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影视作品在非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影视作品在非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0-24

影视作品在非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影视作品 非英语专业文学课程

【论文摘 要】近年来,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在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也开设了英美文学课程。然而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学存在种种困难。本文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出发,提出利用影视作品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这一教学模式的探讨,是对传统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现有教育教学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在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也开设了英美文学课程。与英语专业学生相比,这些学生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他们没有学习相关的课程,基础薄弱,理解和吸收知识存在困难;第二,由于这些课程属于素质拓展课程,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学习时间上投入不足,影响学习效果;第三,课程课时设置制约了教师的教学安排,无法充分展开相关知识的讲授和发挥,学生不能像专业学生那样多角度不同层面来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和内容。由于这种种原因,和面向英语专业的教学相比,在非英语专业开展文学课程的教学更加困难重重,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也毫无乐趣可言,无法很好的达到教学目的。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学对象,能否借鉴和采用类似的教学方法,如何有声有色地开展非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思考。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众多学者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就在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和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中如何应用影视作品,改善课堂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模式的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借用声音、图像和视频材料,各种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和辅助材料也日益完善。在这些多媒体资源的辅助下,教师一变以往呆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环节强调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加强了课堂互动。其中,影视作品在英语专业英美文学的课程教学中也得到了普及应用,并收到了积极的效果[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总结和借鉴他人以及前人的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是提高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影视作品以及其他多媒体手段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运用和日渐流行也说明了这一点。在非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中借鉴和采用类似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有的丰富影视资源,改变教学模式,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教学形势的需要。

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的灌输,学习不是简单的行为主义的S-R(刺激-反应)过程,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即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两种途径来建构个人意义的过程[2](杨新亮 孟凡韶 ,2009:

2

7)。在这一过程中,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环境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提供某种特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分析、加工所学知识,使新知识逐渐融入自身知识结构。从这一点出发,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学生为中心,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影视作品的介入,能在非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影视作品资源能弥补教材本身的不足。目前,还没有一套统一的针对非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教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对专业教材进行删减,而传统的专业教材大都篇幅长,内容多。由于课程本身的要求和材料编排,教材的主要载体是体现文学史各个发展时期的不同英语语言形式。学生在学习远古,中古和现代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还要通过这种并不熟悉的语言形式学习相关文学知识。对于他们而言,难度大,难以能激发学习兴趣,缺乏强大和持久的学习动机。通过引入相关作品的影视资源,可以有效降低难度。如前所述,非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人文素质。学生对各个时期文学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的作家、作品以及文学形象等知识达到基本的识记和理解即可。在引入影视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简要介绍相关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所处的时代背景、基本特点等重要信息,这样可以省去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这一环节,降低了难度。同时也能安排更多的课时开展其他教学活动。第二,与教材相比,影视作品形式直观,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生动逼真的场景,再现相关文学作品的情节,有助于识记和理解。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融声音,图像,灯光,表演等各种艺术表达形式于一体,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感官,让人在观赏的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按照电影过程理论,人对电影的欣赏包括准备、进入、共鸣性高潮、回味性延留四个阶段[3]。教师在利用影视作品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遵循这一规律来安排教学环节,把知识的讲授与学生接收影视作品的心理规律相结合,从不同侧面开展教学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在引入影视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其生动直观、信息量大的特点,把原有的课本知识灌输转向多层次地培养学生能力。只要把相关影视作品和教材充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使教学方式和课堂组织形式多样化,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不同层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真正实现开阔学生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的目的。"

优秀的文学作品一直是影视作品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从最早期的《一千零一夜》、《十日谈》到结合现代社会因素全新演绎的《哈姆雷特》,众多的文学作品被搬上银幕。其中一些作品还多次重拍、翻拍,像《简爱》、《傲慢与偏见》等都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这些作品的出现丰富了大众文化市场,也为文学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资源。通过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理解识记,培养文化意识;组织协作,训练口语表达;联系实际,训练辩证思维。以讲授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

《威尼斯商人》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学生对这一作品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在播放《威尼斯商人》的电影前,教师首先结合课本知识,简要介绍莎士比亚所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及其作品的主题,并提醒学生这些内容在电影的开始阶段都有所体现,不仅引导学生识记和理解基本知识,更要把时代背景和故事情节联系起来,关注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思潮及其在故事中的表现形式,训练和培养文化意识。第二步,在学生观看电影的时候,教师结合原著,引导学生关注电影中主要人物如安东尼奥、夏洛克、鲍西娅、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的性格特点、形象塑造、矛盾冲突等,要求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电影中人物语言的表现力,从而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之处。影片结束后要求学生按小组轮流发言,这种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也能提高和改善他们有效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技巧。第三步,是有针对性训练思维的练习环节。在《威尼斯商人》这部影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犹太商人夏洛克的遭遇和命运,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遵循合同、重视信用的夏洛克会落得如此下场?你是否同情他的遭遇?他的遭遇是否与他的犹太人身份有关?除了以往的文学主题之外,你还能否从这部作品/影片中提炼出其他主题?通过讨论和思考这些问题,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思辨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步骤的时间分配可以灵活变动,第一步是基础,第二步和第三步可以根据文学作品的难易程度、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熟悉理解程度决定时间的分配和具体的任务安排。教师可以设置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事先给定思考题,有针对性的引导和训练学生;也可以要求学生就影视作品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场景进行表演;还可以对对同一主题下的不同作品进行讨论,例如在观看《简爱》和《傲慢与偏见》之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爱情观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就这一问题开展辩论。总之,非英语专业的文学课程要上得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一切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训练和培养能力为目标,灵活编排课堂学习环节和相关教学活动。

当然,由于课时的限制,这种课堂学习模式无法面面俱到,教师不能在课堂上播放每一部文学代表作的影视作品,然后进行深入的讲解和赏析。然而,这种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学习环节,营造学习环境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更有效的改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按照课堂的操作模式,寻找相关资源进行学习。这也从另一侧面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参考和借鉴探索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课程和英语专业课程的应用模式,结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在非英语专业文学课程的教学中应用影视作品,是对传统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一次积极尝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善教学模式,改变现有教学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2]杨新亮 孟凡韶. 媒体英语认知教学论[M], 上海:上海交大出版社, 2009. 

[3]袁智忠. 电影欣赏过程理论.[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

(3):77-80.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夸夸我的邻居—李小虎
在闰土家第一天
我懂得了珍惜友谊
我变了
相遇
我要叫他“周老师”
我班的锛偝紓级大王
在闰土家第三天
烧饼飘香
郑阿姨
难忘的一个人
人生道路上的老师
童年趣事
穷人(续编)
我尊敬的人
试论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应用存在的问题(1)
间接委托模式下高校内部审计关系缺陷分析(1)
网络环境下的审计创新(1)
关于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1)
我国质量成本审计的探讨(1)
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对策(1)
注册会计师审计价值探析(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计调查后的思考和建议(1)
试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1)
关于审批制改变后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思考(1)
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探讨(1)
在小规模企业中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探讨(1)
商业银行反洗钱审计的定位与方法(1)
审计机关申请财产保全探析(1)
上市公司舞弊及舞弊中的审计策略(1)
《短文两篇》课文结构分析
《短文两篇》课文简析
《短文两篇》教法指引
《短文两篇》学法指导
《短文两篇》课文背景知识
《短文两篇》重难点突破
《短文两篇》导读
《短文两篇》学法导引
《记承天寺夜游》赏析
“书”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短文两篇》参考译文
书声朗朗满课堂──《记承天寺夜游》朗读教学案例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反思
《短文两篇》课本习题提示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