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职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评价标准网络平台构建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评价标准网络平台构建研究

"

论文摘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在网络时代变革应用人才评价标准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路径。本文基于变革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和建构性原则,对高职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评价标准网络平台作出了几点思考。并提出了反映技能型岗位动态性需求、在网络互动中建构高技能人才标准以及参与高职教育的网络化革命等几点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评价标准;网络平台

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一)对职业标准的工具理性运用

当前,高技能人才相关的行业各工种都有国家职业标准。然而,在部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片面以该标准为指南,以获取证书为终极价值,背离了高职教育培育高级技能人才的宗旨。相关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将培养目标窄化为指导“过级”、获取证书,是工具理性的短视。高职院校名“职”姓“高”,培育出真正符合行业、企业动态性需求的人才,乃是高职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以就业为导向”过程中缺乏多方建构

近些年来,贯彻国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相当注重就业、服务行业、结合产业。但是,社会行业、企业领域的动态性变化如何把握?如何将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有机结合?上述问题的破解方案,就是努力实现教育与社会的双向建构,将专业教学、学生实际与现实职业领域指导相结合。进而言之,高技能人才标准应该是不断生成而非一成不变,应该是多方建构而非自上而下的“独白”。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产学合作理事会,聘请国内外知名企业作为行业顾问,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共建专业。在“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过程中,研究人员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分析阐述了人才培养规格、职业规格和职业岗位(群),从而构建出课程与教学标准。然而总体来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由于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导致对企业、行业的动态性需求轻视,对学生的真实水平忽视。

(三)缺乏对网络技术的有效运用

二、高职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评价原则

(一)变革性原则

1、高职教育的重新定位

在网络时代,高职教育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一个分支,也可能成为经济部门的一个分支。高职教育不是向企业、社会“输送”人才,行业、企业亦非“监督”、“控制”学校教育,而是双方以达成的共识为标准培育高技能人才。

2、人才评价标准的变革

在网络时代,生产关系以及由之决定的教育体制、评价方式正在发生变革。基于网络平台构建高技能人才标准,就是社会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探索性应用研究。与网络技术更新同步是当代教育变革大趋势,基于网络的教育(Network-Based Education)是国际潮流。进而言之,网络时代一日千里(一个网络年仅相当于日历年中的3个月),人才标准应随之而与时俱进。网络为建构高技能人才标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媒介和平台,网络评价平台有利于细化指标体系,更有利于标准的不断适时更新。

3、尊重学生的话语权

学生进入更高一级学校深造,有着自己的想法、意愿和规划。如果构建出一种互动性的网络平台,学生便也拥有话语权空间,他(她)们亦展示着自我现实水平。在此意义上,人才标准体现着相对于“现有水平”的“潜在水平”,是“最近发展区”。

三、创新性原则

(一)秉持进步的职教观、人才观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性原则,耦合多元智能的人才观、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全面发展的能力观、工作过程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学习情境的建设观、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以及生命发展的基础观等进步职业教育理念,建构出一种契合高职生、高职院校和高职教育实际的技能型人才标准。

(二)构建运行良好的网络平台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的第十个年头。在当代,一种全新的生产生活形态——以不断更新的互联网和信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网络社会渐趋形成,带来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等领域的深刻革命,必将改变职业教育的原有体系,冲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原有模式。网络之价值,不仅在于“远程教育”,依托网络平台学习知识、共享智慧、分享成果已初露端倪。本项目研究顺应教育变革潮流,依托社会和我校已经建成并开始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展开学校、企业、工厂、学生的多方互动、联动,从而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达成高技能人才标准共识。

(三)改进现行的国家职业标准

地方性原本是高技能人才的特点之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制订地方和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温家宝同志指出: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由此,国家标准的宏观引领,应该也可以转化为高技能人才标准的区域关联度。据此,本项目研究在国家职业标准的引领下,构建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技能人才标准。 "

四、建构性原则

(一)打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建构任何人才标准,都必须首先破解理论难题。当前,学界存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争。前者强调“科学精神”,关注标准、量化、考核等要素,后者强调“人文精神”,强调自由、诗意、心性等元素。如何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在本项目研究中加以贯彻,是在理论上必须做出突破之处。

(二)建立多方联动机制

建立校企工学多方联动,建立公正、公开、共享的网络评价机制。客观来讲,当代社会存在多元化趋势,人们都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着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时代。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对于职业标准,有着不同的定位。必需整合学界、教育界、行业企业等各种资源,运用网络评价平台弥合各种分歧,在网络交往对话中达成交往共识。

(三)破解人才标准建构的“两难”

人才标准的确定性、网络平台的稳定性,与人才标准的不确定性、网络平台的前瞻性之“两难”。教育要面向企业、行业,因而高技能人才一定要符合社会、行业、企业需要,这是其标准的确定性,因而也要求网络平台具有稳定性。所“就”之“业”变动不居,社会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不断更新。由此,影响人才评价指标的“因变量”的“自变量”不断变化,这是高技能人才标准的不确定性,因而也要求网络平台具有前瞻性,做到与时俱进。

五、高职院校创新型应用人才网络平台构建

(一)反映技能型岗位动态性需求

只有真正实现社会变革“倒逼”教育领域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才能生成有效的高技能人才标准。随着时代进步和行业领域的变化,创立弹性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乃是时势所趋。一般来讲,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服务一线中,掌握专门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工作实践中关键性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的从业人员。主要包括取得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高技能人才分为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和复合技能型三类。技术高技能人才是指工业化以来就出现的人群,它把经验技能与现代技术方法融合;知识技能主要表现为以熟练的智力技能为基础的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它需要有现代科技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复合技能指具有掌握交叉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技能。然而,对于高技能人才的定义,不等于确立了科学的人才标准。如何将自上而下的宏观架构,与高职教育具体实际相结合,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譬如,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提出哪些新要求?如何使得高技能人才标准与产业结构调整同步?欲构建行之有效的人才标准,必须把握企业、行业对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动态性需求。当下,国家出台了国家职业标准。较之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而言,确定了职业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内容新体系,有助于提高了学生和证书持有者的工作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然而,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必需以快捷的方式不断更新国家职业标准。一言以蔽之,要将国家职业标准的权威性与可变性有机统一。

(二)在网络互动中建构高技能人才标准

生成性思维作为现代哲学研究的新走向,对教育研究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生成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教育作为直面人的生命,应引导学生发现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由此,作为研究对象的高技能人才不是掌握技能的劳动工具,更不是机器人。网络平台有效解决了主客二分主体性模式的缺陷,建立了新的主-主关系模式。政府、学界、教育界、行业企业乃至学生均有权利发出声音,行使自己的话语权。基于这种理念,应以网络新技术作为支撑,从教育学、网络技术学和媒介传播学等视阈,以网络调研、互动问答、“虚拟”社区等既有网络平台模式为借鉴,探究高技能人才标准的生成模式。德国埃福特大学学者Anne Sliwka提出的“教育创新网络联盟”构想。网络联盟允许志趣相投的人们追求一个特定目标,允许人们迅速交换个人和组织发展信息,提供了合作和交流机会因而能赋权于创新者,给创新者提供向同事学习技能的机会。鉴于“网络联盟”构想,应结合中国高职教育实际,尤其是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区域职教一体化进程,筹建多方联动的网络平台。

(三)参与高职教育的网络化革命

依托网络平台建构高技能人才标准,依据标准推进高职院校课程与教学改革,这势必触发高职教育的网络化革命。传统的高职教育课程,定课时、定教室、定进度、定顺序。在网络时代,弹性课程呼之欲出,后现代课程观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依托新技术的网络化课程将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和最新的工作实践、政策和角色来满足社会需要。这样的课程便不是系统化的,而是“补丁式”的。传统的教师“主体”、“主导”地位将面临被置换的危机。在网络时代,依托网络平台,教师不再是个体生命,可能是机构、网站、共同体等等。行业、企业、政府等都可能以“教师”的身份,介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广大教师包括行政、科研人员欲化危为机,必须主动出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轴四馆
An Accident
The Shanghai World Expo(上海世博会)
father is a gentle man
ard to The Teacher
城市最佳实践区
上海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
Health or Wealth
Summer Vacation
如果我是世博会的志愿者
如何成为一个可爱的上海人
Shanghai Museum
my pet cat
The World Expo in 2010
成功CEO谈企业整合:领导就是要能解雇任何人企业论文论文
员工罢工的思考人力资源管理论文(1)论文
麦当劳的“S.Q.C.精神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个人独资企业法》实施之于中国现实的意企业论文论文
中小企业最佳融资决策企业战略论文(1)论文
中国企业需要领袖人物企业战略论文(1)论文
湘财证券董事长陈学荣谈信用成本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职业经理人的职业标准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创业板企业激励机制的方案探讨企业论文论文
职业经理的道德观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团队精神与企业凝聚力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湘财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珍禽大王的空杯文化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全面增强企业执行力企业文化论文(1)论文
从欧典地板风波看国内品牌的品牌文化命运企业论文论文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的意思
《桥》考点练兵(二)
《桥》美文欣赏一
《梦想的力量》重难点分析
《桥》随堂练习 提高篇
《桥》考点练兵(一)
《桥》随堂练习 巩固篇
《梦想的力量》写作背景
《桥》重点问题探究
《桥》教案设计之一
《梦想的力量》重点字词梳理
《桥》趣闻故事
《梦想的力量》老师语录
《桥》教案设计之二
《桥》美文欣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