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与美育漫谈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与美育漫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与美育漫谈

"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美育;审美能力

论文摘要:文章从高职教育的发展和高职教育的特点论述美育的意义,以及发展高职美育的途径。

步入新世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入改革发展新阶段,正面临着从单纯的专业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转轨。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之一的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加强美育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趋势

教育界提倡教育“以人为本”,提倡教育应当面向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个人,应当以培养健全的全面大致的人为宗旨。“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他能充分占有自己的类本质,能全面认识自我,能把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自我与自然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综合于一体。”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是通过介绍美学、历史文学、哲学等人文素质学科的知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的一门科学。审美能力的高低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仅注重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忽视全面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大部分高职院校尤为突出,学生所接受的只是以专业知识为主的教育,美育等人文素质课,仅作为选修课开设,课时少,且可以选修的学期有限。实际上仅有极少数学生因感兴趣才选修美育课程。在市场经济前提下,不少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把进高等职业学校学习作为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和技能、寻求谋生的一种手段,从而导致美育的缺失,也就导致高职学生审美能力的不足和审美情趣的浅薄,最终导致他们缺失大是大非的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我们的校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坐没坐相,站没站样,衣冠不整,乱丢杂物,举止粗野,不会关心尊重他人,不懂得宽容谦让;一部分学生欢庆外国的情人节、圣诞节,而忽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他们知道Internet、Blog、MSN,而不了解长城、泰山,不知道文天翔、林则徐,不知道《离骚》、《史记》;他们只懂专业设计图纸而不懂欣赏中外名曲、名画、名建筑;对文学、历史、哲学、美术、音乐等这些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表现出相当的幼稚和浅薄。这种种现象都反映出有些学生素质偏低,审美意识淡薄,审美修养缺乏,他们非常需要引导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在注重科学技术文明的同时,继承和弘扬人类传统美德和优秀价值观念极为重要。

高职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富于创新,尚未形成鲜明、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的过渡时期,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抓住挈机,深入引导学生注重道德、情操和品行的修养,通过伦理、哲学、文学、历史、美学、心理学等诸多方面的了解,以民族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文明成果来陶冶情操,指引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有为地前行。

二、立足高职教育的特点,美育势在必行

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在于:一是在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上,以应用技术为主;二是在课程安排上应用技术课程所占比例很大;三是毕业生就业岗位一般以技术应用岗位为主。由此可见,在技术类高职教育中,推行美育的脆弱性,复杂性和必要性。

高职院校以“实用”为目的,从而出现教学中美育传播的缺失,导致学生“审美”的先天性营养不良,势必影响他们发展的后劲,这样只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工具人”和只重利益、重现实的“经济人”。爱因斯坦曾说“学校应该确立这样的目标:学生离开学校以后,不是成为一个专家,而是成为一个和谐的人。”作为一名高职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际,更要学会做人,必须全面协调发展,否则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要说有大发展了。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好高职美育

(一)实行专业技术教育与美育并举。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美育与专业技术教育,不应是独立的、毫无关联的。在专业技术教育过程中,作为教学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首先应介绍专业设置之美,专业前景之美,专业知识之美,引导学生在主动的学习和领悟中认识美,感知美,从而符合“美即和谐”的审美准则;启发学生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对未来的学习生活的信心。

(二)把班集体管理与美育相结合。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素质教育一再强调,要求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生存”。作为班集体管理者的班主任老师,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班主任的教育和引导分不开。在提高学生美丑善恶的辨别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中美育有独到的优势。高职院校学生正逐渐成熟,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用硬性的规章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反而会使他们对着干。美育刚好能弥补这一缺点,它没有枯燥的说教,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班主任应用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制度之美,让学生在自身的审美愉悦中感受美,使美感与学生的情感相互交融渗透,引导学生向真美靠拢。同时,还应充分肯定学生的爱美行为,对“以怪为美”,追求怪异服饰、发型甚至怪异语言、举止和怪异的娱乐生活的同学在教育过程中传授有关美的知识,处处渗透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提高美丑的辨别力,追求真正的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展美育途径。

1.校园整体布局具有美育氛围。学校应根据各自的专业特色、教育对象特点、文化背景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考虑,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总体上营造出有利于审美教育的美育氛围。开阔粗犷与小巧细腻互补,该圆处圆,该方处方,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根据各自的功能和特点合理布局和布置,做到美观、适用、简朴、大方,既要注意避免浮华,也不能太过“小器”。

2.校园绿化产生美的感受。园景文化的审美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在日益强调环保和绿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校园的绿化应根据整体要求,统筹规划,尽可能使校园多一点绿色,多一点生命美。使学生置身于清洁整齐、绿树成荫、花草纷芳、幽雅静谥的校园环境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明,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

3.教室布置具有严谨、科学美的氛围。学生在校园里的大多数有意识活动或对学生有影响的活动时间是在教室。教室布置的整体设计应有学习氛围,有“书香味”,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桌凳摆放、卫生工具及书报摆放、门窗及室内外清洁卫生、针对性的班训、激励性的名言警句等给学生以严谨和进取的感受。

4.寝室文化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养成。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家庭,生活习惯等各不相同。作为集体宿舍来说,除了让学生住宿休息外,也兼有审美教育功能。优美的寝室文化氛围、良好的交际行为以及群体认同的健康积极的生活习惯、休闲习惯等可以促进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总之,审美教育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审美教育作为教育手段能净化人的灵魂,培养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使人走向人格完美,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美育的发展和完善还有待于人们意识的转变,提高,从根本上变革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审美教育活动,以多样性的实践形式,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暑假趣事
暖心的一句话
我和老师之间的小故事
给文竹修剪叶子
快乐的野餐
难忘的夹弹珠比赛
我和时间赛跑
第一次做主持人
打乒乓球
记一次消防演习
长城观日全食
记一堂美术课
博物馆一游
这也是一种快乐
第一次喝酒
从保州问题看辽中期与高丽关系
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转型的优势因素分析
全球本币金融产品市场最新发展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中国财政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经济效果分析
对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关键与根本浅析
提高吉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
从序列论中国古建筑意匠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现路径探析
浅析农业在经济转型中的逻辑前提及其作用
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困境分析与出路探讨
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十二五”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探索
中世纪英国宗教改革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浅析孟子道德修养学说
探究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