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高职学生的专门化培养与全面发展

试析高职学生的专门化培养与全面发展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高职学生的专门化培养与全面发展

"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 专门化培养 全面发展

论文摘要: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同样应是高职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专门化培养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高职教育可以通过其课程体系、教学实训、职业道德教育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的特点是:高层次、技术性、应用性、专门化。所以,高职学生都有明确的专业定向,学习的课程偏重于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因此在职教实践中出现了一种误解:高职院校不必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很难使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剖析人们对职业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模糊认识入手,探析了高职学生专门化培养与全面发展的逻辑关系,提出了高职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一、关于高职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模糊认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的发展问题是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和其他类型的教育一样,其核心职能也应该是促进人的发展。我国教育一直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为基本方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但是我国当前的职教研究对高职教育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的探讨,以至于在职教实践中对这些问题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笔者将这些认识简单地归纳为两类:

一是从必要性的角度,认为高职教育不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从可能性的角度,认为高职教育难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与专门化培养的关系

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根源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含义指的是以脑力和体力为要素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这一理论经过教育实践的检验与升华,其涵义逐渐丰富并更具现实意义。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三个基点来认识人的全面发展:一是发展的全面性。二是发展的自由性。三是发展的充分性。[1]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都是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以期获得预期的效果。同其他的教育形式一样,高职教育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具体的发展形式。从本质上看,高职教育中的学生与普通教育中的学生在发展的总体趋势上是一致的,发展的根本特征是共同的。

当然,高职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教育也有其特殊性。高职教育是指向于一定职业与工作岗位的专门化培养,因此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基础、途径与具体内容上,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所不同。高职教育始终是着眼于学生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为构成要素的职业能力的培养的,高职教育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应该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展开。如果不能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那么高职教育就会失去自己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也就谈不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了。

基于以上分析,高职教育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专门化培养不但不矛盾,而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高职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教育指的是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实现学生基本素质的全面提升和个性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全面发展既要体现在学生各个素质指标的提高上,更要着眼于学生整体个性的完善与和谐。正如埃德加 • 富儿在《学会生存》中对教育目标的表述:“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与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2]

三、高职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

(一)高职课程体系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争夺,高职课程应该以普适性还是以专门性为基调是一个长期争论的问题。[3]笔者认为,在理论上论证普适性的学科课程与专门性的实践课程孰轻孰重固然重要,但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对现有的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更符合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渐进式的变革。而在这个课程改革中,应该注重职教课程对学生发展更全面深入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课程的效能问题。那种认为学科课程就是着眼于全面发展而实践课程就是着眼于专业发展的看法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高职教育中构建一个学科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课程体系将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 "

(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职业教育不容忽视的内容,也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把人的各项素质统合到一个轨道上来,那就是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道德是全面发展的素质中奠基性的内容,“德育为首”的教育原则在职业教育中同样适用。但是值得担忧的是,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其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发挥。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体现出职教的特色从而提高其效应。为此,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应该进行必要的变革,这是一个宏大的话题,本文仅就与全面发展相关的问题谈两点看法。首先,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与高职教育的专业或工种设置相对应。职业道德教育既要体现社会对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也要与学生未来具体的职业定向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其次,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职业观的教育要引导学生的职业观从“生存型”与“兴趣型”向“责任型”发展。职业道德教育要提倡这样一种境界:每个人的职业会有所差异,但每种职业的从业者作为有理性的生命个体,其价值、理想、尊严与精神则是平等的,因此每个人都有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可能与必要。

(三)教学与实训

教学与实训是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中心环节。高职教育中的教学一方面要强调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发展上保持一个基本水准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有更大的柔性去适应未来工作需求的变化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珍视学生的个性与需要。心理结构的客观差异导致了个体在专业领域或技能领域的分野,进而使人走向不同的职业分野。这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必需与必然。如果教育只肯定一两种心理类型的学生,那么其他心理类型的学生就会被教育抛弃,成为“学业失败者”。职业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平等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自我实现.。[4]以上两个方面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是相辅相成的。基本素养的培养为个性的发展提供前提与基础,而个性的充分发展则进一步促进整体素养的提高。为此,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变革。比如结合职业方向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自我式教学、强调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项目式教学等等。总之,高职教育的教学既要体现生存、实用、职业的特点,又不能忽视对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充分发展的促进。

作为能够把理论与实践、能力与技能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环节,实训是高职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利途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生产实践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学生参与校内和校外基地的实训对其锻炼是全方位的:既拓展和深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又提高了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与能力,并在实践中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四)校园文化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学校品位与档次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发展是一个外因不断内化的过程,环境所提供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内化过程中的作用常常超出我们的估计。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除了与普通学校有共同之处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在校园文化中培育浓郁的职教特色。高职院校应该综合调动校园文化中的一切因素营造出对职业的重视与对劳动者的尊重的心理氛围。二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高职院校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人人皆能成材”的主题,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培育他们的成就动机,引导他们自尊、自立、自强,鼓励每一个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当前重点发展的领域。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不应该是马克思提及的“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部门的局部个人”[4],而应该“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完整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5]。只有真正关心人、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的高职教育,才是健康发展的高职教育,也才有可能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

[3] 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话语与实践话语[J].教育研究,2007,

(1):51—55.

[4] 叶肇芳.论职业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职教论坛,2000,

(5):14—17.

[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164.159.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学骑自行车
美丽的青岛
母亲的爱
寻找春姑娘
我的三个名字
我的家乡开封龙亭
妈妈我想对你说
家乡的桃梨观赏园
我想对圣诞老人说
一次快乐的郊游
走亲戚
难忘的元宵节
盘古开天辟地
找春天
春天来了
*厂小车班司机先进事迹
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炊事班长先进事迹
“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材料
押运中心***同志先进事迹
县科技局***同志先进事迹
新华书店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环保社会实践报告
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书
个人社会实践报告
研究生社会实践报告
银行社会实践报告
车间主管设备工作副主任XXX先进事迹材料
在审计分析中引入杜邦分析体系的探讨
重视培养和强化创新审计职业思维
健全我国审计法制体系的思考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审计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之趋势与公司治理
浅谈企业不良资产的审计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探析
信息系统审计——传统审计的一场革命
会计信息失真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浅谈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重点及方法
制度创新推动审计现代化
政府责任审计初探
民间审计在环境审计中的定位分析
社会保险医疗基金的控制与监督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画风》教学设计之七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一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四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
《画风》教学设计之六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四
《画风》教学设计之四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之一
《画风》教学设计之三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之二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画风》教学设计之五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