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优化化学学科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试论优化化学学科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优化化学学科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

论文摘要:职业能力是在工作中有效的参与能力,集中体现为工作时综合运用知识与技术的能力。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时,应创设职业岗位环境,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为完成职业任务所需各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毕业后能及时进入职业角色,融入社会,成为企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在优化化学学科教学方面,从5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相应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职业学校 化学教学 职业能力 职业教育 学习方法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否受到市场的认可,决定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学生职业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的好坏。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已是职业学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学科理论型和模仿型人才培养方式为以“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为特征的适应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满足受教育者的就业需求,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从业者素质的需求。

1注重化学学习方法教学

现代中职教育注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和相互促进的过程。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对提高化学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化学知识的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能力为核心。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教育的更高层次上来说,还要掌握科学方法和培养科学的精神。这就要求在化学知识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努力贯彻“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在化学教学中,从学生能力发展的角度,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鼓励他们积极思考,使他们主动地、愉快地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发现、分析、解决一些与专业或生活相关的问题。因此,我们深化化学教学改革,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如“无机化学”的规律探究式教学、“有机化学”的问题式教学、“分析化学”的情景模拟教学方法等,通过构建综合的学习任务,模拟相应的职业情景,设立项目,分析案例,仿真练习,并经过小组学习讨论等过程,有意识、有目标、有反馈地进行学习活动,以获取经验,构建应用知识。这种在行动中学习的过程能有机地与职业情景和生活情景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行动能力具有实践性、自觉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特别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有着强有力的作用。

2注重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有独到的优势。实验不仅具有提供感性知识、形成实验技能、煅炼操作能力的作用,还有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和科学兴趣的作用。在化学教学中,任何一个实验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这样或那样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能力的好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要善于挖掘、发现、整理、提炼出这些科学方法和思想,在教学中要善于将它们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实验内容之中。这其中,教师对实验的精心设计和恰当分析,对于中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十分必要。例如,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中,为了让学生通过实验,掌握化学基本技能,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学会熟练使用量筒、天平、分液漏斗、胶头滴管,然后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技术分解为溶解技术、倾倒液体技术、读读数技术与振荡、摇匀技术,最后将这些分解的技术一并进行学习。这样就帮助学生实现了实验各步骤问的程序化,使学生在整个实验中不必边看操作步骤边做实验,也使学生避免因不具备基本技能而影响实验目标的完成。基本技能的获得要通过适度的练习,所以实验教学要作好课前准备,进行适应个别差异的课前辅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即从业中的执行能力,激发起学生在实验中的兴趣和热情,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通过化学实验中颜色的变化、气泡的产生、沉淀的生成等现象,让学生产生一些新奇的感受,带着这些感受、体验进入化学知识的殿堂,去分析、猜测产生现象的原因。通过这种形式的科学猜想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所特别需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尊重实验事实,必须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实验数据,不能凭空猜想,胡乱编造,这一要求对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中实事求是的态度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注重化学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

自然科学的各学科之间是相互交叉的、渗透的。例如,化学作为医学类中职学校的一门学科,与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的。化学是这些学科的基础学科,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我们在对“化学与医学及社会”关系的认识上,寻求合适的定位。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所提出的“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他正确地指明了化学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讲出了化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采用将化学知识与医学实例、生活实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很受学生欢迎。结合病例和生活实际讲化学,学生能够对化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化学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卫生行业。例如,讲渗透压时,可以联系给患者大量输液的时候为什么应用等渗原理;讲葡萄糖时,可以联系血糖和尿糖,及临床上用班氏试剂检测尿糖来辅助性判断患者是否得了糖尿病。实践表明,化学教学中,注重化学与医学的联系,融医学知识于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作用,培养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科学素养。再者,我们可以以实验为基础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现实问题。例如,组织学生去测量“蛋白质的氮含量”,去认识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的原因和危害,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可使学生认识到他们所学化学知识的作用,引导学生对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行业生产标准等许多企业相关生产问题进行讨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结合的紧密程度。

4注重化学知识检索教学

现代教学观认为要由学生的“学会”转化为“会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点尤为重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过:“不要教死知识,要授之与方法,打开学生的思路,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把教师问、讲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求知、自主探索、自我获知的自主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这才是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最大收获。在当今知识爆炸时代,教师不可能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所有知识,学习已成为个人的终身任务。学生必须培养靠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应对社会的飞速发展。为此,教师可利用网站、数据库、学术期刊等现代检索工具和手段,针对性地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地、有目的地吸收各方信息,发展个性与创造潜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终身发展。

5注重全程强化实践教学

原教育部长周济曾说过:“什么是职业教育的质量?能够帮助学生就业,获得技能,这就是最重要的质量。”实践教学既是对学生理论学习的检验,也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关键环节。就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教育而言,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在过去的教学中,除在授课中有相应的实验课外,基本上是全部课程结束后,才安排定的时间实习,然而此前在校学生极少接触本专业的岗位,缺乏对本专业岗位实践的亲身体验,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毫无感性认识,从而影响了学生职业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全方位、多角度、全程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应尽早让学生接触到本职工作。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

(1)结合国家执业资格考试

职业教育坚持以适应就业需求,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围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推行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应用等级证书“四位一体”的学生就业竞争力建设机制,实现学历证书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内容相互融会贯通。因此在化学理论教学和化学实践教学中,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职业岗位实际,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化学知识与技能,融人相关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纳入化学教学计划。使学生可通过学习获得“双证书”毕业,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与行业相一致,使学校的培养目标与行业所需求的职业能力一致。

(2)突出实践能力,提早接触职业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中职教育的一个核心环节。为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提早接触所从事的职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实现开放式办学,实施“滚动式”的人才培养计划。根据每届毕业学生反馈的信息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每年修订相应的化学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内容,满足用人单位对相应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岗位适应性。二是使“教、学、做”相结合,形成新的教学特色。把传统的化学课堂变成“教、学、做”相结合的课堂,使理论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密切结合在一起,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理论和掌握的化学技能融为一体。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自画像
介绍自己
感谢有你
蜻蜓和蚂蚁(续写)
要是文具能听懂我说的话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奇妙的动物世界
好心的小企鹅
我的爸爸
小白兔
自我介绍
小弟弟做作业
我的家乡真美
找春天
我改了一个坏习惯
审判的法治逻辑
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中国法理学二十年法学理论论文(1)
培植法治的自我完善机制法学理论论文(1)
事物,事实,论证法学理论论文(1)
入出国许可问题之研究法学理论论文(1)
自然法学新体系引论法学理论论文(1)
继受法律的理性科学化
也许正在发生
法律原则适用的困境
公民个体为本、统一宪政立国(上)法学理论论文(1)
法治、合理性及其代价法学理论论文(1)
论宪政的宗教之维法学理论论文(1)
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法学理论论文(1)
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思考法学理论论文(1)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九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四
《画风》教学设计二
《画风》教学设计二十二
《画风》片断赏析一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五
《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三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感二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十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十一
《画风》解读
《画风》情境体验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八
《画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