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再生水的使用政策(1)论文
作者: 刘应宗 李明(天津大学 管理学院) 收录来源: 中国水网 【论文摘要】本文依据水的再生使用的规律性、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性、再生水使用的经济性和价格的合理性认为,我国现阶段再生水使用政策应是:再生水的使用方式,直接使用与间接使用相结合,因地制宜;直接使用中,就地使用与集中使用相结合,因时制宜。再生水的使用范围,城市使用与农村使用相结合,以城市为先;城市使用中,工业使用与其他使用相结合,以工业为先;从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再生水应主要用于地下水回灌。
再生水水量大、水质稳定、受季节和气候影响小,就所可取,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水资源。再生水使用方式很多,按与用户的关系可分为直接使用与间接使用,直接使用又可以分为就地使用与集中使用。
再生水的用途也很多,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园林绿化(公园、校园、高速公路绿带、高尔夫球场、公墓、绿带和住宅区等)、工业(冷却水、锅炉水工艺用水)、大型建筑冲洗以及游乐与环境(改善湖泊、池塘、沼泽地,增大河水流量和鱼类养殖等),还有消防、空调和水冲厕等市政杂用。目前,多数国家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农田灌溉,以间接使用为主;日本等少数国家的再生水则主要用于城市非饮用水,以就地使用为主;新趋势是用于城市环境“水景观”的环境用水。
依据水的再生使用的规律性、我国污水再生利用的重要性、再生水使用的经济性和价格的合理性,我们认为,我国现阶段再生水使用政策应是:再生水的使用方式,直接使用与间接使用相结合,因地制宜;直接使用中,就地使用与集中使用相结合,因时制宜。再生水的使用范围,城市使用与农村使用相结合,以城市为先;城市使用中,工业使用与其他使用相结合,以工业使用为先;从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再生水应主要用于地下水回灌。
一、再生水使用政策的依据
(一)水再生使用的规律性在自然界,水象能量一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自然界的水97%都是盐水,剩余的3%水中,三分之二是以雪和冰的形式存在于极地和阿尔卑斯山地区,仅有大约1%的水是以液态淡水的形式存在。
这其中98%以上的淡水是地下水,少于2%的淡水是可以利用的河水和湖水。水是一种有限的不可替代的资源,又是可再生的、能重复使用的资源。
人类所用淡水均来自大气降水,但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与夏秋之交。大气水的自然循环,是大气中的水降落到地面上,大部分被植物吸收,小部分渗透到地下水层或以径流的形式进入江河湖海,最后通过蒸发再返回到大气中,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大气水的自然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无论那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造成历史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也是战略性经济资源。
长期以来,人们按“开采-使用-排放”的方式使用水资源。当经济和社会不发达时,排入水体的总污染量较小,能被水体所稀释自净,使人们产生了水有用之不尽的错觉。
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工农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水的需要量与日俱增,相应的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也相应增加,加上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周期性干旱,使水资源紧缺和水环境污染成为全世界的主要危机。为了缓解水资源紧缺,人们首先是无节制地开发地表水,抽取河水作为城镇和农业用水,流量不够就筑水坝建水库,结果是上游用水得到保证,但下游用水因此更加困难,而且因江河流量减少引起海水水面的下降。
在地表水无法利用的情况下,就是无控制地抽吸地下水,水井深度与日俱增,造成地下水位普遍下降,城市地面塌陷,沿海城市海水入侵。其次是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通过河流和干涸的河道流入大海,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导致其水质下降。
目前,我国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50%的城市地下水遭受污染。在我国北部,降雨量只有38%入海,地下水位在某些地区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开国大典》观后感
- 《精彩的篮球赛》
- 《“女孩节”联欢会》
- 春天的校园
- 《开国大典》观后感
-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 我喜欢的革命影视作品4
- 我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3
- 《开国大典》观后感(6)
- 《开国大典》观后感
- 《开国大典》观后感
- 《开国大典》观后感(8)
- 《雪孩子》故事梗概
- 中秋赏月晚会
- 《开国大典》观后感
- 创新管理 跟新理念精心用作 提高效益
- 浅谈二胡演奏的换把与滑音
- 从编辑视角看舞台和荧屏音乐
- 关于铁路信号工程施工探讨
- 试论高速公路支路损坏的成因与养护对策
- 论手风琴教学的不足与改进
- 由“龟兔赛跑”想到的
- 试论提速客车纵向冲动和车钩磨耗加快的原因及改进建议
- 浅谈城市交通与铁路车站站区的综合规划
- 浅谈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 农村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分析和教学改革的探索
- 傣族舞蹈审美的浅义
- 由湖南益阳农村音乐教育引起的思考
- 浅议新时期竞技健美操的审美追求
- 关于铁路旅客车站设置静态标志信息系统的探讨
- 《荷叶圆圆》考点练兵:春天的公园
- 《荷叶圆圆》重点字词意思以及造句
- 《荷叶圆圆》重点句品读
- 《荷叶圆圆》重点字词梳理
- 《荷叶圆圆》第一讲义
- 《荷叶圆圆》教学重难点
- 《荷叶圆圆》教学目标
-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巩固篇
- 《荷叶圆圆》同步作文:荷叶的故事
- 《荷叶圆圆》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 《荷叶圆圆》第二讲义
- 《荷叶圆圆》老师语录
- 《荷叶圆圆》同步作文:荷叶
- 《荷叶圆圆》考点练兵:小树苗
- 《荷叶圆圆》随堂练习:提高篇