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如何在艺术类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浅析如何在艺术类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如何在艺术类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

【论文关键词】中职数学 数学教学 德育渗透

【论文摘要】2009 年中等职业教育进行了新课程改革, 面对新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对艺术类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艺术类中职学校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德育,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更完备的教育, 形成更全面的素质, 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内化与外化, 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当代的艺术类中职学生中大部分数学成绩低, 加之学习方法不恰当, 造成数学教师厌教, 学生厌学的状态。因此,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把传授知识与德育巧妙地结合起来, 寓德育于教学实践中,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

一、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渗透德育

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 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 起着“以身立教” 的作用。首先, 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才能以德治人, 以德育人; 其次,教师应给予学生关心、热爱, 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爱的温暖, 而且能感受到教师人格的高尚, 使他们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中体验到人世间生活的美好。教师只有尊重、信任和关心学生, 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品德。最后,教师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从现实的生活做起, 重道养德,修身立范, 言传身教, 以自身的高尚情操影响学生, 为自己的学生做出表率。教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 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利用数学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数学中有深层次的美, 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 以及对称与和谐、简单与明快、奇异与突变。众所周知的黄金数0.618 是现实世界中美的表现, 一些名画的主题大都在画面的0.618 位置, 乐曲中较长的一段等于总长度的0.618……音乐、绘画是美的, 因为它能给人以感官上愉悅乃至心灵上的震撼。数学其实也有如此特质。由霍夫斯塔特写的《GEB——条永恒的金线》一书, 第一次让人们领略了数学的魅力。GEB 是三个人名的起首字母, 分别代表数学家歌德尔、画家埃舍尔和音乐家巴赫。人们通常认为数学和美术、音乐是天壤相别的不同领域,但作者却找到了一条贯穿哥德尔数学、埃舍尔绘画和巴赫音乐的“金带”, 从而揭示出绘画、音乐与数学之间的“惊人一致性”。正是音乐、美术与数学的这种联姻, 使得美术作品的高雅风格, 音乐作品的优美节奏, 交融于数学的对称美与和谐美之中。因此, 数学教学应使艺术类中职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 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四、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唯物辩证法教育

数学概念很多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教师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进行实践的观点、运动观点、对立统一观点、量质互变观点、普遍联系等观点的教育,使学生掌握辨证思维方法, 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例如,通过函数概念的教学, 可对学生进行运动变化、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通过数学归纳、极限等知识的教学, 可使学生认识到特殊和一般、有限和无限的辩证关系, 对学生进行量质互变观点的教育; 通过三角函数及解析几何等内容的教学, 可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体会数形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关系, 可对学生进行运动、转化、联系、统一等观点的教育。

五、利用平面直角系及函数图象教学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

笔者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发展观的教育。比如在讲授平面直角坐标系时, 首先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确定点位置的工具, 通过平面内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一个点两个坐标(横坐标、纵坐标)就可以将这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确定下来。接着告诉学生,我们就是社会这个平面内的一个点, 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并告诫学生, 在艺术类中职学校学习道德观、人生观、发展观的关键阶段, 每个人都应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 确定正确的人生目标, 端正人生态度, 为以后成为有用的职业人才而努力学习。

另外, 在学习完函数图象后, 通过对各类函数图象特征的总结, 如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折线、有的是波浪线、有的是抛物线等, 启发学生, 人生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成功也必然有失败, 所以我们只有始终保持冷静向上的人生态度, 才能经受住成功与失败的考验。

六、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艺术类中职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 还要学习文化, 心理压力较大。在数学教学中, 笔者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这个核心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数学中很多定理、公式的教学都可采用先让学生观察具体对象, 再让他们从中归纳出定理、公式, 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讲课时, 可利用节奏、语调、板书的变化等多种学习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在数学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想象, 对数学中的概念、定理和公式抓住其相互关系, 强调理解后再记忆, 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瞬间记忆及记忆的速度、准确性。通过种种方式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 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

七、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加强数学与实际的应用联系, 强化应用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艺术类中职生一般数学基础较差, 往往会问:我们是来学艺术专业的, 为什么还要学数学, 学数学有什么用啊? 因此, 通过数学应用教学, 不仅可让学生知道数学的实用性, 而且还可以利用它们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如讲解概率时, 可以让学生分组计算当前流行的几种彩票中奖的概率; 结合立体几何知识,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数学模型, 如柱、锥、台的模型。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开发学生智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艺术类中职学校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是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内容。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 找准数学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与德育的有效结合点, 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使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做到和谐统一,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更完备的教育, 形成更全面的素质, 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只要在教学中, 结合学生思想实际, 点点滴滴, 有机渗透, 潜移默化, 就能培养出“德艺双馨” 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2] 克鲁捷茨基.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3.

[3]杨向群.数学[M].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宿彦莉.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之我见[J].辽宁高职学报, 2006

(4)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沾不湿的纸
水仙花
打雪仗
雨中情
秋天的礼物
秋景
有意义的演讲赛
小猴失败日
呼家庄——我的乐园
我的弟弟
拼积木蜜蜂让我想到了
幻想中的花园
接力比赛
参与就是快乐
做好地方和民族文献参考咨询工作
浅谈高等学校管理者要树立 以效益为主的管理指导思想
试论“心结”鞭策我前行
浅谈如何提高财会课程的课堂参与度
书香园中的一枝奇葩——记“民族文献专库”
省地方文献的组织
加强民族地方文献搜藏 积极为研究史志服务
关于南海争端的国际法分析(1)论文
试论国际法的强制性(1)论文
我们怎样收集我省少数民族文献
对民族地方文献收集的几点看法
我国地方文献领域研究综述
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浅谈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提高物理化学双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想法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2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3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建议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掌声》教学设计9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1
《掌声》赏析
《一次成功的实验》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掌声》同步练习题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9
《掌声》教学实录及点评1
《掌声》教学设计8
《一次成功的实验》词语
《掌声》快乐练习:同步学学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