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9
关于高职法语语法教学方法初探
"
[论文关键词]法语语法教学 显性语法教学 隐性语法教学
[论文摘要]法语语法教学在目前存在诸多弊端,根据相关语言和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实践经验,对高职法语教学中新的语法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随着交际教学思想的传播,一直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语法在教学中的地位被严重削弱。在我国,甚至有人把学生口头交际能力较差的原因归结于语法学得太多,因而也出现了“淡化语法”的现象。在法语教学中,语法是研究词形变化和句子结构的规则体系,它是为培养技能,形成语言交际能力服务的。语法知识对高效率的交际起着制约的作用,语法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语法教学要重视,决不能淡化和排斥。因此,怎样使枯燥的语法规则具体化、生动化,并力求使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实践中比较轻松地逐步熟练和掌握语法就成了法语教师在当今的教学中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一、语法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外语教学史上,围绕该不该教语法以及如何教语法曾有过长期的争论。语法教学受不同教学法理论的影响几经兴衰。由于Krashen的语言监控理论的影响和交际法的盛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后语法教学在西方外语教学中受到严重削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外外语教学界对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语法教学又重新受到重视。教育专家提出了两种方法:显性语法教学(“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和隐性语法教学(“Implicit grammar teaching”)。
显性语法教学是指通过学习语法规则来达到掌握语法的目的,侧重在教学中直接谈论语法规则.语法教学目的直接明显,强调的是教师一方的作用。在显性语法教学课堂上,首先要求教师呈现或描述语法结构或语言点,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语法练习。显性法把法语语法看作一套知识体系。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和学生有意识的学习操练达到掌握的目的。隐性语法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避免直接谈论所学语法规则,主要通过情景让学生体验语言,通过对语言交际性运用归纳出语言规则,强调的是学生一方的作用。隐性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语法必须置身于有意义的可理解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尽可能自然地习得目标语语法。随着显性语法教学与隐性语法教学这一对立概念的出现,语法教学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语法教学最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形成。
二、法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过去的语法教学中,法语教师通常依赖于传统的显性教学法,即采用演绎法来教授语法规则。演绎法的教学模式为:规则-例句-练习。尽管演绎法直截了当,省时省力,学生压力较小,但它也会养成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对于教师灌输的语法知识,他们更多地依赖记忆。在客观上,这就造成法语教学中长期存在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交际能力培养的状况。其结果是学生讲起语法来头头是道,口头交际的能力却很差。
如今,在以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的高职法语教学中,语法不再是教学的出发点,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套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等级来划分的培养目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种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语法能力的培养只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语言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为了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这一总体目标,这就要求法语教师重新认识语法教学的目的,改变语法教学的方式。不要把语法学习当成是简单地记忆一些语言规则,而是应将语言的形式、意义和交际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内化语言规则,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地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 "
三、法语语法教学的策略
高职法语教学中,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又要努力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能力并非易事。这对于已经习惯了汉语语言,且又具备了逻辑思维能力的高职生来说,彻底放弃语法规则的学习也并非明知之举。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法语语法教学的策略及方法谈几点体会。
(一)探究性教学法
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研究为手段,实践为途径,过程体验为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实施中有三个相互交叉推进的阶段——进入问题情景、实践体验、表达和交流。比如在学习法语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实物比较(如三个球,三个高矮不一的学生,三本大小不一的书)和学生问答,引出所讲内容,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然后给他们相应的例句,让他们从中找出不同之处,尝试总结其中的规则,同时加以适时地提醒并总结。然后让学生进行反复操练,如根据其用法编对话等。这样以来学生既掌握了语法知识,了解了法语的语言结构,又学会了灵活运用语言,达到了语言交际的目的。
(二)情景教学法
教师应利用真实的环境或设置模拟情景进行语法教学。其中包括利用实物、真实的语境、状态语言、非语言手段及多媒体手段,使语法教学更加形象化、直观化、真实化和趣味化。例如,利用音像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法语教学录像,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查阅资料展开对话,在对话情境中练习所学的语法知识。这样既可以传授语法知识,又有助于学生了解法语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气息,从另一侧面吸引学生学习法语的兴趣。
(三)活动教学法
四、结束语
我国是非法语国家,本身语言环境就不够,不可能让学生完全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自然习得。因此,我们要依靠隐性语法教学在交际与情景中获得语法知识,也不能忽视了显性语法教学对于外语学习者的优势。现代教学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讲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形式,语法教学也应该顺应教学改革的潮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规律,在运用中掌握语言。
参考文献: [2]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
(2).
[3]黄和斌等,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4]尹枝萍、郝兴跃,明示语法教学与暗示语法教学讨论,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
(2).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庆“六一”
- 查字典比赛
- 我的花灯
- 田忌第二次赛马之后
- 虾
- 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 欢度“六一”
- 家乡的小溪
- 梦中的春游
- 春天的歌
- 紫草花
- 土笋冻
- 我最喜欢的事“放风筝”
- 清洁工笑了
- 参观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
- 论三峡民问体育的地域文化特征
- 论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平台构建的思考
-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浅探
- 基于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课程体系开发
- 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 关于高职法语语法教学方法初探
- 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改革探讨
- 浅析职工教育高等数学教学
- 关于构建自主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特点分析
- 关于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几点思考
- 谈高职院校历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 关于儒学“修身”之道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当代启示
- 浅谈信息时代的全民信息教育
- 简述地方本科高校规划与质量监控评估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 笑
- 《观舞记》主题思想
- 《观舞记》知识延伸
- 《观舞记》课文题解
- 《观舞记》写作特色
- 往事
- 《竹影》背景知识
- 《观舞记》课文评点
- “无限之生”的界线
- 《观舞记》词语解释
- 石像
- 《观舞记》重难点点拨
- 《观舞记》中心思想
- 《观舞记》重难点讲解
- 《观舞记》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