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当今高职教育的启示

浅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当今高职教育的启示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高职教育 启示

论文摘要:贯彻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就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尊重学生的个性,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关系,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这一思想对我国当今的高等职业教育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1.人的需要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是人对一定的客观事物的需求,是人的本性,是人的全部活动的内在动力。在马克思看来,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为人所固有,与人共始终。马克思把人的需要的丰富性、普遍性看成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从事劳动和其他社会活动。人在普遍的交往中按照自己的个性来谋得一切合理需要。人的素质是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具体规定性,主要指人的整体质量和综合品质。它不仅包括人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而且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实践素质等。不断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是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由人的各方面能力所组成的能力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的体力和智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除此之外,人的能力还包括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道德修养能力和审美能力;既包括现实能力,又包括潜在能力。马,克思把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他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3.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的个性是指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个人的具体的、独特的主体性,即人的主体性的个体表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在各个方面获得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综合表现,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最高象征。在共产主义社会,整个社会将是具有各种个性的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劳动能力和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与社会关系相适应、对社会关系有自主性的个人逐步代替与社会关系不相适应、授有自主性、处于被奴役地位的个人的过程。

4.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社会关系是人的现实本质的存在基础,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社会关系”,指的是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如何,直接决定着人的本质如何,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人的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他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交往,人的存在受到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人的发展现实地表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之中。

马克思所讲的人的需要、素质、能力、个性以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因而,人在一定社会关系中通过劳动实践实现其需要、发挥其能力,提高其素质和表现其个性。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个体的全面发展,不是指个人的所有素质和潜力都得到发展,而是指人的全部才能的“自由发展”,是人作为主体的自觉、自主、自愿的发展,即每一个个体的人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展自己想要发展的素质和能力。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即“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对当今高职教育的启示

1.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00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把高等职业教育定位在“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职院校就要认真贯彻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综述》中提出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四个基本素质目标和评价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培养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2.满足学生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素质

当今的大学生正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他们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渴望在多方面提高自己。作为高职院校,就要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生活条件。学校必须具有设施完备的运动、训练场地,供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年学生锻炼身体,强健体魄。还要提供充足的仪器设备和丰富的图书资料,开拓学生的视野,满足学生对多方面知识的渴求。高职院校要始终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各专业在开足、开好“必需、够用”的文化基础课程的同时,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设一些特色课程,使学生既有宽厚的基础,又有专业特长,具有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

3.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素质教育”、“终身教育”思想,彻底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要认清形势,建立“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性,增强针对性,提高适应性,强化职业技术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的安排,特别突出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大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要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操作的有机协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性人才,使学生上岗就能基本履行岗位职责,承担本职工作。

4.培养学生的个性

高等职业教育要从“气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发展,为学生创造宽松、自由、民主的环境和条件。教学中要减少刚性,增加柔性,使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要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要开设多样性的课程,在达到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补充或安排特别目标、特别内·容的教学项目,鼓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课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提供发展个人爱好和施展才华的平台,使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人的本性的充分自由的发展。

5.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社会关系

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懂得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培养自身的理性、情感和意志。要丰富学生的人文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塑造高尚的人格要素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学生本人,也要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各种层次的社会交往,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通过与他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为自己的全面发展创造各种主客观条件,提供各种主客观基础。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根本任务和目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启示我们: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轨的历史时期,作为高职院校,要发挥应有的职能,要有宏观的战略眼光,关注人的整体和谐与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花花的故事
从《乌塔》想到的1
我家的猫
我的发现
成长中的一件事
从《乌塔》想到的
观察日记——小金鱼
从《乌塔》想到的7
秋色花园
暑假郊外秋游
公园的一角
从《乌塔》想到的10
从《乌塔》想到的8
蝈蝈儿讲的故事
秋天的流花湖公园
楼地面构造常识问答
基础构造常识问答
房屋建筑的模板工程最忌讳什么
设计与施工中若干常见病害的防治对策
饰面装修常识问答
施工员在施工现场要肩负多少责任?
试论房地产高层住宅抗震施工质量控制
建立学习型施工单位之读书策略建议
悬挑脚手架 与落地脚手架区别
山东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杂谈
地产开发详细流程 开发人员必看
建筑专业施工图纸核查要点
房地产开发报建流程及潜规则指南
民用建筑构造要点
《难忘的泼水节》 重难点分析
《难忘的泼水节》 重点问题探究
《日月潭》 重点问题探究
《难忘的泼水节》 知识点精析
《日月潭》 整体阅读感知
《日月潭》 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葡萄沟》同步作文 家乡的葡萄
《日月潭》 知识点精析
《难忘的泼水节》 考点练兵2
《难忘的泼水节》 整体阅读感知
《难忘的泼水节》 教师语录
《难忘的泼水节》 范文习作
《难忘的泼水节》 考点练兵1
《难忘的泼水节》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难忘的泼水节》 相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