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讨中职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探讨中职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探讨中职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

论文关键词:中职数学 应用能力 素质教育 技能培养

论文摘要:中职学校数学教学的宗旨是服务于专业课教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必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文章分析了中职学校当前的教学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中职数学的特征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提高中职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教学成为当今教育一项重要任务。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中职数学教学关系到中职学生技能的培养,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职学生素质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差,从而学生学习数学这门相对枯燥的课程较困难。

中职学生毕业后面临的是知识应用,因此,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学习数学不能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还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数学富有生命力,实现它的价值,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服务于实践,因此,从应用实践上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即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中职学校的招生对象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往届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等(即“无门槛”入学),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不高。另外,中职教学设施没有系统严格的要求,中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理论基础教学不够重视。因此,中职数学教学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自身素质不高。升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就比较吃力,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基础没有打牢,知识连贯性不强,对老师课堂讲的内容听起来费劲,听不懂老师讲的要点、难点,甚至没兴趣听等原因。另外,中职数学本身是对中学数学的提升和进一步应用,把中学阶段的理论和实例应用相结合。例如,把二次函数的最值定理及均值定理应用到实例中,解决实际问题;三角形全等、相似及相关定理运用到空间概念中;排列组合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这些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必须在熟练的基础上才能得心应手,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因此学习起来就会感到吃力、摸不清头绪,成为中职教学的障碍点。

2.中职数学教学条件限制。中职学校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运用能力,对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稍有轻视,数学教学环境跟不上需要,教学工具缺乏影响了中职教学的进行。计算是数学应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实际问题中计算量都很大,如计算一块地的亩数、一个工厂工人的排列组合等,这些实例用手工或者传统的简单的计算工具进行处理会费很长时间,并且正确率不高。

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求解数学问题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工具,便于进行计算、解方程、绘图像、数据统计、数值计算、符号演算等。这些工具在高等院校中已基本普及,但在中职学校还未普及。熟练运用现代化的计算工具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保证。

二、提高中职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

中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针对上述中职数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以下教学策略,提高中职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

1.培养正确的教学观念。中职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是学习专业课的工具,中职数学的学习服务于专业课。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经常性地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使问题得到解决。中职数学教学不要把数学纯粹的当成一门学科,它是专业课的根基,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要注重和专业课的联系,通过典型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课的重要性。例如,讲到微积分的时候,可以举例电工学中,交流电路中,电流、电压、容阻抗之间的求解关系。体会到知识的用途,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在用中学,学中用。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中职学生自身素质不高,自主学习能力差,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学习的宗旨是服务于专业课,因而在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实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反复实践,倡导学生自己编练应用题。应用题是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编解应用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体会用数学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学生自己编的应用题思路清晰,数量关系明确,解答起来容易,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身参与,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

结合教材,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相结合。比如,学习到《二元函数》和《二元方程》时,给学生提供几个案例,如操场、学校面积周长与长宽之间的二元函数关系;工厂生产的产品与工人数、工作时间等的函数关系;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从A地到B地速度、时间的关系等。这些问题不能够直接算出,但通过列二元函数,解二元方程很容易解决,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

3.加强数学教学工具设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数学运算是中职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数学运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中职学生在生产生活中数学能力的发挥。课余时间可以组织口算心算竞赛,渐渐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必须加强现代化信息工具的配置,让学生熟练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具备使用现代化工具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学生对现代化工具的运用,把学生培养的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4.根据专业有针对性的教学。中职数学教学的宗旨是服务于专业课,因此,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结合专业课的例子开展教学。有必要时数学教师可以进行专业课浏览学习,或者偶尔听听和数学关系密切的专业课的教学课。这样使数学教师在讲授时会有备而来,举出和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实例。不仅仅提高了教学实用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专业课的学习也提供了帮助。

5.数学教师充电,保障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教学也强烈呼应现代化教学工具,只有这样才能“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必须及时充电,顺应信息社会的发展,熟练使用信息工具,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加强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和中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实现,是当前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中职学校和教师必须创造性的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将课堂和生产生活紧密结合,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2]李小龙.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Z].素质教育论坛,2008,

(4).

[3]李玉鹏.职业中专数学乐趣教学探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9).

[4]郑学权.如何提高职业中专数学的教学效率[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1

1).

[5]陶正娟.高职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现状及教学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

(1

1).

[6]刘宇竹.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硅谷,2009,

(2

3).

[7]刘宏俊.对中专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

(1

2).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做金工
灯光球场
小羊的生活
农村的胡同(二)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烹饪
小猫和小兔的故事
青蛙申冤
小猫和小兔
学跳绳
两只小猫去钓鱼
溜冰
班主任不在的时候
课后
“小当家”做饭
论析20世纪西方的文化批判
从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看科举制的兴衰
西方节日本土化中的国人文化心理分析
论阿多诺美学的人本主义思想
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
哈姆莱特的宗教思想和他的悲剧
评析《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的西方文化内涵
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及其启示
浅谈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及借鉴
浅析哥特亚文化的发展
西方文化与英语学习之关系
不同宗教思想在英汉谚语中的折射
浅谈美国法律教育的经验与启示
汉英谚语反映不同的宗教思想与观念
西方文化理论视域与中国当代文化构型
挥别昨日的梦幻──读徐志摩《再别康桥》
浅析诗歌《再别康桥》的意境及其构成
《再别康桥》意象解读
寻梦人的忧伤──徐志摩《再别康桥》
《雨巷》:唤起人们希望和幻灭的情绪
凄美的孤独──《雨巷》的情感特征
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再别康桥》赏析
徐志摩和他的“康桥情结”──《再别康桥》的延展美读
我用残损的手掌
追悼志摩
诗性的启迪──以《再别康桥》为例浅谈诗歌教学
承续而不拘泥,出新更见才气──《雨巷》中的意象探微
戴望舒的文学道路
“雨巷诗人”的悲情之旅──戴望舒与他的恋人
依依惜别的深情──读《再别康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