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24
重庆公共交通新想
摘要:本文依据重庆特有的地理位置特征、车站现状以及普遍存在的“乘车难、停车难”的情况,提出了适应未来 发展 的新型综合车站的结构布局、管理模式等构想,将各种公共 交通 方式之间的换乘立体地置于一栋建筑中,采用立体交通,垂直换乘,并对枢纽车站进行了布局方案的设计和系统服务水平的验正,以期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矛盾,方便换乘。
关键词:公共交通;综合车站;布局方案;交通组织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大城市用地日趋紧张,静态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公共交通逐渐向高空和地下发展,但现有的换乘系统仍仅局限于地面分散布置,而且由于已有建筑的限制,各交通方式的换乘系统距离较远,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造成城市空间利用紧张,而且乘客换乘不便,矛盾突出。 公共交通以公共汽车为主,缺乏大容量的运输系统。以2004年为例,总客运量74 173万人次,其中公共汽车69 839万人次,占94%。客运高峰时期,公共汽车处于超饱和状态。场站布局普遍不规范,停车场容量严重不足,公交车只能部分归站。停车方式不规范、停车习惯不合理,易造成交通堵塞。
构思
一般说来,交通汇集之地,也必须是人口集中、商业繁荣、服务行业发达的地区。商业中心与城市交通枢纽相结合,促进了客运服务的多样化,同时也为公交公司以商养路、以商养公交,进行多种经营补贴客运亏损打下基础。基于重庆车站现状及具体情况,提出以下新构想:
1.布局立体化。集多种交通工具为一体,将市内公共汽车、长途汽车、轻轨、地铁等融于一栋建筑,按照功能分层,垂直换乘,严格控制,人车分流。各种交通工具,乃至将来的地铁之间相互协作,避免对周围地面的交通影响,换乘方便,减少无意义交通,节约用地。
2.功能综合化。充分利用车站的特殊地理位置,集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业于一身,把其建设成为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建筑,采用多种经营,提供一条龙服务,减少乘客出行时间的浪费。建筑的功能层上作房地产开发,下部可建设地下停车场。白天作商业性质的停车场,供私人车、出租车等计时停靠,夜间则作为公交车站归车库,利用车辆停放的时间维度差异,充分利用空间。
3.环境绿色化。重庆现有车站的松散结构导致了用地紧张,几乎没有绿化面积,车辆集中,导致空气污染严重,新型综合车站由于采用立体结构,节约了面积,可建设适当面积的站前广场,搞好广场绿化,一方面可作乘客休息、娱乐场所,更重要的是做好人流的疏散及紧急避险。同时,大量的绿地对于减少车辆排放的污染亦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该构想的 发展 预测
首先,社会效益方面立体化综合化的布局,增大了车站的容量,将使更多的公交车站在站内停靠,上下乘客,节约占地面积30 800平方米以上,降低车站周围的 交通 压力,合理的交通流组织,将避免人流和车流的混和交叉,提高运行的效率。
其次, 经济 效益方面公交公司实行多种经营模式,将扭亏为盈,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大大降低政府的财政压力,并加大自身基础设施的建设。公共汽车、出租车与轨道交通的联系更密切,抑制小汽车的自由发展,提高道路的利用率,使经营 企业 在客运市场的竞争中提高效率,获得更大的利润。人流的集中,商业的繁荣,娱乐业的兴盛,必然会引起建筑上层房地产的升值,大幅度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最后,环境效益方面合理的布局,优化的交通组织,减少了公交车在站内的减速、加速、刹车、绕行等,大大缩短了车辆在站内的运行时间,减少了废气的排放,将使车站及周围空气质量大为改善。立体化结构、节约的空间可建设站前广场,保证一定的绿化面积,有助于净化和美化环境,方便人们休息、娱乐。
结束
西部大开发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龙头,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重庆的客运交通将由公共汽车的客运方式逐渐形成各种交通工具既相对分工又相互协助的状况,进而发展成为以高速铁路、高架轻轨铁路、高速公路、空中走廊和港口的交叉立体衔接为主要特征的 现代 化综合运营体系。客运站也由单一交通服务内容的建筑,发展成既是城市的交通枢纽,又是高效率、快节奏、带有综合服务性质的城市商业中心。由此可见,公共交通综合车站构想及其布局方案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 文献 : [2]周商吾,何云峰.交通工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74-81.
[3]蔡君时.城市轨道交通[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梦想
- 当我遇到困难时
- 时空隧道
- 神奇的“笔”形钻地机
- 第一次炒鸡蛋
- 我爱《小学生之友》
- 踏苏堤
- 咱们班的“疯丫头”
- 读《太阳请假的时候》有感
- 我爱校园里的小狗
- 美丽的梨花
- 左右之间的美
- 板凳和雪花都笑了
- 新编《孟母三迁》
- 我又看到了春姑娘的身影
- 基于自适应共振模型的信用风险评估(1)
- 论研究与开发支出的会计处理
- 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讨(1)
- 论企业财务治理权配置中的债权人地位(1)
- 现代企业制度下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探索
-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对策探析
- 高校银行贷款的风险与防范(1)
- 县级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分析
-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1)
-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所得税制改革(1)
- 试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 集中与协同——网络财务的精髓
- 科研院所转制中应研究的财务会计问题
- 浅探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方法(1)
- 企业资本结构与融资决策问题研究
- 《给予是快乐的》教学设计一
- 《电脑住宅》教学设计一
- 《陶罐和铁罐》练习设计2
- 《卡罗纳》教学设计一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一
-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学设计一
- 《观潮》词句解析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4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2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5
- 《陶罐和铁罐》练习设计1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8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3
-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教学设计一
-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