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视觉文化中的转型与发展

探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视觉文化中的转型与发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探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视觉文化中的转型与发展

"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艺术设计专业 视觉文化 双师型

[论文摘 要]当代视觉文化的转向,导致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教育的内涵与范畴扩大,新的艺术观念和形式生成,使得艺术学科教育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如何建构一种更科学,更符合社会需求的艺术设计教育学科体制,一种新的有弹性的课程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艺术教育转型与发展中必须应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视觉文化与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那样,“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视觉转向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人们更喜欢去接受那些视觉的东西,而非千篇一律的文字。”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使人们直接面临“数字化生存”。科技的进步,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的更新,各种视觉媒介的出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情感。数字化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而且是一种以信息为标示的崭新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与此同时,它们也冲击着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艺术设计学科正在经历着一场数字化的革命。

随着视觉文化的转向,社会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新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虚拟现实、数码艺术设计、数字视频、多媒体广告等新兴科技不断地挑战着当代艺术设计形式的同时,也充实着当代艺术设计的外延。多元化的视觉审美观念也暗示着新的视觉传达方式将要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让艺术设计的实践集中体现为一种“跨学科、多媒介、综合处理的艺术。”进入2l世纪,由于人们对于新的尖端科举技术的迷恋,还导致了不同于以前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审美意识以及时空观念等。与此同时,也使艺术设计设计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视觉文化将逐渐融入当代艺术设计潮流中;艺术设计专家将转化成媒体技术专家,或者被媒体技术专家取代;新媒体艺术将更加商业化,它必然会随着IT产业和internet的发展而存在和发展下去,对艺术与设计的影响和参与,也会越来越深入,艺术与科学共同作用于我们的生活,或者说艺术与科学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这是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

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当代文化形态的转变对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高素质复合型设计人才要求与时俱进,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多媒体技术;具有创新、创业、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目前我国有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对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与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深入,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教改缺少完整而清晰的思路,尚未形成系统化、规范化、体系化的理论和研究。

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教学转型中的思考

1、高职教育的形式,本科教育的模板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往往都是以本科院校教学模式为基本框架。或者浓缩本科的课程,或者删减本科的课程,无论是采用了这两种形式中的哪一种,归根结底都是在本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一般都是先进行一年或两年的基础训练,一年的专业基础训练.最后一年才进行专业设计,而学生有机会参加实习的时间只有毕业前的半年。学生的学业结束但对于实际的操作依然十分陌生,这样的情况在学生求职时屡见不鲜。

这样的教学模式显然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压缩理论学时,增加实践比重,以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和突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一个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双轨制教学模式,制定出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2、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

3、教材“面向传统理论、缺乏现代应用”

当代文化形态的转变使得当今社会的设计活动已经大大不同于过去传统艺术设计的界限和范围。然而当前可见的教材或参考书中,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和新技术及其应用等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趋势的内容没有包含进来。例如各种电子书、电子期刊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类书籍装帧教材中却很少提及。教材内容上落后于正在流行的技术潮流或与现实生活脱节,正是造成眼下许多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难找工作的原因之一。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还处在探索过程中,教材建设任重而道远,编写教材的过程中要坚决贯彻高职教育的改革要求,切实做到“基础适度够用,加强实践环节,突出职业教育”保证教材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除加强教材建设之外,教师还要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角色,不依赖教材,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学习,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有效资源,关注新的设计动向,完成知识更新,紧跟时代步伐。

4、注重和加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结合,学生不只是接受艺术基础技能培训,还必须学习和掌握与之相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在视觉文化时代,现代设计教育的信息化、系统化和高科技化是培养现代设计师必备的条件。然而由于扩招导致艺术类专业学生文化素质下降,因此课程体系的建构应趋向综合化、文理知识相互渗透;同时新的课程体系结构,新的培养方案应该既有共性要求,又有宽松灵活的特点,可以将选修课的内容扩大,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艺术设计的主要功能和使命决定了艺术设计同市场的紧密联系,市场造就了艺术设计的繁荣,艺术设计促进市场的发展;艺术设计教育是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向导,以促进设计教育自身发展为目的,通过深化设计教育内在的投入与产出机制,建立设计教育发展的新体系,艺术设计与市场和教育的互动是艺术设计发展的根本。

参考文献: [2]常跃中 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的互动美术大观2005

(9) [4]侯建芳, 余育新 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初探 企业家天地 2007

(1

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6,11,1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想对你说
我种了一棵石榴树
自然美景之绿萝
动物带给我们的启示
自然美景之桃花
妈妈我想对你说
花的奥秘
蚌的血液是淡蓝色的
妈妈我想对你说(4)
妈妈我想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
自然美景之可爱的月季花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
妈妈我想对你说(2)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5)
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撰写
技术负责人岗位职责
质量验收涉及资格与资质要求
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试注意事项
土建整理资料
如何历练成优秀的建造师
新建住宅层高不得高于3米
工程师教大家在工地上"说话"
怎样验收墙面瓷砖粘贴的施工规范
水泥砂浆和混合型砂浆有什么区别
阳光房标准制造流程
施工员报考条件
学建筑该学些什么?
模板施工方案
如何管理好工程项目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提高篇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①
《失物招领》趣闻故事
《失物招领》教学目标
《失物招领》教学重点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路旁的橡树
《失物招领》教案(二)
《失物招领》考点练兵②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请爱护环境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二)
《失物招领》重点字词梳理
《失物招领》教案(一)
《失物招领》美文欣赏:花种
《失物招领》随堂练习 巩固篇
《失物招领》同步作文:爱护环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