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08

试论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关键词]自主学习 高中 写作教学 生活体验

[论文摘要]新颁布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及高中语文学习实践的特点,在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提出的。语文写作教学实施自主学习策略需要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传统文化为基础,从命题、构思、互评阶段引导实施。

一、自主学习和语文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的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语文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宏观教学目标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素养和认知经验为基础,根据自身的需要及预订目标对语文学习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自主选择、自我调控、自我修正直至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语文教学中实施自主教学策略应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改变传统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依赖式学习方式,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策略,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途径。

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的策略

自主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应结合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情况,将自主等同于放羊,或者换汤不换药都是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应该坚决摒弃的。应该坚持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身份是组织者、帮助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发展。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与交流的实践性过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为达到上述目的,笔者以写作的流程:命题、指导、批改阶段,结合师生的传统文化背景及现实生活体验构建自主学习策略。

1.命题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成长体验和心路历程是新课标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让学生通过自主写作充实精神世界与人生境界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因此,愿意写、有话可写是教师首先应该关注的情感态度目标,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乐于表达与写作呢?自主学习理论启示我们,积极营造现实的情境,调动学生真切体验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需要取材与把握要点。即是写作命题以生活体验为基础。

体验是指在生活中亲身经历、体验认知生活与事物,借助经验与直觉,感触外物带来的心灵震撼,以生活体验为基础写作建立在品味人生与生活、感受时代与关注社会的基础上。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好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就是因为文章的字字句句都负载着作者的真情实感,是作者用心用情用血在诉说,承载者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因此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以生活体验为基础写作,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将话题引向学生的生活。

如话题作文:请结合生活体验以“飞翔”为话题。飞翔原指鸟儿扇动翅膀翱翔,本是动物世界的正常活动,但文章要求结合生活体验,这就启发我们需要由实到虚,积极拓展思维,飞翔常让我们联想到摆脱束缚、自由自在,还能让我们联想到超越、奋斗、开拓进取,如果换位思考还可以联想到飞翔的条件等等,可以说可写的内容很多很多。可是看似空灵广阔的话题,但是学生真正下手写时却常常无处动笔。那么在自主学习策略下,教师该如何将此话题联系到学生的生活中呢?

可以做这样的尝试:让学生以学号为序,站起来大声讲三句话,内容不限。这三句话可以是自己的梦想,可以是自己的苦恼,可以评价某人某事等等,但要求真实、健康、积极、简明。教师这么做是基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中的学生学习任务重、思想压力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我们看不到的丰富的内心世界,若是能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倾诉的机会,他们肯定会敞开心扉。活动布置以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不要诉诸笔端,直接大声的说出来。活动结束后,要求学生以此次活动为素材,写作“飞翔”话题作文,要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都有内容可以写,而且几乎是信心满怀地写作,因为人物、事件都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后,学生们置身事中,都是自己不吐不快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亲身体验,写起来自然顺畅,有情可感,从源头上解决了“米”的问题。

2.构思

写作中学生常常是有话可写,可是难在“千言万语,无处下笔”,此时就需要教师适时地导情、导理、导法。导情是指教师需要创设生活情境或者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体验,将体验变成表象记忆,使学生学会积极投入生活、丰富写作素材,解决“无话写”的问题;导理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归纳,将表象记忆内化升华为“心中之物”,教师教给学生方法,做好示范,揭示内在规律,解决“不会写”的问题;导法即指当学生的生活素材比较丰富,而且已经学会归纳抽象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优化思维,陶冶情操,锤炼语言,解决“写不好”的问题。

3.评改

高中学生通过长期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此阶段就是要夯实基础、促进发展,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作文评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相互竞争与自我完善意识,达到以改评促写作的目的。

传统的作文评改是教师对作文进行的技能技巧、得失优劣的点评,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有限。学生参与作文评改实际上是一个自主学习与自主构建的过程,学生在互批互改中,主动调动已有的知识体系,体验、揣摩、修改、评价他人的文章,对同伴给自己文章所作的评价也会辩证思索,进行深层次的修改并对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再次构建。顺利的完成这一过程,毫无疑问会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

组织互评互改,教师颇费心血,尤其是起始阶段,教师需要范文引路、提示点拨、答疑解难、指导修正、表扬激励,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以后,学生才能真正领略互评互改的意义,并在互评互改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奇妙的动物世界
找春天
我的爸爸
蜻蜓和蚂蚁(续写)
我的自画像
介绍自己
小白兔
我改了一个坏习惯
感谢有你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我的家乡真美
好心的小企鹅
小弟弟做作业
要是文具能听懂我说的话
自我介绍
论宪政的宗教之维法学理论论文(1)
中国法理学二十年法学理论论文(1)
法治、合理性及其代价法学理论论文(1)
入出国许可问题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培植法治的自我完善机制法学理论论文(1)
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法学理论论文(1)
审判的法治逻辑
继受法律的理性科学化
也许正在发生
事物,事实,论证法学理论论文(1)
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上)法学理论论文(1)
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
自然法学新体系引论法学理论论文(1)
《画风》片断赏析一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三
《画风》教学设计二十二
《画风》情境体验设计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九
《画风》教学设计二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感二
《画风》解读
《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四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十一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八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五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