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上海市人民广场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方案研究(1)论文
论文摘要:本文以人民广场地区的道路交通现状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广场地区客运交通集散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上海市城市客运交通发展的实际,对人民广场交通枢纽的客运结构和规模进行了分析预测。
根据广场的交通功能定位,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探讨了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的必要性和比选方案。 0.前言 人民广场交通枢纽是指以人民广场为中心,由西藏中路、金陵中路、黄陂北路、南京西路所包围区域的总称。
人民广场地区历来是上海主要的市内交通枢纽,汇集了包括常规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在内的多种城市客运交通方式,客运集散量呈逐年上升的 趋势,到2001年全日集散量已达50余万人次。 然而,由于枢纽的布局、交通衔接方面存在的不足,影响了枢纽功能的发挥,集散换乘效率低下。
广场地区人流车流混杂、彼此干扰严重,而且在交通管理方面存在缺陷。广场地区的交通问题,特别是公共客运交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上海市的城市形象,对该地区进行包括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在内的交通规划与梳理工作,是非常迫切的任务。
1.人民广场地区客运交通现状分析 1.1 公共客运交通设施现状 人民广场交通枢纽内的常规地面公交设施包括区域内的26个公交站点,52条公交线路通过。其中,首末站11个,始发线路22条;中途停靠站15个,过境线路30条。
在全部的52条线路中,全日线为33条,高峰线3条,夜宵线6条。 轨道交通方式包括地铁
一、二号线。其中,地铁一号线是南北向贯穿市中心区的快速有轨交通线,于1995年5月建成通车。
地铁二号线是把多个商业中心及浦东开发区连接起来的东西向的快速轨道交通线,于2000年6月通车。人民广场站与人民公园站均是岛式车站,是地铁
一、二号线的换乘车站,采用通道换乘形式。地铁
一、二号线目前共设置9个出入口分别与人民广场、西藏中路、人民大道、九江路及南京西路衔接。 1.2 公交客流集散与换乘总量特征 在2001年5月的调查中,广场地区全日公交集散总量为51.2万人次。
其中,由常规公交承担22.3万人次,占人民广场地区公交客流集散总量43.6%。其中,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量为115684人次/日,常规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量为30092人次/日。
轨道交通方式全日集散的客流总量约为28.9万人次,占人民广场地区公交客流集散总量56.4%,其中人民广场站的集散客流量为18.1万人次/日,约占地铁一号线全线集散客流量的17.6%,人民公园站集散客流量为10.9万人次/日,约占地铁二号线全线集散客流量的24.8%。地铁
一、二号线之间换乘客流量分别为3.3万人次/日和3.9万人次/日;地面交通方式换乘地铁的客流量与地铁换乘地面交通方式的客流量均约为7.2万人次/日,双向比较均匀。 人民广场交通枢纽现状全日公交客运集散换乘量见表1表1 人民广场全日公交客运集散换乘量分布 1.3 公交客流的集散与换乘特征 表2是对常规地面公交乘客的问询统计结果。
从统计数据来看,在广场地区换乘公交的旅客中,以上班、回家和娱乐、购物为目的的出行比例较高,分别为24.59%、25.50%和24.22%。换乘目的的分布也进一步说明了人民广场是上海市的政治、文化和生活中心的区位特性。
在常规地面公交与其它的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关系中,常规公交之间的换乘比例最大,占到达51.86%。公交直达的比例也较高,达到了28.93%,而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的换乘比例较低,平均约13.49%。
采用停车换乘(Parking & Ride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也追星(海伦·凯勒)
- 又读黄河
- 游黄河和大芦湖
- 我也追星(贝多芬3)
- 我也追星(韩庚)
- 我也追星(林俊杰)
- 黄河一日游
- 我也追星(周笔畅)
- 黄河需要诚信
- 我也追星(贝多芬2)
- 拯救黄河
- 观黄河
- 给黄河的一封信
- 心系黄河
- 黄河倡议书
- 世界第一建筑
-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
- 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未来20年中国区域发展将呈现六大新格局
- 屋顶花园的防水处理
- 新型多级多段式膨胀型建筑锚栓
- 独特的北方园林树木的冬态美
- 通化“阳光新村”取代棚户区
- 黑龙江:大庆市全面推进“五湖一河”改造治理工程
- 广州规划局公布:地铁口50米内要有公交站
- 人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主角
- 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美国9·11后建筑设计融入防爆理念
- 园林工程中不该忽视的细节
- 北京11座新城规划将出 细部“两会”敲定
- 《太阳》 范文习作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案讲义2
- 《太阳》 考点练兵1
- 《太阳》 重难点分析
-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教师语录
- 《月球之谜》随堂练习 巩固篇
- 《月球之谜》 相关介绍
- 《太阳》 教师语录
- 《月球之谜》 第二讲义
- 《太阳》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 《月球之谜》随堂练习 提高篇
- 《月球之谜》 重难点分析
- 《月球之谜》 第一讲义
- 《月球之谜》 知识点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