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议多媒体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毕业论文
议多媒体优化政治课堂教学
谢东升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多媒体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使用率稳步上升。在运用多媒体如何优化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及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是目前任课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自已的政治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政治课堂 优化教学 多媒体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多媒体的运用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改变了传统教育在教学目标不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与学法指导;教师以填鸭式的满堂灌代替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简单划1;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枯燥无味,理论与实际脱节;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削弱;教学手段陈旧呆板,以1支粉笔、1本教材应付1堂课等状况。因此,运用多媒体优化政治课堂教学势在必行,那么,如何运用多媒体优化政治课堂教学呢?我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每1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触景生情。因为鲜明、形象、生动的情景会使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教师教学时恰当地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等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道德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
例如:教学7年级思想品德中“做自尊自信的中国人”这1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童第周”的事例,并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让学生1边听歌,1边从内心油然而生1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同时也理解了这样1个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考虑祖国的荣誉与民族的尊严,绝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再如:教学8年级思想政治中“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义务”这1内容时,可以播放MTV《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样让学生触景生情,完全沉浸在爱的情感中。这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出:尊敬、关心父母是人类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从小要尊敬、关心父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多媒体手段引入到政治课教学中,寓情于理,情理交融,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应,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深化。
2、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晓之以理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明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想政治教材的特色,巧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把教材中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引导学生通过教材的具体事情、具体情景得到教育启发,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明白事理,提高道德认识。
3、巧妙运用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的行为
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学生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外在具体表现。而导行就是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指导,使其知道应该怎样做。由于中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喜欢模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其道德认识、情感与行为之间经常出现不1致情况。因此,教师在引导其行为时,要从学生初步的道德认识出发,巧用多媒体手段,指导道德行为,把学生引入创设的情景之中,使其身临其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道德行为和形成有促进作用。
例如:教学7年级思想品德中“寻找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这1内容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以下内容:
(2)初1(1)班的小明同学在期中考试中,本属自己强项的数学考砸了,试卷发下后,虽然他很难过,但是他认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进1步调整学习方法,最后他终于在期未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1]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之恋一
- 校园一角
- 秋之恋二
- 春
- 美丽的三清山
- 读《简单道理》有感
- 笑脸和哭脸
- 爸爸的臭脚
- 都是馋虫惹的祸
- 和谐的春风里成长
- 认识自己
- 小闹钟
- 母爱如风母爱似海
- 参观恐龙博物馆
- 方与圆
-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交流
- 浅析成语的哲学意蕴
- 朱熹与王夫之的性情论之比较
- 善与至善:论朱子对《大学》阐释的一个向度[2]
- 浅谈有关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
- 浅议现代汉语的现代性与现代新诗的现代化
- 浅析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 浅析广告文案写作中文学元素的运用
- 浅谈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概论课教学改革探微
- 关于河北省邢台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差异
- 陆贾与贾谊:汉代儒学的一个阶段
- 俞琰卦变说辨析[2]
- 道家与道教的“理身理国”思想――先秦至唐的历史考察
- 浅论元语言意识对儿童阅读的影响
-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再审视
- 《燕子》
- 《电脑住宅》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2
-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1
- 《珍珠鸟》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2
- 《呼风唤雨的世纪》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 《火烧云》
- 《搭石》1
- 《乌塔》
- 《搭石》2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 《长城》2
- 《我不是最弱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