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之构建

试析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之构建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4

试析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之构建

"

论文摘要: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是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只有牢固树立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观念,厘清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内涵,才能确保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工作体系构建目标的实现,为全面开展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

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生就业问题突显,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政府、高校、家长和学生都在为解决就业问题各司其职,各显其能,政府的政策引导、高校的就业指导、家长的积极斡旋及学生不厌其烦的应聘,都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所做的积极应对。但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被正视,那就是大学生的就业素质问题。事实上,真正就业难的是那些就业素质达不到社会要求、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大学生。因此,要彻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从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素质着手。为此,笔者拟在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实践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的设想,旨在将就业素质教育全面融入大学生培养过程。

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就业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即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的教育,是指大学生在学习期间所接受的旨在提高个人就业素质的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教育的总和,是大学生就业前必不可少的教育活动,包括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向上并符合个人实际的就业理想、传授必备的专业技能及加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等。从教育服务社会的观念来看,大学生必须接受相应的就业素质教育。

就业素质是人才培养实效的集中表现2006年,某名校学生卖糖葫芦的事情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从公众对此事的关注程度可以领会他们对人才培养问题的看法。一方面,大学生理应是高素质人才,既有学识,又有水平,既有风度,又有能力,既会说,又会做,名校大学生更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应该从事体面的工作,应该当领导、当“白领”,收入高,工作环境好,发展前途光明,名校毕业生更要高人一筹。这些看法说明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与高校的教育休戚相关,高校应该把学生的就业素质教育与学生的成长紧密结合,为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尽心尽力,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

构建就业素质教育体系是实现就业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标越来越明确:既注重文凭,更注重才能;既注重品行,也注重水平;既注重身体素质,也注重心理素质;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专,也注重基础知识的博;既注重知识,也注重技能;既注重现有水平,也注重开发潜能;既注重外在气质,也注重内部涵养;既注重个人能力,也注重团队意识。面临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该如何开展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笔者以为,高校应担负起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重要责任,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把握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中显露的问题,总结经验,分析原因,整合资源,创新就业素质教育的方法,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这是社会发展对高校的要求,也是高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的困境 就业素质的内涵尚未明确“就业素质”在国内相关学术论文中提及始于2005年,该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欧美劳动力市场在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时,把“Employability”作为政策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并围绕“Employability”的“概念(Concept)”、“构成要素(Essentials)”、“构成模型(model)”等三个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在研究中,对于“Employability”的概念未达成共识:加拿大会议委员会将“Employability”定义为“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Harvey认为“Employability”是被雇佣者具有并在劳动力市场上展示的、雇主所需和被认为有吸引力的技能的总和。从国外学者关于“Employability”的概念研究可以看出,“Employability”主要指“就业能力”,是大学生能够成功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个性品质等因素的综合。因此,在“Employability”构成要素的研究上,侧重于将“Employability”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就业技能,美国培训和开发协会(ASTD)将其分为6个类别、16项技能;Mcquaid等学者将其从另一个角度分为6个方面的内容。国外对于“Employability”的研究与中国开展的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该研究的启示下,我国学者开始了就业素质研究。就业素质的内涵一定比“Employability”更加丰富,但就业素质教育到底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目前还没有明确界定。 "

就业素质教育的体系尚未形成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应该由三个体系组成:一是就业素质教育的内容体系,二是参与就业素质教育的人员体系,三是实施就业素质教育的过程体系。由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内涵尚未明确界定,当前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开展只能局限在已经被认同的范围,还无法构建完整的教育体系,内容体系尚未形成;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组织和实施应有相应的承担人员,人员之间既要合作,又要分工,既要充分发挥参与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又要尽力彰显参与人员的整体合作效能,因此,建立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人员体系是该项工作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但目前还无法着手;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很强的教育工程,如何针对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考虑大学生在校接受就业素质教育的有效时间,将就业素质教育的内容有机、合理地穿插在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使就业素质教育有条不紊地实现,目前还未发现有针对性的研究结果,过程体系尚未形成。

<>

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的思考

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开展势在必行,但要解决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探索体系化的解决途径,首先必须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强化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观念要实现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国家、高校、家庭和学生必须强化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观念,把握该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尽力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要想发展经济,缩小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首先依靠自己,依靠高素质人才,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合作,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和技术。要学习别人,自身必须具备相应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和吸收能力,否则,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就会走弯路,甚至碰得头破血流。其次,高校自身发展需要尽力解决大学生的就业素质教育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任务,是大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桥梁,要搭好这座桥,高校必须在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方面狠下工夫,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途径,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为社会输送优质人才,这是社会赋予高校的使命。同时,在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的今天,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高校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把优秀人才培养摆到第一重要的位置,加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多培养受社会欢迎的人才,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促进自己的发展,提升自己的品牌,在面对竞争时立于不败之地。再次,家庭也需要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问题。子女是家庭的精神支柱,子女优秀,全家无忧。最后,大学生自身要获得发展更需要解决就业素质教育问题,大学生只有明确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才能从容面对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

厘定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实施大学生培养与教育的总纲,如不能厘定清楚,就业素质教育便无法开展。总体而言,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个人的职业目标、专业素质及综合素质三个方面。职业目标指在健康向上、符合个人实际的就业观念指导下,设定自己未来的目标,包括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设定职业目标必须首先了解和理解职业的内涵,并愿意为之奋斗终生,尽管有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之分,但职业目标必须是长期目标,只是在不同时期工作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同而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是大学生必须接受的就业素质教育。先设定目标,再选择与自身目标发展相关的专业,不能为拿文凭而上大学,要克服专业选择与学习目标的盲目性。专业素质教育指在职业目标选定后,为实现目标而接受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及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各专业、各行业对专业素质的要求各不相同,但高校目前不可能根据每个行业的特点对不同的学生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因此,大学生在校接受专业素质教育时,应根据自己未来职业生涯的特殊要求,加强自主学习,在接受普遍教育的同时开展特色学习。综合素质包括个人的修养、各种必备的能力、技能和素质(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微机水平、英语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一些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这些都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要素,也是大学阶段必须接受的教育。

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要完成如下三项工作任务:一是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内容体系。通过厘定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的内容已经明确,总体上分为职业目标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三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地对具体内容进行调整和丰富。二是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人员体系。大学生的教育培养不仅是高校的职责,同时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职责,更是大学生自己的职责。如果将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任务按百分比划分的话,笔者认为,自我教育应占60%,高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15%,家庭教育占5%。其中高校教育是主导,自我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铺垫,家庭教育是辅助,因此,家庭、社会、高校和大学生自己都是人员体系的构成部分,四个方面要密切配合,特别是大学生自己要整合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家庭教育的内容,将所有教育融入自我教育过程。三是构建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过程体系,大学时光是短暂的,要完成就业素质教育任务,必须将就业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分解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形成有目的、有内容、有执行人、有执行时间的完整的就业素质教育体系。职业目标教育在新生入学时完成;专业素质教育通过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完成;综合素质教育则应通过大学生活动教育体系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大学生就业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程,笔者只是从体系构建的宏观思路上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大量具体的细节问题还有待日后进一步研究。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迷人的禹王广场
我那可怜的小牙
吃枣
长大后的我
小青蛙上学
我帮妈妈洗碗
快乐的一天
香烟的自述
我的妈妈
给台湾小朋友的一封信
春天
一个愉快的夜晚
我的心和“神七”一起飞
考试后发现的问题
一场激烈的球赛
支教组社会实践总结
志愿者服务工作总结
直销员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先进团支部事迹材料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工商银行优秀员工先进事迹
图书馆社会实践总结
优秀小学团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中小学骨干教师先进个人事迹报告
纪委监察局局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实践总结
优质服务标兵推荐材料
2011三下乡社会实践有感
优秀团干部先进个人事迹报告
法律咨询社会实践总结
风险基础审计模式及其运用(1)
经济责任审计与国家审计(1)
政治文化与中国当代文艺学(1)
读费孝通与《乡土中国》(1)
文学与玄学·关于《灵山》(1)
对重要性与审计风险运用的再认识(1)
保险公司审计委托模式研究(1)
企业内部环境财务审计运作模式构建(1)
论词语重叠的意义
孔孟之间(1)
翻译:意识形态的建构、解构、重建与解读(1)
现行通用审计软件缺陷及其设计观念变革(1)
现代传媒和转型期文化下的汉语诗歌
闽南话的咏叹调(1)
冲突处理模式的维度划分与测量(1)
《宇宙的边疆》写作借鉴
《宇宙的边疆》结构分析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整体把握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
《宇宙的边疆》教学设计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有关资料
《宇宙的边疆》艺术特色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学建议
探索宇宙的文明层次
《宇宙的边疆》问题探究
《宇宙的边疆》句子理解
《宇宙的边疆》中心意思
《宇宙的边疆》文题诠释
《宇宙的边疆》教学杂谈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关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