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析高职德育课程改革
"
论文摘要:高职课程改革进程中,德育课程的改革是高职课程改革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对高职课程设置、教材的内容及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德育课程设置中突显隐性课程的价值,高职德育课程的改革必须要把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置于同等重要地位,注意德育课程的建设方法,把隐性德育课程渗透到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
论文关键词:课程改革;显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有什么样的德育课程,就会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德育课程实施的效果如果,关键是看德育课程实施的效果,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总是把德育局限于政治教育,甚至把两者等同起来。随着人们对高职教育质量观的重新认识,越来越多的人把德育置于更高的位置,德育是一个比政治教育更为丰富的以育人为背景的广阔范畴。因此,从根本上来讲,德育,具体到德育课程,就是引导受教育者该怎么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教育过程,以及影响或渗透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应有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等。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包括高素质和高技能。这种对态度的要求包括个人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等方面的态度的养成。而传统的做法是把德育工作以“两课”的开设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实际岗位工作联系不是很紧密,因此,单纯依赖“两课”课程的开设来完成德育工作显然是不够的,而实际上也是收效甚微。因此,高职德育课程改革有必要在德育课程设置、德育课程建设方法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以加强德育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高职课程改革中德育课程的建设方法
(一)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
在显性德育课程实施中还应该把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学校道德和家庭美德等的建设落实到显性德育课程中,显性德育课程在每个道德范畴内分别要界定各自的道德标准、道德要求、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德育从隐性课程的角度来看,教书育人是十分必要的,“教书”离不开显性的正规专业课程,而显性的正规专业课程又包含着大量的隐性德育信息,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在德育课程改革中应该更多地重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融合,着重注意几个问题。
1.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隐眭德育课程主要属于意识形态的内容,是由课程设计者有意渗透到正规课程之中的,在正规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渗透着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蕴涵大量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集体主义道德精神,我们的正规教学内容不单教会学生专业性的知识,还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载体,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
2.教学方法的科学有序。良好的教学方法也会传递给学生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信息,如活泼有序的课程活动、正确的思维方法及思想认识等都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意识,把更多的认识性的德育课程内容转化为实践性德育课程。"
3.教师良好精神面貌和行为规范的展现。教师的人格和行为在教学过程严重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言传有时还不如身教的效果好,如果教师只注重教学,为了教学而教学,没有育人的内容,只能是一个教书匠。只有做到言传身教合二为一,才能真正实现人师和经师的合一,教师的世界观、价值观,教师的品行和生活态度无一不影响着成长中的学生。也可以这样说,优秀教师永远是学生模仿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的榜样和道德形象。教师对工作的敬业和热爱、教师无私的奉献精神及忘我的工作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高度的责任心等无不对学生具有直接和强大的感染作用。对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的形成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二)环境建设
学校环境是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培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与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相比,学校环境是可被控制的。所以,在进行德育时应把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作为德育的中心任务。所谓创造良好的学校德育教育环境,就是学校德育工作者根据德育目标和内容,一方面对现存的德育环境因素给予正确认识和区别对待,尽可能利用积极因素,摒弃消极因素;另一方面改造不良环境,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简言之,那就是对学校德育环境的合理利用和积极创造。只有通过利用和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如美化校园环境,陶冶情操;加强校园秩序的管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等,才能协调学校环境因素的影响,形成德育的合力。
(三)社会实践
丰富的校园生活可以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而更为广阔的社会天地也同样可以给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以巨大的影响。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早已不是一方净土,成为与社会紧密相连的一个部分。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换,高校必须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可通过多种形式将德育工作渗透其中。
1.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以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地方或社会实践活动的单位提供多种服务的实践活动。比如进行科技、教育、心理、法律等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新产品的开发,工业生产环节的改造等。
2.劳动锻炼。劳动锻炼是指学生按照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参加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如组织学生参加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参加美化校园、寝室的活动,参加其他公益性劳动,有助于学生增强劳动观念。
3.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因为学习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以劳动换取一定报酬自助完成学业的活动。高校的勤工助学活动,按地域,可分为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勤工助学。校内勤工助学一般指学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如校园的文明值勤、楼道管理、清洁卫生、工作助理、实验室管理等。校外勤工助学一般指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向社会开展电器维修、家教等活动。有助于学生树立自力更生的意识。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因为爱着,所以记着
- 我家的“和尚”
- 我的英语老师
- 同桌的他
- “吹”电扇
- 江口中学的四大天王
- 长不大
- 书是我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 春节里的一件事
- 樱桃和倭瓜
- 蓓羊羊大闹青青草原(1)
- 我的书包越来越重了
- 我是妹妹的守护神
- 桥
- 班里发生的趣事
- 2011年大三暑期实践报告
- 大学生社区管理社会实践报告
- 口腔医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 2011年暑假工具公司社会实践报告
- 2011暑期三下乡实践总结
- 2011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报告
- 暑假代课老师社会实践报告
- 2011暑假幼儿园实践报告
- 2011暑假食品公司社会实践报告
- 2011年农村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 大四学生报社暑期实践报告
- 电信营业厅暑假实践报告
- 大学生暑期工厂质检社会实践报告
- 培训中心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 大学生暑假商务酒店社会实践报告
- 论财务会计造假与打假
- 我国近期财务管理若干理论观点述评
-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探讨
- 鄂尔多斯集团实行“四统一分”财务管理
- CFO:企业财务运筹策划师
- 从日本的金融危机看企业融资行为
- 简论财务的功能
- 试论应收账款的转让融资
- 中美财务欺诈案的几点启示
-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及其选择
- 两种财务分析体系的对比——从银广夏事件谈起
- 构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机制
- 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财务管理
- 国内商业银行与香港银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对比及借鉴
- 财务管理新领域——税务筹划
- 《济南的冬天》
- 《背影》
- 《紫藤萝瀑布》
- 《木兰诗》
- 《走一步,再走一步》
- 《论语》十则
- 在山的那边
- 济南的冬天(第一课时)
- 你一定会听见的
- 变色龙
- 狼
- 《皇帝的新装》
- 风筝
- 风筝
- 山中访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