,还要和企业共同建立一个专家委员会,经常开展“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研讨会,通过研讨会进一步的确定专业的方向、岗位任务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这样设置出来的课程不仅可以符合社会、学生发展的要求,也可以使老师、学生都有的放矢。

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融入其中,例如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融入课堂,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以便在取得一定的成效的时候方便教学经验、成果的整理。

2、加强操作型人才的培养

重理论轻实践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一大弊端,背的东西多,实际操作知识却学习的不深入。中等职校的计算机教学课程是一门很重视实践、实用性的课程,如果我们只偏重学习理论知识,轻视练习实践,增加的只能是学习难度、枯燥程度。我们在设置计算机课程的时候要注意适当的放大上机练习的比例,多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与此同时,还要充分的利用课余时间,加长微机室的开放时间,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进行上机实践,只有足够的操作实践才能很好的强化、巩固和促进学习的理论知识。

3、加强计算机专业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作为其他学科的辅助学习手段,会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教师应当在课程设置中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强化其他学科在计算机专业的融合,虽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但可以通过选修课的方式提高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认知能力。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鼓励他们学习第二专业。通过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和理解,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奇特的梦
绿色天使的一天
我和星星通电话
二十二世纪的汽车
星球狙击战
奇妙的学校
东游记
拯救太阳
我愿我是……
假如我是市长
假如我是“哆啦A梦”
假如我是克隆专家
恐龙复活
同学们笔下的未来世界
我是微风
重点大学共建合并对招生有多大影响
让每一个年轻的生命都鲜活
学习方法讲座(四)
关于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疑虑与对策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
《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教学建议
试析我国中小学实施聘任制改革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追求“意料”和“意外”的生成
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
关于建设优秀班集体的实践与思考
论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
干事业争创佳绩爱学生尽职尽责
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有效途径
论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少年闰土》分段段意
《少年闰土》句段学习指导
《少年闰土》写法提示
《少年闰土》重难点精析
《少年闰土》教学杂谈
《少年闰土》相关链接
《少年闰土》课文内容分析
《少年闰土》教学片断
《少年闰土》中心思想
教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少年闰土》教学谈
在课堂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少年闰土》教学片断及反思
《少年闰土》学点聚焦
《少年闰土》写作特点
《少年闰土》章法结构
自主阅读 感受形象──《少年闰土》教学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