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高职教育也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教育也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15

高职教育也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摘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是马克思哲学体系的精髓,明确指出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是实践的升华总结;同时理论的作用在于能够回到实践即指导实践。而由于理论是一种抽象的总结,所以更便于传播和延续学习,故而理论研究和传播、学习的存在和发展就是非常之必要。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在滑向一个极端——片面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而忽视甚至否定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取向。本文基于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高职教育;理论;实践;创新能力

一、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的简要综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

马克思的这段话从理论和实践脱节的角度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由于旧的唯物主义不能从实践中进行理论的升华,而没有能够全面的对世界进行分析、理解,因而容易陷入“机械主义”的泥淖;而同时由于唯心主义从意识是世界的本源出发,在对世界的认识方面反而重视了“理论” 的作用,只是由于其“理论”仅仅是意识的,而不是源于实践,升华于实践的,因而缺乏认识的实践基础,从而陷入了唯心主义的认识泥淖。如此,旧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理论和实践的认识方面都是很不清楚的,而用任何一种理论进行社会改造和对自然的改造都只能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由于当时的“理论”大多源于唯心主义的思考而不是源于实践的总结和对实践总结的升华,以及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恩格斯便有了上述的必然结论。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马克思传入中国后,经过几代领导核心的发展,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其代表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发展了的和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新思想的精髓依旧是——理论联系实际——依旧是坚守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其核心内容就是理论学习和实践、理论发展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作用关系等进行的展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们运用这一基本思想于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娇人的成绩——经济快速稳健发展、社会安定、文化事业繁荣等。正确的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就可以更好的发展我们的社会——无论是在政治、经济等国家大局方面,还是文化的、教育的等细节问题方面。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

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逐渐开始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我国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的大趋势下,我国的职业教育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提出要“适应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需要,把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落实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这两部文件基本上确立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即要立足于区域,同时要符合市场的需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方面的培训。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逐渐的得以规范发展,不仅原来的本科院校的高职教育发展迅猛,而且原来的大专院校也有不少向现行的高职方面转变,同时也出现了大批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据此潘懋元(2004)总结指出:“这些高职高专学校体现了高职的特点: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高职高专的教学不是按照普通高校那样办,而是根据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方式来确定的,尤其是在实习、实训方面,因此高职高专办学模式区别于以前那种老大专的办学模式。这种新的办学模式正在形成。办得好的学校,都是跟企业有了广泛合作关系,产学研搞得比较好,比如说上海的二工大等,‘双师型’教师队伍在办得好的高职院校中也成长很快,因此社会的认同度比较前几年有所提高,尤其是沿海地区的高职高专。” 朱方鸣(2002)、李志宏等(2003)等也有类似的论述。但同时也都指出,我国的高职教育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的,诸如高职教育应该具有“高等”的性质及“职业”的特征,但是现在还是有很多高职院校的“高等”或者“职业” 不明显,和本科及普通大专界限不清晰等。

三、基于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对高职教育现状的分析

承接上面的分析,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缺乏“高等”性和“职业”性。从脚注中笔者已经指出目前存在的“职业性”缺乏主要存于本科兴办的高职和老大专类高职院校中,这并不代表主流;相反,我国的高职教育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其“高等性”比较缺乏,即在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不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以致不能很好的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陈超然(2004)从企业文化与高职学生培养的角度分析认为,高职学生也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要具备继续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冉崇善(2004)从计算机专业高职学生的培养实践角度分析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以及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广西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则从创办创业园区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实践出发来对是否应该增强学生培养能力作出了回答。 陈敏(2002)、何斌(2004)、郭吕梁(2005)、武士勋、张海燕、邓西录(2005)等分别从综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培养、如何增强学生竞争力等角度论述了对高职学生培养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本文主要从马克思的关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基本上都比较侧重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关法规规定高职院校在课程安排过程中实践课课时不得低于40%,而实际上这里的40%是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如果考虑到目前高职办学基本上都是三年制大专,最后一学期基本上都是在校外实习,则这个比例应该是56.67%。正如前文的理论综述部分所指出的,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并且应该将这些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但是仅43.33%的理论课学习并不足以让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如果再考虑到我国高职课程设计中英语、计算机、政治理论学习等非专业课学习比例较高的影响,目前体系下的专业课学习将更无法做到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根据马克思关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思考,由于理论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的特征,理论研究和学习的作用在于便于让学习者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实现对该学科的掌握,以便进一步掌握该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提升实践的能力,这是教育的本质。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实践方面片面的追求,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有几方面的不利影响。第一,片面注重学生实践(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忽视理论学习,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脱节,并且不利于学生对实践系统的理解,容易导致学生朝着“机械者”发展,而实践总是在一定条件限制下的实践,即使以工科性质的实践锻炼,也是具有局限性的——毕竟实践的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动,而没有理论的支撑,稍微的变化将会导致学生不能进行新工具的顺利操作,如此原来的实践的培训效率将是极其低下的甚至付出的将成为沉没成本,这将是对我国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第二,理论学习的缺乏,将导致学生难以承受将来知识自主拓展的需要。理论由于其抽象性的特质,所以学习起来是很枯燥的、繁琐的,但是它却可以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迅速的掌握理论总结的方法,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实践活动中的理论总结和实践创新打下坚实基础,此外理论学习的这一特质还可以使学习者保持知识体系的适时更新,从而为学生将来社会竞争能力的提高提供保障。 第三,缺乏理论基础的实践将进一步促使理论与实践脱节,从而不利于理论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高职教育侧重于实践即“职业性”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来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那么我们的理论将无法实现进步,进而实践的发展也将受到限制。理论是源于实践的,实践中的问题必须要及早发现,即使直接操作者(这里指的就是我们通常成为“高级技师”的群体)不能解决问题,但是一定要具备发现问题并将其表述出来的能力,这里需要他们具备相应的发现问题的能力,而这一能力需要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尤其在方法论方面和专业理论知识的整合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这些通常只能依靠理论的学习和思考才能解决。否则,实践将只能限于实践本身,而没有较显著的推动其本身及理论发展以及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四、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创新能力的思考

从理论联系实际角度出发抑或其他角度出发,高职教育是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要靠高层次的专职研究人员,更要靠那些直接的社会实践者的积极和有效参与。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现状,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贯彻以下策略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或者讲就是创新能力。

第一,改变课程设计中实践课一边倒的倾向,适当增加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在注重实践课开设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这里不仅包括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同时也包括其他相关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要注意增开一些方法论方面的课程,提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总结、自主动手等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具备从实践中学习和总结理论、甚至发展理论(即创新)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

第二,教师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开阔的思维,鉴于目前我国的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较低,他们的思维通常是比较有局限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到自身的思维开阔,并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思维能顺应的发散,对诸多相互联系的问题进行思考、总结,锻炼其自主思维能力,从实质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实践与理论(原理)的结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这里包括两方面。其一,有些基础理论知识无法实践或者讲实践成本过高,则不应该搞实训;其二,需要实训的,也必须做到区别对待,对于那些独立性比较强的单个知识点应该及时进行训练,而对那些具有综合性质的知识体系则应该注重实训的综合性,以便真正做到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进行考核体系的科学调整。当前的自然科学对实践及实践中的创新考核体系建立的是比较完善的,对社会科学方面的高职教育考核由于其教学成果(即学生)的表现难以及时显性化,因而还不是很完备,考虑其结果的滞后性,拟应对学生建立一种长期的跟踪考核制度,并将重点放在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考核上。

另外,我国高职教育在营造高职院校教职工科研氛围、对学生创新思维和成果奖励方面等制度设计问题、教学期间的调整等方面也需要有较大的调整,以适应高职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大战
放学路上的三大障碍
我想当一次爸爸
一次语文考试
游恐龙公园
美丽的人工湖
快乐的元旦联欢会
一件难忘的事300字
我给妈妈做午饭
最爱吹泡泡
下雪了
小马驼米
打雪仗
看《阿凡达》电影
踢毽子比赛
绛县综治办先进材料
09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爱心浇灌文明花(“光彩之星”事迹)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高中生寒假实践报告
园林队绿化工先进事迹材料
2012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总结
怎么写寒假实践报告
优秀少先队员事迹材料
高中教师暑期培训学员感言总结:在路上
寒假打工实践报告
学习张云泉事迹有感
优秀人大代表典型材料
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书
班主任专业化校本培训总结
浅论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1)论文
蓬勃发展的小企业与中小企业专业区的置新兴起
探究图书营销模式转型之构思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弱化
营销研究与科学决策
谈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1)论文
BICC有效提升广告效力
加入世贸后,中国电信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定位明确、策略错位与战略重塑——把脉中国联通CDMA
倒推项目成本法在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1)论文
发展战略产业的几个问题
企业集团资产经营策略分析
探析新准则下会计重要性原则的具体应用(1)论文
我国企业股权激励的机制与运用
油井水锁伤害预防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1)论文
自主学习,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三个儿子》教学实践和反思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之一
感受体验 拓展创新——《丑小鸭》教学设计
我们今天怎样教安徒生作品?《丑小鸭》教学探讨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找春天》教学设计之二
学之张扬 个性彰显——《丑小鸭》一文案例反思
《泉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笋芽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丑小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找春天》教学设计之一
《玲玲的画》识字教学之一
在教学中以读书为主线的阅读过程怎样进行《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