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

关于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高职项目化教学模式要素研究

"

论文摘要:项目化教学是通过完成一个具体和完整的工程项目而开展的一种学习工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在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也可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因此,应结合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经验,从教学项目设计、教学组织、教材编写等方面探讨项目化教学各要素的构建。

论文关键词:高职;项目化教学;教学项目;教学组织;项目化教材

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同时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日渐凸现,集中体现在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和教学模式创新不够等,这些问题影响了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提出的“工学结合”教学理念,为高职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项目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转化为若干个有实用价值的工程项目,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围绕完成该项目而开展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活动。笔者拟从项目化教学的项目设计、项目化教材、教学组织等方面论述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教学项目设计

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项目来源于生产实际中的典型案例。但作为一种用于学生教学的载体,一成不变地将生产实际中的项目移到教学实践中显然是不可取的,必须对项目进行适当的处理,赋予其教学上的特性,例如项目的针对性处理、开放性处理、可操作性处理和安全性处理等,这一过程称为项目的教学化处理。对项目的教学化处理至关重要,是高效地开展教学的前提。

(一)项目的选择和针对性处理

项目化教学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解决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问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对项目的学习和工作实现的,具体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通过项目化教学完成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二是通过项目实施实现知识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化。

教学项目作为承载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本身必须包括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信息,因此项目的选择和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在项目化教学中,应选择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实际应用价值、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项目(一般是指产品及其制作过程)。但实际项目所包含的知识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的知识可能过于离散,各知识点之间缺少必要的链接,系统性较差,这对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是不利的。

要解决好项目的实用性和知识的系统性问题,教师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对知识按认知规律和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分析归类并提取知识要点;二是根据知识要点合理地选择针对性项目,项目包含的知识要尽量避免过于离散;三是要根据选定的项目重构知识的系统性。项目的选择和针对性处理是项目化教学构建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项目化教学是“基于问题”的教学形式,类似于构建主义的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模式。在抛锚式教学模式中,确定项目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项目一旦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随之确定,如同轮船被锚固定一样。例如,在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设计出万用表制作、整流电源制作、功率放大器制作、数字钟制作、简易电子广告牌制作等教学项目,这些教学项目实用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感官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项目的开放性

项目化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实践为主体”的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参与式教学,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的主要形式是围绕项目开展的工作实践活动。

围绕项目开展的教学活动必须有足够的机会与空间让学生动手动脑,因此,项目本身必须是开放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针对教学目标选择和设计的、包括新知识新技能的不完整项目。学生只有通过学习、工作等亲身经历,才能完成项目(使项目变完整),并从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获得成功的快乐。项目的开放性在这里是指项目的不完整性。

传统案例教学的特点是由教师提供完整的案例,教师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剖析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没有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学生依然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项目化教学通过提供不完整的项目,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因而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这是项目化教学与传统的案例教学的根本区别。例如,在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中采用的万用表电路制作项目,只提供该项目需要的电路板、电子元器件、检测仪表和制作工具等,而涉及的元器件原理、选用、焊接、检测等工作,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实验等学习过程逐渐完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激情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激情是通过亲身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出来的,而教学项目的开放性正是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机会与空间参与其中的前提。 "

项目化教学的教材特征

教学过程离不开教材。项目化教学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围绕特定的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必须具备引导学生按工作过程开展自主学习和工作的功能。因此,必须基于具体的项目,按照工作过程,即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思路编写教材,这样的教材可称之为项目化教材。

(一)项目化教材的结构

在项目化教学中,每个教学单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教材要围绕具体的项目(工作对象)进行编写,从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到通过项目实施应当实现的专业技能,在教材中都要得到具体体现,因此,教材的结构应当是项目化的。

项目化教材必须融入教与做两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工作过程起引导作用,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工作。对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要适时地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将理论知识融入项目施工过程中,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项目化教学应围绕针对性的项目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涉及对理论的认识、技能的训练、工具的使用、施工的组织等。项目化教材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所包含的信息应该是多方面的,既应是知识的载体,学生工作的指南,同时也必须将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等因素融入教材中。因此,项目化教材应是综合性的。例如,我们在编写电子技术项目化教材时,在涉及二极管相关知识的教学中,选择了与二极管相关度较高的整流电路制作作为教学项目,将元件知识、工具使用知识、工艺知识、检测仪表、检测方法及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按整流电路制作流程进行组合。在教材中,还结合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室的环境和实践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照施工过程完成学习。

(二)实用性与系统性相统一

高职教材强调实用性。知识的实用性与系统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项目化教材基于项目和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编写,体现了“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编写思路,其实用性毋庸置疑。但项目本身涉及的知识往往是综合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围绕一个针对性项目编写的教材,容易出现结构凌乱、知识片面、逻辑不清、系统性缺失等问题,使教材失去普遍意义。

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是人的认知规律的一种体现,本科教学的经验已经证明,知识的系统性对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知识的系统性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这样的教材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极不方便。

要解决好教材的系统性问题,一方面,有赖于对教学项目的精心选择和设计,要尽量选择知识相对集中、系统性较好的项目,选择的项目不宜过大,必要时可以将综合项目分解为若干个相关或相对独立的子项目,这样更容易处理好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有赖于对相关知识的整合。这种整合绝不是简单的组合和拼凑,要符合认知规律,符合知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要在项目涉及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知识扩展,融入相关知识,使知识更加全面丰富,使教材具有普遍意义。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应融入相关的链接知识,以弥补系统性不足的问题。

处理好教材的实用性与系统性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解构和重构的过程,即解构原来按学科特点排序的知识结构,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思路重构知识的系统性。解决好项目化教材的实用性与系统性问题是项目教材编写的关键问题。例如,我们在编写电子技术项目化教材时,把音频功率放大器制作分解为放大电路制作与调试、通用集成电路应用制作与调试、电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等若干子项目。这些子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相对集中,各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容易处理,在保持高职教材实用性的基础上,理顺了知识的系统性。

项目化教学的组织

对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的系统化学习是我国本科教学的最大特征,符合人类学习的认知规律。但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很难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容易导致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要使这种教学方式做到生动活泼,需要教师具备很高的教学技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面对高职学生这个特殊的学习群体,系统化、学科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证明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心智特点,教学效果和效率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项目化教学基本的教学组织是建立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之上的,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实践活动是主要的学习形式,这种教学模式较好地迎合了高职学生好动、好奇的心智特点。但这种教学方法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取决于适合的教学环境、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和正确的师生关系等。 "

(一)项目化教学的环境营造

教学需要一定的环境。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是对人类学习活动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良好的教学环境可对学习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能促使各种手段发挥最大的效果,是教学活动富有成效的必备条件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在其撰写的《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学习者要达到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使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基于项目施工过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要求在类似于真实的工程环境下发生。这种类似于真实的工程环境主要是指教学场所空间划分、内部布局、项目设备摆放、企业化氛围的营造等。这种教学环境的设计或构建是具有导向性的,必须具备引导学生按工作过程开展自主学习和工作的功能,同时也要方便常规教学方法的开展。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也是项目化教学环境的构建者。我们在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中,在充分考虑常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按企业车间标准组建了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室,项目化教室不但面积大,而且内部配置了电子产品生产流水线(设置有装配工位、检测工位等),配备了技术讨论室、资料室、材料室、工具室、产品展示室、移动黑板和投影仪等,既能很好地营造生产现场真实的氛围,也能充分地体现教学的特性。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

学生通过项目化教学除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可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沟通等综合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通过项目化教学获得的完整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比完成项目本身重要得多,这种经历与经验对学生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三)项目化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从项目化教学的组织可以看出,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要利用教学环境和教学项目,组织、引导和管理教学进程,并从中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而不是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

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强调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强调教师在项目化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强调项目施工的完整性和严谨性,强调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和体会,强调项目实施中学生的协作精神等。在项目化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主从关系转变为平等关系,教师同时也是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同时,教师要刻意营造教学民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

何克抗教授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可见,项目化教学在教学组织上与建构主义的思想是一致的。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学项目、项目化教材和教学组织三者之间互为依托,相辅相成,项目和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学组织则是教学的灵魂。项目化教学可以实现教学过程工作化,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得到问题处理能力、同学间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永远的朋友
楼道里的便民点
街角下的背影
我家的“全能王”
我的“麻烦”妹妹
我的校园生活系列之三:可怜的下课十分钟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你是我最想写的人
回忆
小小的我
妈妈的眼睛
我爱你不值得
我的校园生活系列之一:迟到风波
不朽诸葛亮
我最喜欢的“灯塔者”
基于图书情报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探讨
略谈高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有关中职哲学人文精神教育的几点反思
外太空真有生物吗?
美国图书情报学硕士研究生个性化教育及启示
浅析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
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生物学教学初探
中医中药干预急性放射性肺炎临床研究
当下社会网络文学发展之我见
图书情报知识管理服务人性化中的柔性探析
中医专家揭秘寒冷季护肤法
开一家中医养生馆比药店更赚钱
小议多媒体技术在寄生虫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医中药对中风康复的治疗
文学作品欣赏之传记文学
廉颇蔺相如列传.
《沁园春·长沙》...
《错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备课资料..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2)教学设计
师说..
寡人之于国也
中国现代诗三首——死水
《诗经》两首(粤教版)..
《汉魏晋诗三首》(粤教版)..
祝福..
《沁园春长沙》教案
《离骚》节选(粤教版)..
荷塘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