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以职业素质作为高职学生工作的切入点

浅析以职业素质作为高职学生工作的切入点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29

浅析以职业素质作为高职学生工作的切入点

"

论文关键词: 职业素质 高职学生工作 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能力教育 职业生涯教育

论文摘要: 本文以职业素质作为高职学生工作的切入点,分析高职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指出应把职业道德教育、职业能力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作为高职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工作的实效性。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教育的日益发展,学生管理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亟待我们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新的观念和方法,创新有特点的高职学生工作模式。

一、高职学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扩展,学校的生源质量受到影响,很多成绩好的中学毕业生更愿意读高中和本科院校。学校合并以前,我院的新生都是广东省各地区的精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再加上我院学历层次的限制,生源质量明显下降,给学生工作带来很大的挑战。

目前在校的高职学生大多数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生活条件相对优越,自我个性很强但缺乏对自己的清醒认识,希望多交朋友但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有很强的成就欲望但缺乏相应的成就动力,有很强的上进心但缺乏良好的自制力,有远大的理想但缺乏实际的行动,自尊心强但害怕挫折、讨厌约束。以上这些学生的特点是以往我们学校的学生不具备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的学生工作模式和方法,探索新的学生工作途径。

学生的民主观念明显增强,参事议事意识明显提高,他们希望能够参与到学生工作的管理中来,为我们的工作提出很好的建议。每个学生都希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如何利用在校时间为学生做好各种各样的职业准备就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目的、经过实际的工作实践发现,当我们的学生工作与学生未来的职业相联系时,学生的兴趣就比较浓厚,能够主动配合学院的学生工作,为自己的发展努力争取机会。因此,我们必须将“以人为本”作为学生工作的基本理念,切实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着想,将职业素质作为高职学生工作的切入点,使这些已经输在起跑线的学生能够从高职教育中受益,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以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根据目前高职学生出现的新特点,运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学生从内心排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因为盲目追求自由所以讨厌一切纪律的约束,对学校的很多规章制度都心存不解。很多学生都是被动地遵守学校的制度,很少有人思考制度的存在对于集体和个人的意义。由于网络的普及,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增多,获取信息的数量增大,而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使其很容易受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与传统师生关系的冲突也导致思想教育效果很难保证。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学生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热情高涨,心理日趋成熟,容易接受新事物,希望得到认可与尊重,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参与意识。高职学生特别是五年制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充分把握这个关键时期,引导学生成长,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动力量,避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

目前的就业市场越来越看重应聘人员的道德素质,而高职院校往往忽略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导致学生到了工作岗位显得很稚嫩,在学校没有完成社会化的任务,很容易四处碰壁,进而打击了高职学生求职的信心。我们应该加强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学校人变成社会人。

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根据某一具体职业的要求,将职业道德教育分解成职业信念教育、职业礼仪教育、职业精神教育、职业纪律教育、职业法制教育、职业心理教育等若干个道德教育目标,贯穿于三年或五年高职学生管理,以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基本的道德教育目标与职业道德教育目标进行巧妙的融合,使我们在完成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目标的同时,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并为其未来的就业做很好的道德准备。

三、以职业能力教育带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入校时都带着较强的失落感和挫折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不切实际的美好向往,对学校和所读专业缺乏必要的了解,导致学生对实际学校生活的不适应,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进而发展成为厌学情绪、自暴自弃,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因中考或高考失利,被动地来到高职院校的,其对将要到来的生活既充满了担心和害怕,又希望一个新的环境可以改变其境遇,自己能够在新的学校大展宏图。我们应该在学生入学时就特别注意向新生详细介绍所学专业,使其专业思想,了解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专业。 "

学生往往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有误区,我们应多宣传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努力寻找自己的立足点,面对自己,正视现实,努力练就提高技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与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教育都不同,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门技能,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必备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人才,这对高职学校教育提出了相当高的目标和要求。

我们要认真研究和分析社会对某一职业的具体要求,研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应用能力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将职业能力教育分为职业基本知识、职业专门技能、职业社会实践、职业他项能力等若干教育目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为将来的职业做好准备,将高职学生培养成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缩短适应期。

四、以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持续发展教育

学生理想主义色彩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差异使学生的职业定位发生偏差,很多大学生表示在入学的第一学期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迷茫,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幻想和担心,不知该从何处着手。如果不及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一晃而过,不会制定目标,就业时全面撒网而无收获。根据对前三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很多毕业生反映在学校受到了很好的专业技能教育,但却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没有规划,多数毕业生的想法是走一步算一步。

因此我们提出,应该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在入校时就接受职业生涯教育,学会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根据职业生涯的设计,学生可以根据总目标制定自己在校每个年级的具体目标、实现这些具体目标的途径和保障办法,制定一个比较实际的执行方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这样其成才的动力就能增强,其成才欲望就会得到满足。

职业生涯教育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需要高职院校给予资金、师资等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实现。它应该包括职业市场的分析、职业观念的确立、职业方向的规划、职业目标的确定、分解及实现、职业困境的解决、职业继续教育的途径等若干各部分,建议高校多利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职业生涯教育之中,以增加职业生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将职业素质作为高职学生工作的切入点,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的创造力和执行力,减轻高职学生工作的阻力,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受益,从而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参考文献: [2]张振平.对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22):42-44.

[3]孙金峰.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N].中华读书报,2005.11.16. [5]彭晓玲,周仲渝,段礼祝.大学生职业心理问题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6):247-249.

[6]何秀玲.试论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

(5):14-1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盘古开天辟地
母亲的爱
我的三个名字
找春天
一次快乐的郊游
家乡的桃梨观赏园
寻找春姑娘
走亲戚
我的家乡开封龙亭
学骑自行车
难忘的元宵节
春天来了
我想对圣诞老人说
美丽的青岛
妈妈我想对你说
专业社会实践报告
新华书店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材料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书
三下乡社会实践报告
个人社会实践报告
炊事班长先进事迹
研究生社会实践报告
*厂小车班司机先进事迹
县科技局***同志先进事迹
押运中心***同志先进事迹
环保社会实践报告
车间主管设备工作副主任XXX先进事迹材料
银行社会实践报告
重视培养和强化创新审计职业思维
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探析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的审计思考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之趋势与公司治理
信息系统审计——传统审计的一场革命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会保险医疗基金的控制与监督
民间审计在环境审计中的定位分析
健全我国审计法制体系的思考
会计信息失真中内部审计的作用
浅谈企业不良资产的审计
浅谈财政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重点及方法
政府责任审计初探
制度创新推动审计现代化
在审计分析中引入杜邦分析体系的探讨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一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之一
《画风》教学设计之七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画风》教学设计之五
《画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四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四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之二
《画风》教学设计之四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三
《画风》教学设计之六
《画风》教学设计之三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